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0週年:改革我們要搞快點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10: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年前的今天,那位曾經“在南海邊劃了一個圈”的偉人開啟了前往南方的行程。

  從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先後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發表了重要談話。這次行程後來被濃墨重彩地記入歷史,而這些談話則被稱之為南方談話。

  南方談話發表之前,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正處於關鍵時刻。關鍵時刻需要關鍵人物的出場。小平同志視察南方,是改革史上繼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第二次關鍵出場。這一次出場,指明了中國朝向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奠定了當前中國崛起的大格局,並持續影響未來。南方談話的歷史地位毋庸置疑,但今天我們紀念南方談話,不是僅僅為了懷念對小平同志最好的告慰、最好的懷念,就是把小平同志和他的戰友們一手開創的改革開放事業推向新的高峰,讓中國現代化之夢快馬加鞭,早日得以實現。

  這樣的懷念,才不僅僅是懷念。

  一

  20年彈指一揮間,滄桑巨變。

  20年來,我國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相繼趕超英、德、日等老牌發達國家,躍升世界第二,大國氣度彰顯。從北京奧運會的“無與倫比”到上海世博會的“精彩絕倫”,從廣州亞運會的“史上最好”到深圳大運會“不一樣的精彩”,中國一次又一次地讓世界驚訝,中華文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心。

  中國正沿著總設計師規劃的道路快速前進。

  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201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4400美元,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偏上國家的行列。這是輝煌的成就,卻也迎來了巨大的風險:中等收入陷阱。就是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後,由於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環顧全球,一些國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由於無法逾越中等收入陷阱,直到今日其中大多數國家仍然掙紮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發展階段,社會矛盾叢生,深層次問題積重難返。當然,也有一些國家比如韓國、新加坡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建成了現代化社會。

  國際經驗未必完全適用於中國,但中國應當加以總結經驗和教訓,千萬不要以為中國是“中等收入陷阱”的絕緣體。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環境污染、房價高企、土地衝突不斷、看病難、讀書難、就業難、底層百姓上升通道縮窄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凸顯,這些與“中等收入陷阱”的表徵多多少少有些相似。對此,應加以清醒認識,以增強憂患意識與危機意識:倘若解決不好諸多社會問題,中國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小平同志設想的現代化國家目標就有可能無法實現。

  何以解憂?唯有改革。

  二

  新時期出現了新需求,因而需要新改革。

  20年來,中國成功跨越了“貧困陷阱”,從生存型階段跨入發展型新階段。過去在生存型階段,發展的主要目標是解決溫飽問題,解決人活下來的問題,但在發展型階段,人們不僅要活下來,還要活得好,活得幸福,因而這一階段人們的主要目標是追求人自身的全面發展。這就産生了人們日益增多的公共産品需求與當前公共産品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在社會需求變更的背景下,社會既要求市場經濟提供越來越優質的消費品,也要求政府提供越來越優質的公共服務品。這種公共服務品既是公共政策上的,也是環境發展上的,是對政府的綜合性改革訴求。

  不同的改革時期面臨不同的改革威脅。1992年,改革的威脅是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可能性回歸,改革存在倒退的風險;當前,改革的威脅物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既有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脅,也有既得利益者對改革的威脅,更有改革共識難以凝聚的威脅。對於當前的改革形勢我們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知:由於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制度建設仍處於進行時,權力結構調整不盡到位,市場經濟運行不完善不規範甚至變形,市場經濟中的不公平現象加劇,因此改革中出現了不少問題,社會上反對改革的聲音不小。

  確實,改革需要正名。但有一條必須堅定不移:沒有黨所推動的改革開放,便沒有今日的中華氣象;沒有南方談話的一錘定音和黨的十四大確定的目標模式,便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闊步向前和人民物質生活的大幅改善。因此,如何才能回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如何才能把改革推動下去?

  只有堅定地依靠黨,依靠人民。

  

  改革必須凝聚全社會共識。

  在當前的改革階段,如果沒有凝聚全社會共識,得不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改革必然是碎片化的。這種改革無法也不可能殺出一條“血路”。因此,改革需要人民群眾的進一步參與,只有人民的支持才是改革的最堅實基礎。解放戰爭時期,是600萬群眾的“小推車”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推出了一個新中國;今天,我們搞改革,也依然需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需要他們成為改革的參與者、支持者和主體。

  胡錦濤總書記在建黨90週年重要講話時表示,我們要堅持不懈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對於改革來説,時機非常重要。改革的促成需要社會具有相應的需求,需要社會各種有機力量的協調配合,需要改革者的決策智慧與推動魄力,需要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當這些條件逐漸形成的時候,改革的時機就逐步成熟。主動的改革需要主動的時機,被動的改革需要被動的時機,但不管主動還是被動,都需要有人來抓住這一時機。時機抓住了,改革才能迎難而上,衝破阻撓,時機抓不住,困難日積月累,等到必須再次改革的時候,國家將為遲到的改革付出比之前大得多的成本。

  時機是什麼?20年前,小平同志通過南巡,抓住了當時改革的時機,破解了是回歸計劃經濟還是堅定走向市場經濟的疑問,使中國確定了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今天我們紀念小平南巡,不是要再次討論該搞計劃經濟還是該搞市場經濟,而是在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下討論如何從根本上完成市場化改革的基本任務。可以説,這不是“認識論”問題,而是“實踐論”問題,是利益糾葛的問題。只要我們把握時機,大膽依靠人民,就能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闖出科學發展的新天地。

  四

  改革確實面臨很多關口,以及諸多困難。但我們沒有必要悲觀,更沒有必要後退,而應當以昂揚的鬥志,依靠科學的決策,人民的參與,抓住當前深化改革的良好機遇,實現新突破。須知,紀念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目的不是在於重溫南巡的形式,而是把小平同志一手開創的改革事業繼續下去,完成小平同志為中華民族勾畫的宏偉藍圖。

  在前不久閉幕的中共廣東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上,省委書記汪洋表示,30年前搞改革,主要是擺脫意識形態的束縛,現在搞改革則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約。如何打破?對此我們應有一個理性的認知,需要面對現今改革是包含既得利益者在內的改革,不可能把既得利益者撇在一邊單幹。這是不現實的。搞改革,既需要理想,也需要務實。在已經基本擺脫意識形態束縛的情形下,打破既有利益格局,關鍵是要找到阻力最小的改革方式,找到公共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實行理性改革。

  當下的中國是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國,是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的中國,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繼續又好又快發展、轉型升級的中國,是改革者依然在發揮相當作用的中國,比起20年前,當前中國改革的內外環境要好得多,意識形態的阻力要小得多。這就意味著深化改革具備了許多較為成熟的條件。但是,改革既需頂層設計,亦需地方改革的不斷試驗。沒有地方改革的不斷試驗,改革就沒有可以摸的“石頭”,更難以談什麼“過河”了。然而地方推動改革,就必須建立起鼓勵改革者出現的幹部選拔機制。只有讓善於改革的人上,讓不善於改革的人下,各地才能形成主動改革的競爭性氛圍。倘若改革者命運多舛,改革就必然缺乏動力。

  讓改革與改革相競爭,改革才能擠出空間,越走越寬闊。

  回望1992年,小平同志曾經在深圳語重心長留下一句囑託:“你們要搞快一點!”這句話實質上就是要求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區能夠加快改革步伐,為改革開放事業不斷作出新的貢獻。因此,身處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的重要發表地,我們紀念南方談話20週年的最好方式就是率先凝聚改革共識,推動改革,深化改革,率先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等一系列陷阱,率先轉型升級實現科學發展目標,率先建成幸福廣東和高水平小康社會,依靠這一系列“率先”率先完成小平同志的殷殷囑託。

  我們要搞快一點!

  岳 音

熱詞:

  • 南方談話
  • 廣州亞運會
  • 科學發展觀
  • 公共産品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