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新生代農民工看重發展前途 單位靠加薪留不住人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14: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用人單位提供的薪酬和求職者的理想有時會有差距 本報記者 周馨 攝

  昨天下午,在鐵路上海站北廣場舉辦的“春風行動”農民工招聘會上,400多人與用人單位簽約。前來找工作的大都是“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

  本報記者 樓文彪 攝

  本報記者 魯哲

  “長白班:底酬1800元/月+車貼100元+獎金200-400元+加班費+免費工作餐……綜合工資2500元以上”;“收銀員:底薪1850元/月+崗位津貼200元+獎金500-600元+工作餐……”昨天,在閔行區華漕人力資源仲介園區內,招工小黑板上的“薪情”較年前普遍看漲,普通崗位綜合工資在2500-3000元/月,而去年同期在1800-2500元/月左右。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80後”“90後”的新生代農民工除關心薪酬外,更注重職業發展空間。用人單位要留住員工不能光靠加薪,還需滿足員工職業生涯中的多種需求。

  人事經理招人難,留人更難

  昨天下午,閘北、靜安、寶山三區首次聯合在鐵路上海站北廣場舉辦“春風行動”農民工招聘會。35家用人單位參加招聘,提供崗位超過4000個。

  “雍豐餐飲”的攤位前,不時有人張望,但僅僅停留在張望的層面,很少有人上前詢問,填寫應聘表的就更少了。相鄰幾個餐飲企業攤位前也是看的多,“下手”的少。

  “雍豐餐飲”負責招聘的東女士已有5年的人事工作經歷,已經習慣這種“冷遇”了。她説,過去過完年,外地來打工的人會主動找上門。現在,即使上門,也是來“詢價”的,問完就走人,連應聘表格都懶得填。坐等人上門是行不通了,店方主動出擊,聯絡外地的中專技校,提供實習機會,希望實習的學生畢業後能來店裏工作。

  按照“雍豐”的經營規模,服務員應該維持在60人左右,但一直缺人手。為了留住人,去年加了兩次工資。一次是4月1日最低工資調整的時候。一次是年底,人均加了350元/月,“加薪是最直觀、最有效的辦法,”東經理説,“有些員工會因為50元、100元的差價跳到別家飯店去。”但即使這樣,去年年底,服務員最少的時候,不到20人。

  另一家餐飲企業的招聘廣告上,對服務員的崗位要求只剩一條“16周歲以上”。類似“相貌端正,年齡35歲以下,有相關工作經驗”的要求統統消失了。負責招聘的人説,過去要求35歲以下,現在招不到人,只好放寬標準了。

  員工頻繁跳槽是另一項令人事經理頭疼的事。“每個月都有員工辭職。有時招呼都不打一個,100來個員工每個月都要流失六七人”,一家餐飲企業的人事經理説,不停地走人,只好不停地招人。

  餐飲企業今年開出的薪酬比去年上了一個臺階。除提供食宿外,服務員的月收入在2000-250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5%左右,但很多年輕人還是不願意去。從河南來的小張今年只有19歲,初中文化水平,沒有什麼技能。昨天在“春風行動”招聘現場轉了一圈,沒和一家餐飲企業搭話。問他想去哪工作,他説想進工廠,“在流水線上做比端盤子強”。

  職業仲介這一行越來越難做

  彭良旭是一家職業介紹所的負責人。做這行已經6年了,他感慨這行越來越難做。五六年前,正月一個月能介紹成功1500人左右,今年能介紹成功500人就不錯了。彭良旭是安徽六安人。過去六安出來打工的人很多。這兩年當地招商引資的力度很大,辦起不少工廠。彭良旭説,外出打工的人明顯少了。按照去年的工資水平,到上海打工,普通崗位一個月能賺3000元左右。除去花銷,最多能攢下1800-2000元。在六安當地,一個月工資也有1800-2500元。但開銷少得多。留在家裏,孩子不會成為留守兒童,老人也能照顧到。背井離鄉跑到上海,一個月也就多幾百元。綜合考慮下來,很多人選擇留在當地。

  彭良旭説:“過去單位挑人,現在人挑單位。”“80後”“90後”到彭良旭這裡找工作,除了關心工資外,還關心工作環境。最好是無毒無害無污染,噪音低。工作環境惡劣的,不去。

  另一位多年從事職業介紹工作的工作人員説,2005年以前是外地的中專、技校求上海企業,希望上海企業錄用他們的學生。現在反過來,上海企業為了招到人,主動到外地聯絡,有時還補貼培訓費給學校,“校企合作”,希望學生畢業後能直接到企業工作。

  新生代農民工看重發展前途

  年輕的農民工不願意在服務性行業工作。彭良旭接觸的求職者中,七成左右的小青年不願意當服務員,覺得端盤子沒有發展前途。“70後”基本上不願意干家政這一行,覺得保姆、護工是伺候人的,臉上無光。記者從一家家政服務公司了解到,雖説當保姆、護工收入不低,但從業人員年齡一般在35歲以上。一家保姆介紹所工作人員説,現在農村人孩子也生得少了,一般人家也就一兩個孩子。平時在家,父母寶貝得很,怎麼肯做保姆。願意做保姆的,一般都是結了婚,生了孩子後,自己有些生活經驗了,想法也現實了,才幹這一行的。

  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的期待除了“薪酬高、加班少、福利好”外,“能學到技術”,是他們常挂在嘴邊的話。昨天下午,在“春風行動”招聘現場,來自南通的小羅希望找到一份“有技術含量”的工作。25歲的小羅原來在南通一家服裝廠做縫紉工,工作時間長,辛苦且工資低,便辭了工作來上海。她的先生是她的榜樣。小夥子中專畢業後在上海一家輪船公司工作,通過一次次的培訓考試,現在已經是輪機員了。小羅希望自己也能通過培訓學習,掌握一技之長,在職場站穩腳跟。

  大城市對新生代農民工有著獨特的吸引力。小應長得白白凈凈,頭髮挑染過,臉上化著淡粧,怎麼都看不出是個農村出來打工的。

  小應老家在湖北,去年初中畢業後到上海打工。第一份工作是銷售電器。到年底想家了,勞動合同沒到期就跑回家了。過了年又回上海了,“呆在老家沒意思,還是到上海好。上海地方大,機會多。”小應打算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22歲的小白是湖南人,原來在南方打工,今年春節後跟著老鄉“轉戰”上海。他説,上海用工規範,超時加班、欠薪之類行為,政府管得嚴。而且農民工參加技能培訓,政府還給補貼。這點對他很有吸引力。

熱詞:

  • 留守兒童
  • 80後
  • 農民工參加
  • 雍豐
  • 餐飲企業
  • 新生代
  • 9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