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出版成果發佈會舉行 劉雲山發來賀電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7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貴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21日下午,隨著苗族“東郎”(歌師)陳興華和楊正江激越渾厚的吟唱,在貴州紫雲麻山深處數千苗家“東郎”們千年如一日傳承的古老英雄史詩《亞魯王》,極具歷史詩性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重慶廳回蕩。當天,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協辦的“中國英雄史詩的重大發現——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出版成果發佈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同志發來賀信。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翟衛華、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國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中國作協黨組副書記張健、中共中央宣傳部巡視員、副局長孟祥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苗學會會長楊光林出席活動。

  翟衛華宣讀賀信。劉雲山對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成果發佈表示熱烈祝賀,向參與這一項目的專家學者、民族文藝家轉達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他在賀信中指出,多年來,馮驥才等一批專家學者和民間文藝家,為搶救和保護我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産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的翻譯、整理和出版是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的一個重要成果,必將對我國優秀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和發展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希望廣大民間文藝家和民間文化工作者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的精神,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加強對《亞魯王》等優秀傳統文化作品的保護和深入研究,把我國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好利用好,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新近出版的《亞魯王》是史詩的第一部,由馮驥才任總策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編,中國民協顧問余未人任執行主編,由楊正江和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亞魯王》工作室負責蒐集、整理和翻譯,2011年11月中華書局出版。《亞魯王》是在麻山和麻山以外的苗族西部方言區貴陽、清鎮、平壩、安順、鎮寧、關嶺、織金、息烽、赫章、威寧、四川敘永等地,流傳的亞魯王及其子孫輩流傳至今的英雄故事。史詩所傳唱誦的是西部苗人創世與遷徙征戰的歷史,其主角苗人首領亞魯王是被苗族世代頌揚的民族英雄,長詩以鏗鏘有力的詩律和舒緩凝重的敘事風格,生動地講述了西部苗人的由來和遷徙過程中波瀾壯闊的場景。《亞魯王》的發現和出版,改寫了苗族沒有長篇英雄史詩的歷史,是當代中國口頭文學遺産搶救的重大成果,其文化價值堪比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蒙古族史詩《江格爾》、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

  2009年春天,在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普查和申報過程中,亞魯王開始進入文化人的視野並被外界廣泛關注。三年來,在馮驥才的主持下,在貴州省文化廳、貴州省苗學會、紫雲自治縣和相關學者的呼籲下,中國民協把亞魯王納入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重點項目,組織大量人力物力予以蒐集、整理、翻譯。與會專家提出,粗略估計,大約能整理出3到4部《亞魯王》。

  馮驥才、著名文化學者劉錫誠、朝戈金、余未人等在發佈活動上作了精彩發言。中國民協為楊正江和陳興華頒發“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盃。來自中宣部、中國文聯、中國民協、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貴州省文化廳、貴州省文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貴州省苗學會的專家學者及首都各大媒體的記者100余人出席了活動。(記者 王小梅)

熱詞:

  • 苗族英雄
  • 史詩
  • 《亞魯王》
  • 劉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