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媒體稱司法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追求更全面正義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5日 06: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法律的生命在於施行。近年來,我國司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法律之樹紮根司法實踐的沃土,根深葉茂。

    2008年底,中共中央轉發《中央政法委員會關於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從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完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改革司法保障體制等方面,提出60項改革任務,將司法體制機制改革推向新階段。

    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統一部署下,各政法機關和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攻堅克難,向著“公正高效權威”的目標大步邁進。

    一項項改革任務,如同一場場複雜艱巨的戰役,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史冊上寫下波瀾壯闊的篇章。

    司法公正,追求更全面、規範的正義

    法諺雲,程序是法治與恣意而治的分水嶺。程序正義,在中國傳統的法治理念中,曾經是被忽略的一環。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推動刑事、民事、行政訴訟程序的完善,規範執法行為向“程序正義”不斷邁進。

    “聽説打官司動輒一兩個月,沒有想到今天這麼快就審結了。”2011年5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法院運用小額速裁程序,7分鐘審結一起民事案件,原告直呼“想不到”。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小額速裁試點法院審理的第一案,訴訟程序改革邁出堅實一步。

    民事案件的小額速裁和行政訴訟的簡易程序,是新形勢下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的探路之舉,有望破解案多人少的壓力,同時也更有利於當事人以最小的成本實現其合法權益。

    執法各環節進一步受到規範。

    2010年底,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實施《檢察機關執法工作基本規範(2010年版)》,涵蓋了從執法辦案初始環節到案件終結的執法全流程。

    公安部在全國公安機關全面推行“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流程網上管理、執法活動網上監督、執法質量網上考核”的執法辦案新模式,動態一目了然。

    全國監獄系統建立了集管理、教育、執法、勞動、罪犯權益保障、監督于一體的執法標準和程序。

    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調解工作體系、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逐步建立,兼顧了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司法公正與社會公正,讓公正得以更加全面豐滿。

    2011年1月1日,人民調解法施行,為大調解體系下更加便捷、靈活、高效地化解各種矛盾糾紛提供了司法保障。在各地的大調解實踐中,更是形成了信訪、調解、仲裁和訴訟等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這些化解矛盾的渠道和方式,整合了資源,形成了工作合力,使得治安壓力和隱患大大減少。

    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讓糾紛解決有了更多選擇。人民調解法規定的“司法確認”制度,在訴訟與非訴訟之間搭起橋梁。“以前我們調解民間糾紛,跑斷了腿、磨破了嘴,往往還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一位調委會主任説,有了“司法確認”制度,賦予了非訴調解協議的強制執行力,讓工作開展更加順利。

    司法體制機制改革在強化監督方面多層次推進,讓公正在監督下運行。

    “躲貓貓”、“喝開水死”等一系列發生在看守所、監獄這些“大墻”內的惡性監管事件發生後,檢察機關及時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全國看守所監管執法專項檢查和全國監獄“清查事故隱患,促進安全監管”專項行動,強化對監管場所的法律監督,讓陽光穿透“大墻”。

    監督者自身也受監督。針對查辦職務犯罪工作的外部監督較為薄弱,“一竿子插到底”現象,檢察機關建立健全外部監督機制。2010年10月,人民監督員制度在全國檢察機關全面推行。截至2010年9月,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先後選任人民監督員3萬多人,對超期羈押、暴力取證等違法違紀情形依法進行監督。

    司法公開,讓全社會監督執法行為

    公開的範圍越來越廣。為了促進社會各界更好地監督司法活動,司法工作在向當事人公開的同時,也進一步向全社會公開。

    1月17日下午,廣東省中山市看守所門前,前來看望服刑罪犯的家屬排起了兩條長龍,看守所2012年開放日活動正在舉行,60余名留所服刑人員和180余名家屬參加。

    2009年以來,公安部在全國推行看守所對社會開放,各地看守所通過多種方式,將執法和管理置於公眾監督之下。截至2011年底,全國已有73%的看守所向社會開放。

    檢察系統大力推行不起訴案件公開審查工作,規定各級檢察機關對存在較大爭議且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擬不起訴案件,可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約檢察員、有關專家等參加公開審查,並根據案件情況邀請新聞媒體和公民參與旁聽。

    公開向縱深不斷推進。從最初的“表層”公開逐步走向“實質”公開,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系統陸續推出新舉措。

    去年10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清河法庭首次舉行減刑、假釋公開開庭。這是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以及去年刑法修正案(八)施行之後,北京市法院系統首開先河之舉。

    “犯人減刑、假釋,經歷了從公開聽證到公開開庭的變革和進步。”清河法庭庭長賈連春法官介紹,減刑、假釋案件從過去的書面審理和聽證審理到公開開庭審理,體現了司法公開正在向縱深推進。

    一些地方的檢察機關總結出“四變”經驗:變過去單純援引法條為既引法條又講道理,以理服人;變簡單粗略的格式法律文書為敘事、説法、論理相統一的説理式法律文書;變重大疑難典型案件由檢察機關獨家審查為邀請專家、學者等進行會診平息;變少數人內部審查決定為多方參與的公開審查。

    公開的形式更加多元。網絡等新興媒體的出現,為司法公開提供嶄新平臺。

    “2012年,我們會保質保量完成100檔網絡庭審直播,並且不回避敏感、有爭議的案件。”不久前,江蘇省南京市中級法院網絡直播了一起知識産權糾紛案的庭審後,院長胡道才向網友承諾,將選擇公眾關注的、有典型意義的案件進行直播。

    “在推行公開審判制度方面,人民法院的決心和信心始終如一。”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表示,網絡庭審直播、裁判文書公開作為司法公開的重點,在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當中,一直作為重點任務加以推進。

    目前,全國各省高院一級網全部開通,90%以上的中級人民法院開通了二級網,網民可以在互聯網上對感興趣的法院工作,甚至是庭審直播進行瀏覽。

    各級檢察機關普遍加強了檢察網絡建設,在互聯網上建立網站或加入本省的政務信息網。各級政法機關領導、政法幹警頻頻“觸網”,與網友交流互動。各地公安機關普遍建立運行了全省統一的執法辦案和監督信息系統。

    各地公安機關普遍推行在互聯網上開展執法辦案信息告知以及行政審批、行政許可和證照的受理、辦理,將執法辦案工作有關情況向社會公開,增強執法透明度,方便群眾辦事。

    司法為民,更體貼、便捷地保障民眾合法權益

    法學家貝卡利亞説,刑罰的目的在於阻止罪犯重新侵害公民,並規誡他人不要重蹈覆轍。通過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實現這一目的,司法體制改革不斷創新。

    “往後,我們還是好鄰居!”今年2月的一天,天津市靜海縣檢察院通過刑事和解制度,讓一起因瑣事發生矛盾,進而廝打造成被害人輕傷的鄰里糾紛成功化解,當事人送來了“檢察促進和諧 訴訟呵護民眾”的感謝錦旗。

    幾年來,各地司法機關按照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對因民間糾紛引起的輕微刑事案件,積極探索刑事和解的辦案方式。

    對於當事人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犯罪情節輕微的,可以不起訴,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理。這一制度在保障了被害人權益的基礎上,更好地體現了教育挽救功能,有助於化解雙方的矛盾衝突,有助於社會和諧。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2004年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的內容。通過嚴防冤假錯案、完善辯護制度等措施,司法體制機制改革在保障人權方面做出有目共睹的努力。

    一次不公正的裁判,惡果超過十次犯罪。維護司法公正,嚴防冤假錯案,健全的證據制度是前提和基礎。2010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聯合發佈了《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和《非法證據排除規定》,對證據的取證、舉證、質證、認證等各個環節全面規範,嚴守冤假錯案發生的第一道防線。

    辯護權是一項基本人權。2011年刑事訴訟法的修改,進一步推動了律師辯護制度的完善,強化了對律師辯護權的措施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利得到進一步保護。

    此外,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也在全國範圍陸續開展,已有17個省和一些地市出臺了實施意見。

    片區法官工作站、巡迴法庭、法律援助、公安服務在線……司法便民形式多樣,為群眾帶來觸手可及的司法服務。

    “愁了幾個月的煩心事法官一下午就給解決了,收拾好房子,準備結婚!”拿著調解書,北京市朝陽區常營鄉保利社區居民龔建茹笑了。在一起物業糾紛中,北京市朝陽法院片區法官工作站及時化解糾紛,將司法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讓“有理無錢”的人也能打得起官司。“十一五”時期,全國共組織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65萬件,年均增長23.5%,提供法律諮詢2078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通過法律援助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四年來,在中央正確領導下,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密切配合,各項改革按計劃紮實有序推進,階段化成果凸顯。在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道路上,改革與時代風雲同步,成效彰顯,未有窮期。

熱詞:

  • 媒體
  • 司法改革
  • 成果
  • 全面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