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赴海外公民安全問題引關注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1日 0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9名在蘇丹遭劫持後獲救的中方人員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停留約24小時後,當地時間8日18時許在肯雅塔國際機場順利登機回國。

  一提到將要踏上祖國的土地,見到家鄉的親友,許多人興奮不已。在機場的貴賓候機廳內,一些人迫不及待地使用電腦與親朋聯絡。

  此次中國工人被劫持以及中國工人埃及被“短暫扣留”等多起事件使中國赴海外公民的人身安全問題引發廣泛關注。

  根據外交部領事司提供的最新數據,2011年有關部門處理各類領事保護案件約3萬起。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的背景下,中國公民在海外安全的風險防控亟需加強。

  海外安全問題多元化

  改革開放以前的30年,中國全部出國人數加起來只有28萬人次;而據中國外交部統計,僅2010年中國出境人員就突破6000萬人次。目前,有16000多家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展,在海外負笈求學的中國留學生更是將近200萬。

  “‘走出去’的人多了,發生安全問題的概率就大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宏偉説。

  哪些國家和地區是相對的“高危地帶”?中國人在海外應如何保障自身安全?近幾年,有關部門適時發佈中國人海外安全報告。2011年外交部正式開通中國領事服務網,為出境中國公民和機構提供“一站式”海外安全信息和領事服務,涉及國別信息、領事新聞、安全預警、應急電話等,預防性領事保護不斷加強。

  打開外交部網站,“海外安全”欄目下,各類型的安全提醒及警示累計達千余條,涉及全球眾多國家與地區。然而,隨著海外安全問題越來越多元化,我國公民遭遇的海外安全事件形態也趨於多樣化、複雜化,這幾乎是所有參與到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遇到的共同挑戰。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董漫遠説,近期的蘇丹、埃及事件,總體屬於傳統安全挑戰,即一些國家由於自身原因或政局動蕩,導致局部地區治安惡化、發生武裝衝突甚至是戰爭,進而給中國海外公民或者企業發展帶來威脅。

  與此同時,一些非傳統安全的因素如海盜、恐怖主義襲擊等,也開始頻頻威脅中國公民的人身財産安全。此外,疾病、自然災害等重大突發事故對中國公民的安全衝擊也越加頻繁。近年來,海地、智利以及日本發生的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都影響到中國公民在海外的生存和發展。

  進一步加強領事保護

  面對日益嚴峻的海外安全挑戰,多方聯動、加緊構建一張保護中國公民生命財産安全的“保護網”,已經成為擺在中國政府、企業和公眾面前的重大課題。

  領事保護是保障海外公民安全的核心。“應民眾之所急”是領保工作的首要和關鍵。去年中國政府“海陸空總動員”從利比亞撤出中國公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這些撤離行動使中國公民在短時間內脫離險境,不僅體現了“外交為民,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是“國家意志”和“國家能力”的結合。

  隨著中國同國際聯絡的日益緊密,領保工作面臨新挑戰、愈發常態化。

  中國政府設立了一整套海外公民保護的協調機制和應急機制,這些機制接受了多次重大事件的考驗。受訪專家指出,從根本上減少中國公民“走出去”面臨的外部風險,需要將這些相應機制上升到法律法規層面。比如國內的《突發事件應對法》側重處理國內突發事件,亦應突出國際視野,把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全保護,納入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當中。

  他們指出,今後應加大領事保護的制度建設,加大投入,加強人員培訓,因為領事保護工作涉及法律、經濟、金融等多方面的工作,如果沒有專業知識,肯定無法完成領事保護工作。

  同時,要加強信息發佈與溝通,內容要囊括當地政治局勢、重大自然災害預警等。為配合企業“走出去”戰略,相關機構和智庫宜加強對全球政治、經濟、社會信息及外交、經貿信息的綜合研判,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

  “走出去”企業尤需增強防範意識

  隨著中國企業的足跡漸漸遍及世界各地,人員分佈的幅度和密度空前加大,遭遇人身安全事件的概率難免會增加。在海外的中國企業應結合企業實際,制訂完整、可操作性強、分層分級的海外安全風險防範工作規章制度,建立境外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制訂並逐步完善應急預案,層層落實,嚴格執行,加強對海外安全風險的識別、規避、處理、善後等全過程管理,全力打造海外安全風險防範的完整鏈條,實現海外項目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體系化。

  前不久在非洲剛果(金)考察近兩個月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海外經濟利益研究中心主任汪段永表示:“非洲國家並不仇視中國,綁架人質也不是針對中國,之所以中國人被劫持多,是因為中國‘走出去’選擇了這些高風險地區,小概率事件就成為真實發生的事情。”

  目前,不少中國公司或企業在世界上很多動蕩地區都已開展業務,這些主要包括建橋修路等基礎設施企業、或通信設備公司等。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國際影響力的擴大,一些武裝組織為了給本國政府施壓,開始將綁架和襲擊中企員工作為其與政府談判的籌碼。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李偉建認為,目前在非洲的中國人越來越引人注目,劫持中國人無非兩種目的,一是為了獲得贖金,二是出於某種政治要求。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反恐專家王大偉説,中國工人在海外受到的安全挑戰越來越多,相比之下,他們出國之前接受的安全防範教育顯得不足,自警自助自救手冊、安全防範包、報警器、藥品等準備不足。他建議,事先防範和事後應對並重,尤其宜加強事前防範。他提出繪製一張預警地圖,對恐怖事件多發區等按不同級別作出標注,恐怖襲擊比較多的地區,可以考慮不去,或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

  中建八局是國內海外工程量較大的建設企業。據中建八局黨委副書記于金偉介紹,目前中建八局在海外建立較為封閉的施工區域,建有圍墻和保安設施,並要求工人一般情況下不得隨意離開工作區。在工作區內,企業開辦了平價日用品商店,工人可以從那裏購買到所需物品,從而減少了外出出現風險的概率。此外,中建八局對於外派勞務工人的班組管理尤其嚴格,有組織地管理工人的日常作息時間和去向,避免工人隨意外出發生危險。在工人休假回國等過程中,公司派專人到機場接送並辦理手續,確保工人旅途安全。

  上海城建承接海外工程已有十多年曆史,對於工人的安全也非常重視。上海城建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皇甫海蓉介紹,公司從五方面加強安保措施:一是慎選海外工程國,把安全作為首要考慮因素;二是對於具體執行項目的區域有安全應急預案,在每個海外工程項目部設立專門安全機構,負責工人人身財産安全;三是與中國使館、當地政府和安全部門建立聯絡,共同研究安全預案;四是在選擇辦公地和住宿地之前,經過嚴格考察,儘量選擇安全地點,並且雇用當地專業保安機構進行安保服務;五是加強對外派工人的培訓和管理,包括當地的習俗和宗教教育,以減少因誤會而産生摩擦的概率。

  防範,從個人做起

  公民海外安全意識存在一些“軟肋”,也是中國公民面臨海外風險不斷增加的原因。從個人層面加強防範意識,也是築好海外安全風險防控之墻的重要一環。

  受訪專家指出,中國公民出境前,首先要對所去國、地區的政治、社會、法律、文化、習俗等情況有較深入的了解,尊重當地法律和風俗。如到風險隱患較大的國家、地區旅遊、投資或從事貿易活動,則更需制定詳細、可行的個人安全預案,並形成行為習慣。這種預案不僅要重視事後應對,更要強調事先防範,特別是自警自助自救技能的學習與培訓。

  其次,要熟悉我國領事保護工作的職責範圍和程序。一旦在海外被搶、被盜、被騙或被打,應立即向當地警方報案,並要求其出具報警證明,以便日後辦理保險理賠、證件補發等手續。中國公民應清楚了解哪些事情是中國領事可為你做的,哪些是不能為你做的,不要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

  中國駐蘇丹大使館商務參讚郝宏社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遭遇安全事件時,個人要儘量保持冷靜,儘量不要反抗,儘快找機會與外界取得聯絡。只要綁架者不是恐怖分子,一般不會輕易傷害性命,如果進行反抗,反而可能導致對方採取極端行動。

  對出國務工人員和留學生這一龐大的群體進行安全防範教育,幫助民眾提高自我保護和安全意識也是海外公民安全防護工作的重要內容。

熱詞:

  • 海外安全
  • 中國公民
  • 風險防控
  • 分層分級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安全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