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鄉村“裸路”安全標識未上崗 農村道路事故多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2日 06: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三峽庫區重慶市雲陽縣農村山區新修的農村公路。   

  劉君鳳攝

  近年來,我國農村道路通車里程和道路狀況大大提高,機動車大量進入農村家庭,農民利用機動車出行日益頻繁。然而,受各種因素影響,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現狀不容樂觀,人、車、路的矛盾日益加劇,交通事故呈上升趨勢。

  如何預防和減少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本報推出“關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系列報道”,以期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重視並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編者

  由於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還跟不上道路建設的步伐,大量農村道路成了沒有信號燈、標誌標線和防護設施的“裸路”。這讓農村道路陷入了“公路通了,路面好了,事故卻多了”的尷尬局面。

  安全標識未上崗 農村道路事故多

  “裸路”導致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頻發

  自2006年以來,農民開始從“村村通”公路工程中受益。然而,隨著“裸路”的大量出現,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頻頻發生。

  2011年2月7日,湖北省利川市發生一起10死9傷的特大交通事故。據目擊者稱,事故發生路段屬“村村通”等外公路,連最基本的道路中間線都沒有設置。

  2012年2月9日,也是在湖北,咸豐縣境內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6人死亡,3人受傷。據知情人透露,發生事故的小貨車在“裸路”上行駛,因操作失誤直接衝進了路邊的一條深溝。

  “目前,農村道路普遍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設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駕駛人員失去了‘第三隻眼’,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2009年12月4日清晨,家住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下岐村的劉大姐發現,一輛黑色轎車卡在斜坡上,車身一側被石頭墊起呈懸空狀,不禁嘆了口氣説:“這已經是最近第七位倒楣的司機了。”

  對於這起事故,“一點都不奇怪”。劉大姐説:“直直的路到了事發地點突然來了個下坡,道路向左右兩側分開,直行方向被一個斜坡攔住。由於夜間光線昏暗,岔口又沒有設置方向指示牌,司機就很容易‘中招’。”

  以前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行車走路的速度相對較慢。如今,路面的硬化帶來了車速的提高,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的駕駛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和速度控制,路面好了,就開快車,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標誌的“缺席”,讓個別司機産生了“裸路就可以狂奔”的誤解。

  其實,由於沒有標誌標線,“裸路”不但造成駕駛員開車隨意,也使部分行人在路上無所顧忌。

  “快跑!”一農民眼見著一中巴客車迎面而來,卻毅然決然地橫穿猛跑。最終,“砰”的一聲,倒在了血泊中。事故原因分析報告顯示,事故的造成與駕駛車輛沒有避讓行人、遇情況採取措施不當等有關聯,同時也與行人亂穿公路有關。

  某些農民隨意損毀交通設施,加劇了交通安全設施的缺失。據一些基層交通民警反映,池塘邊,有防護墩壘起來的梯道;院子裏,有標識桿搭起來的晾衣架;甚至有些人竊取這些安全標誌,作為廢鐵、石頭轉賣給他人。原本就為數不多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就這樣被無情地“另作他用”。

  急彎陡坡溝渠多 道路條件待改善

  有些地方降低道路建設標準埋下事故隱患

  幾場暴雨過後,一條鄉村公路的路面已經被雨水沖刷出一條條小溝,裸露出大塊大塊的石頭,來車都小心翼翼地選擇路面稍好的地方走,一路上險象環生。“都是衝壞了修,修好了又被衝壞,每年都要修上好幾次,否則根本走不了,年年如此。”群眾對此頗有怨言。

  農村道路應由所在鄉鎮、村負責養護。然而,近年來,鄉鎮、村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修路上面,逐漸形成了“重建輕養”的局面。

  “村村通”工程中,除國家對農村公路建設有一部分補貼之外,不足部分還需地方政府自籌。而這部分資金主要來自農民群眾自籌和社會捐款,很難保證資金的充足。於是,有些地方政府通過降低建設標準,彌補資金缺口,以求順利完成“村村通”的任務,而隱患也就此埋下。

  2011年2月20日淩晨1時,正在酣睡的陜西省戶縣聯莊村老楊一家被沉重的撞擊聲驚醒。老楊出門查看發現院墻坍塌,家門口一輛轎車側翻。

  “不到10天,已經出了6起車禍。”老楊感嘆道,公路通過村子時恰好是個90度的大彎道,很多司機進入彎道時不減速,等發現車速過快時,已經控制不住了。

  目前,在通村公路的修建中,基本上只是對原有土路進行硬化處理,沒有對道路的寬度、線形作出調整,從而存在彎急(圓曲線最小半徑小于10米的路面較多)、路窄(路面寬度大多在2.5至6米之間)、坡陡(最大縱坡坡度大於12%)等問題,普遍達不到《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和《農村公路建設指導意見》的要求。

  其實,道路建設的質量僅是一個方面,道路周邊的環境同樣至關重要。2010年12月27日早晨,湖南省衡南縣因果村因果橋邊經營小賣部的宋春花正在擺貨,突然聽到一陣摩托車巨大的轟鳴聲。她抬頭張望,發現一輛三輪摩托車,一下越過沒有護欄的因果橋,衝進河裏。事故造成14名小學生死亡,6名受傷。

  “假如路邊安裝了護欄,事故損失就不會這麼慘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授錢宇彬説,“與城市公路相比,農村道路環境更為複雜,尤其是很多農村道路臨水臨崖,兩側的溝渠多。”

  自然環境難以克服,但有些事故損失的擴大化與日常交通管理不到位密切相關。很多農民在路邊擺起了地攤,或堆放農作物,家禽也被隨意放養在道路周圍。這些安全隱患都需要通過規範管理來消除。

  多管齊下保安全 為民鋪就幸福路

  完善交通安全設施,加強交通安全文明建設

  限速標誌噴塗在農家院墻上,警示牌挂在行道樹上,在湖南省醴陵市的農村,通過房屋、樹木、電桿等就地取材設標識的情況隨處可見。“自2007年以來,湖南省主動開展‘螢火蟲’計劃,致力於用最簡單的方法設置道路交通安全標誌,提醒行車安全。”湖南省交警總隊交通管理處處長張超説。

  “投資小,見效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評價‘螢火蟲’計劃,“多年來,由於農村道路點多、線長、面廣,受警力不足、經費不足的影響,農村道路的建設和管理仍然不到位。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追求以最經濟的辦法取得最大的效果。”

  如今,“百千萬生命防護工程”又在湖南省展開。據張超介紹,該項工程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對已投入使用的“村村通”公路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對交通事故多發路段、道路設計和標誌標線等安全設施的設置情況以及危險隱患路段進行匯總,分析原因,並提出整改建議。

  “農村道路,尤其是進村入戶的農民自籌建設道路,一般較窄。但是,隨著轎車進入農村,以及農村貨運的發展,道路已經無法滿足轎車、貨車與步行等混合交通需要。”錢宇彬説,“最經濟的辦法就是提前謀劃,在道路建設規劃中,充分考慮農村地區交通的預增長,保證農村道路能夠承載未來的交通需求。”

  錢宇彬進一步補充道,“在道路修建過程中,要求農村道路安全設施與道路修建‘同設計、同施工、同驗收’,特別是在急彎、陡坡、臨水、臨崖路段要設置安全設施,避免發生墜落事故造成群死群傷。”

  此外,還需要農村道路交通參與者頭腦中時刻緊繃安全弦。

  記者在農村採訪時發現,由於鄉親之間都比較熟悉,司機開車時經常會很熱情地與其他人攀談,甚至時不時地回頭。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司機常常急剎車或者大轉向。緊接著,馬上可以聽到“放心吧,我們天天走這路,有經驗”或者“沒事,我都開了三四年車了,從來沒出過事”等話語。熟人熟路,農村司機“盲目自信”的背後,是對交通安全常識的漠視。

  治標更需治本。為了讓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真正為人所知、所用,農村交通安全文明建設應是必要舉措。錢宇彬建議,相關部門應主動深入鄉村、貼近農民,用農民看得見的案例、聽得懂的內容,引導農民養成好的交通習慣,增加交通安全知識。

  或者,借助村民自治組織,甚至把農民群眾納入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中來。比如聘請農民當“交通安全協管員”或“交通安全信息員”,建立“交通安全協管網絡”。通過農民親自參與管理工作,自主解決農村地區的人車路有關問題,引導身邊的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熱詞:

  • 農村道路
  • 交通安全設施
  • 圓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