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防部外事辦錢利華主任解讀2011年中國軍事外交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17: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3月4日,北京。空軍四架大型運輸機運送從利比亞撤離的中國同胞返回祖國。沈 玲攝

  ③2011年11月,牙買加。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醫生在給當地兒童做口腔檢查。代宗鋒攝

  ④2011年6月15日,印尼萬隆特種兵訓練基地。中國-印尼陸軍特種部隊聯合訓練。 國防部外事辦公室提供

  ⑤2011年7月21日,北京。中外媒體記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營區採訪。李曉偉攝

  周邊外交更重實效,軍事信息常態發佈,聯演聯訓貼近實戰……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軍事外交工作亮點紛呈,在新的起點上實現了新的跨越。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軍事外交日趨務實、活躍、開放,服務國家對外工作大局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功能不斷增強。”

  突出周邊軍事外交

  營造國家安全環境

  記者:我們注意到2011年中國對周邊國家的軍事外交非常活躍,高層訪問、磋商對話等交往活動比較頻繁。如何評價周邊軍事外交的成效?

  錢利華:過去的一年,周邊形勢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面對周邊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我們把穩定周邊作為首要任務,發揮軍事外交的獨特作用,全方位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軍事交流與合作。

  我軍委、總部領導出訪了越南、緬甸、尼泊爾、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朝鮮、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周邊14個國家的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也來華訪問。與印尼、日本、韓國、越南、印度等周邊國家舉行防務安全磋商,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香格里拉對話會、東盟地區論壇安全政策會議,舉辦上合組織成員國軍隊總參謀長會議和防務安全論壇、中國─東盟防務與安全對話。我軍與周邊國家軍隊在軍事訓練、院校教育、人員培訓等領域進行了深入合作。在巴基斯坦、泰國等周邊國家遭受自然災害時,軍隊派出醫療、直升機等專業力量前往救援,協助政府有關部門籌措和運輸人道主義緊急援助物資。

  務實活躍的周邊軍事外交,對於深化雙邊關係,穩定地區局勢,營造國家安全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戰略上,加強了戰略溝通,進一步提升了戰略互信水平,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成為我與周邊國家達成的普遍共識;在務實合作上,相互學習借鑒軍隊建設有益經驗,提高了共同應對新威脅新挑戰的能力;在多邊機制建設上,積極推動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信、合作共贏、開放包容的地區安全機制,維護亞太地區各國的共同利益。

  記者:近年來,某些國家高調介入本地區事務,使地區局勢受到很大影響。如何看待新形勢下我與周邊國家的軍事關係?

  錢利華:儘管當前亞太地區局勢出現了一些複雜因素,但和平穩定是大勢所趨,發展繁榮是人心所向,這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我與周邊國家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利益相關,發展雙邊關係有著堅實基礎。中國堅定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中國軍隊致力於加強與周邊國家的防務交流與合作。當然,對於地區安全局勢中的熱點敏感問題和雙邊關係中的分歧,我們正視問題,直面矛盾,坦誠表明安全關切,宣示原則立場,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只要不斷增進互信,加強務實合作,我與周邊國家軍事關係就能夠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在和而不同中有序發展。

  運籌大國軍事關係

  維護國際戰略穩定

  記者:中美軍事交往在過去一年裏起起伏伏,既經歷了頻繁的高層交往,也有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造成的停滯。如何評價中美兩軍關係?

  錢利華:2011年,中美兩軍交往高開低走,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高層交往頻繁,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年初訪華,我軍總參謀長與美軍參聯會主席在兩個月內實現互訪。機制性對話與交流按計劃開展,雙方舉行了第12次國防部防務磋商、第7次國防部工作會晤和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小組會議,兩軍高層首次參加了兩國戰略與經濟對話及其框架下的首輪戰略安全對話。專業領域交流不斷拓展,雙方在陸軍工程兵、軍事醫學、軍事檔案、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等領域進行廣泛交流,還相互開放了一些重要軍事單位。

  但毋庸諱言,由於美宣佈新一輪大規模售臺武器計劃,兩軍關係再次陷入低谷。我們就此進行了堅決鬥爭,向美方表明了嚴正立場。事實證明,只有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切實解決影響雙邊軍事關係的重大障礙,中美兩軍關係才能健康穩定可靠地向前發展。

  記者:與跌宕起伏的中美軍事關係相比,中俄軍事關係一直比較穩定,在2011年取得了哪些新進展?

  錢利華:中俄兩軍關係是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我們堅持以雙邊高層互訪和多邊高層交流為牽引,帶動中俄軍事關係全方位發展。軍委、總部領導成功訪俄,兩軍總參謀部戰略磋商、國防部工作對話等機制化項目運行良好,雙方戰略互信進一步加深。兩軍在專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務實深入。兩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軍隊總參謀長會議等上合組織框架內活動中進行了良好的溝通協調。中俄軍技合作正常開展,對於增進兩國相互信任、深化雙邊關係發揮了積極作用。

  加強軍事公共外交

  增進我軍軟實力

  記者:近年來我們國家和軍隊建設發展很快,形象不斷改善,同時來自國際上的誤解、質疑、猜忌也很多。如何看待我們面臨的國際輿論環境?

  錢利華:這是我國快速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我國越是發展,面臨的外部壓力將越大,受到的國際關注也與日俱增。這些關注中,有的是因為缺乏了解,有的是合理的關切,還有的是惡意攻擊。對此,我們在心態上要保持淡定從容,習慣來自國際社會的注目,在工作中要加大向世界説明中國的力度,當然也要及時駁斥那些謠言和歪曲炒作。

  記者:2011年國防部建立了例行記者會制度,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輿論普遍認為,中國軍隊在對外交往中顯得更加開放自信。如何評價中國軍隊的對外開放?

  錢利華:我們從4月起建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制度,成功舉行9次記者會,回應了軍事訓練、戰備執勤、裝備發展、對外關係等多方面的敏感問題,發揮了宣示政策、增信釋疑的積極作用,擴大了我軍國際影響。例行記者會制度的建立,標誌著國防部新聞發佈實現常態化,我軍對外開放邁出了新的步伐。這是可喜的一步,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與媒體和外界的期待相比,例行記者會工作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

  國防部例行記者會只是我軍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我們還發表了《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國防部網站正式運行,中外軍隊新聞交流與合作逐步開展,外國專欄作家和記者與我軍專家學者和普通官兵的接觸交流也越來越多。

  我們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動。解放軍軍樂團赴美國訪問演出,文化交流代表團赴老撾舉辦中國軍隊文化活動周,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首次赴拉美國家執行人道主義醫療服務和訪問任務。我軍官兵與外國民眾和官兵近距離交流,廣泛互動,展現出過硬的職業素養和昂揚的精神風貌,傳播了優秀軍事文化,樹立了我軍和平、合作、開放的良好形象。

  深化聯演聯訓

  更加貼近實戰

  記者:我軍與外軍舉行的聯演聯訓,公眾已由最初的新鮮好奇,到今天感到習以為常了。2011年的聯演聯訓有什麼新特點,取得哪些效果?

  錢利華:目前,中外軍隊聯演聯訓已成為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的常態,也是提高我軍訓練水平的重要途徑。2011年,我軍與外軍開展了8次聯演聯訓。這些聯演聯訓,突破單一兵種聯訓的局限,把軍兵種聯合訓練擺在突出位置,加強演訓活動的籌劃組織,更加貼近實戰,取得政治、軍事、外交多重效益。

  蘭州軍區部隊參加的“友誼—2011”中巴反恐聯訓,在聯合指揮層次、跨境情報交流和分隊遠程機動等方面實現了突破。

  濟南軍區部隊參加的“利刃—2011”中印尼陸軍特種部隊聯合訓練,探索了“總部指導、軍區籌劃、部隊實施”的聯訓指揮新模式。

  空軍部隊參加的中巴空軍聯訓、中白空降兵聯訓、中委空降兵城市反恐聯訓,推動了我空軍訓練改革與創新。

  服從服務大局

  推進創新發展

  記者:隨著國家和軍隊的發展,軍事外交近年來在形式、內容、手段等方面不斷拓展。請展望一下2012年及今後一段時期的軍事外交工作。

  錢利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仍將面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我們要增強大局意識、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始終把做好軍事外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服從服務國家和軍隊建設發展的大局上,深化對外軍事關係,提升與外軍的互信合作水平;拓展務實性軍事合作,進一步向服務部隊建設聚焦;積極穩妥推進重要領域工作改革,增強軍事外交的生機與活力;加強文化建設,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外交風格。做外交工作,實力是後盾。我們要在國家和軍隊力量增強的情況下,更加注重籌劃設計,提高外交藝術水平,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

熱詞:

  • 軍事關係
  • 我軍
  • 軍事交流
  • 軍事信息
  • 軍事文化
  • 外交方針
  • 軍事合作
  • 指揮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