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候鳥老人致海南服務壓力陡增:資源短缺就醫難加劇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3日 1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每年冬季大量“候鳥老人”的集中涌入,給海南帶來了較大的輸入性壓力,公共交通、物資供應、醫療服務、社會管理等方面,均面臨新的挑戰

  當北國天寒地凍,海南卻溫暖如春。作為全國唯一的熱帶省份,海南島憑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每年冬季吸引著全國不少地方的老年人前來避寒,形成了獨特的“候鳥人群”異地養老現象。《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年前走訪海南了解到,每年冬季高峰時前來海南休閒、養生、養老的“候鳥老人”約45萬人,其中絕大多數來自長三角、東北三省和西北地區。

  然而,每年冬季大量“候鳥老人”的集中涌入,也給海南帶來了較大的輸入性壓力,公共交通、物資供應、醫療服務、社會管理等方面,均面臨新的挑戰。多位受訪幹部和專家認為適應異地養老新趨勢,加強“候鳥老人”的服務與管理,加強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提供,已成為海南需要正視和著手解決的新課題。

  公共服務壓力陡增

  在“候鳥老人”安享異地養老生活的同時,作為“輸入地”的海南,卻面臨著一系列“候鳥老人”症候群。本刊記者調研發現,“候鳥人群”冬季高峰時紛至沓來,造成了海南旅遊熱點地區階段性公共服務資源嚴重短缺,主要表現在交通、水電、物資供應等公共服務面臨著較大的供應保障壓力。

  一是市內公共交通面臨超常壓力。“候鳥老人”大多為退休老年人,大部分屬節儉型消費人群。不少老年人由於持有老年優待證或已年滿70歲,享受市內公交免票的優待。老人們時不時坐上免費公交車,在市區和各個旅遊景點之間閒逛,佔用了較多的城市公共交通資源。

  據三亞市民政局副局長易士誠介紹,截至目前,三亞共辦理老年優待證29478個,其中70%都是外地老人。他説:“有時一輛公交車坐的全是免票的老年人,跑一趟車還不夠油錢。”前年三亞市財政補助公交公司老年人優待證免票補貼300萬元,2010年補貼600萬元,即使這樣公交公司還是壓力較大。易士誠説,三亞一些景點對老年人免收門票,很多老年人經常坐著公交車,到景點一逛就是一天。

  二是城市供水供電保障困難。海南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謝池春告訴本刊記者,在短期內人數的過度膨脹,造成城市供水供電等重要基礎設施保障困難。去年春節期間三亞、五指山等市縣出現小區供電故障和供水困難的狀況,給居民正常生活帶來不便。

  三是對局部地區生活物資供應造成一定影響。謝池春説,由於“候鳥老人”是流動人口,商業和計劃部門很難把握保障人口基數,物資儲備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儲備有限,一旦遇到日常生活用品供應緊張情況,便會推高局部地區物價,加劇了局部地區物資供應保障困難。

  三亞河西區社會事務科科長陳春和説:“‘候鳥老人’主要集中在三亞,三亞地方比較小,一下子來這麼多人,生産的東西不夠供應,物價就自然抬上來了。”從本刊記者掌握的信息看,三亞的物價普遍較高,青菜、肉類、海鮮等産品都比海口等其他市縣高。

  海南省2001年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外省“候鳥老人”的大量入住,加大了海南社會養老成本的投入。據統計,海南現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225家,其中敬老院197家,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服務機構只有6家,主要分佈在海口、三亞、文昌、瓊海等地。大多數養老服務福利機構以保障候鳥型、異地度假養老的老年人為主。

  由於財力有限,海南省基本沒有對民辦養老機構進行補貼。易士誠説,海南是欠發達省份,當地政府拿不出資金來補貼時,建議國家採取財政轉移支付,形成中央、省、市縣三級財政按比例進行補貼,比如4:4:2的比例。

熱詞:

  • 候鳥老人
  • 服務壓力
  • 資源短缺
  • 海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