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袁隆平:一天到晚都是金錢的世界 沒有什麼意思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0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袁隆平和美國水稻專家一起研究超級雜交水稻 孫 清攝

  2011年9月,畝産900公斤被攻克之後,記者走進袁隆平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辦公室,總覺得眼前的老先生與四四方方的辦公室有點格格不入。

  袁隆平也説,下田好啊,看綠色、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這樣不會缺鈣。“培育新品種是應用科學,書本上、電腦裏種不出水稻!”

  鶴立雞群一株稻

  袁隆平小學一年級時,學校組織郊遊,走到一個私人辦的園藝場,那裏花圃很漂亮,桃子結得滿滿的,葡萄一串串的。“第一次給我很深的印象,這樣才學農的。如果帶我們去的是又苦又臟又累又窮的地方,恐怕我就不會立志學農了。”

  早年間學術界普遍認為,異花授粉的作物自交會出現退化現象,因而雜交有優勢;自花授粉的作物自交不會出現退化,那麼雜交也就不會有優勢。水稻屬於自花授粉作物。但袁隆平傾向於認為雜交優勢是生物間的普遍規律。

  上世紀60年代初,他在田裏看到一株穗大粒多、很飽滿的水稻。“我如獲至寶,把它留下來第二年種下去。”然而,“鶴立雞群一株稻”的後代卻高的高、矮的矮,沒一株像原來那麼好。袁隆平很泄氣,但靈感突然間就來了:他選的那株一定是雜交稻,否則不會出現性狀分離。反過來説,雜交稻確實是具有優勢的。

  認準了這一點之後,袁隆平就沒有動搖過。用他的話説,“上了船你就要劃到對岸”。他像候鳥一樣往返于湖南和海南之間,讓水稻在短時間內能多長幾代,加快雜交稻研究的速度。通常需要8年才能完成的雜交育種過程,他和助手們用3年就做完了。

  袁隆平在人的創造力上也有相似的規律。他擅長游泳,愛好小提琴,“有愛好,不但讓你的世界更豐富,還可以在知識、文化、精神層面上相互‘雜交’,互相啟發”。

熱詞:

  • 袁隆平
  • 氮肥利用率
  • 基因導入
  • 肥料利用率
  • 農業技術員
  • 超級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