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原生態文化應在開發中保護 保護中開發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2日 05: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貴州省黔東南州西江苗寨的苗族少女用攔門酒迎接客人。

  謝國剛攝

新西蘭毛利文化中心展示傳統歌舞。

  人民圖片

桑人岩畫複製品,畫中為一群羚羊。

  裴廣江攝

  世界上不少古老的原生態文化已經消失或正面臨消失的危險。原生態文化是千百年流傳下來、反映當地人民勞作生活以及與大自然相處方法的文化藝術,是原汁原味的文化中最古樸、最本質的元素。為了保護這一人類瑰寶,各國不斷探索如何解決原生態文化生存併發展的難題。文化保護與商業開發有機結合,不失為傳承原生態文化的有效途徑。

  貴州黔東南原生態文化——

  富民與傳承相得益彰

  范鐘聲 謝國剛

  原生態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

  鏡頭一:自古以來,中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岜沙苗寨把樹當作崇拜的對象和生命的象徵,村民相信每個人的生命都將由一棵樹來庇祐。因此,苗寨裏的孩子一齣生,他們的父母會立刻為他們種一棵屬於自己的樹。這棵樹成了庇祐生命的神靈,孩子從生到死的整個過程都由它來陪伴。

  當村裏某個人去世了,村民們會將屬於他的那棵樹砍下並剖成四瓣,將遺體包裹起來埋在密林深處的泥土裏,並且在掩埋處再種一棵樹,象徵生命仍在延續。因此,在岜沙祭祀生命的陵園裏,看不到一個墳頭或是一塊墓碑,萬木茂盛的大山便是岜沙人安然長眠的地方。人的辭世及樹的新生使得生命的起點與終點在這裡聚合,人與樹匯聚成了更加生氣勃勃的力量。岜沙“人本是樹”的生命哲學代代相傳,形成了獨特的原生態文化。在這種文化理念的引導下,村民不僅與自然和諧相處,更使得當地生態環境形成了良好的循環系統。

  由於歷史及地域的原因,黔東南長期處於相對封閉狀態,人文生態系統比較完整,森林覆蓋率達63%,原始森林遍佈全州,古樸濃郁、神秘獨特的原生態文化得以良好保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黔東南列入世界十大“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旅遊勝地之一。1998年,世界鄉土文化保護基金會把黔東南列為世界18個原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目前,黔東南州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52項,佔全國名錄總數的23.4%,名列全國地州級第一位,被專家學者譽為“原生態民族文化博物館”和“文化千島”。

  鏡頭二:苗鄉侗寨好地方,山清水秀人善良;鼓樓座座立寨中,花橋橫跨溪澗上;歌聲悠揚似天籟,苗侗兒女幸福長……2010年3月22日,上海世博會第二十七次公眾論壇——以“和諧城鄉互動發展”為主題的西江論壇在黔東南州雷山縣的西江苗寨舉行,300多名來自國際展覽局、聯合國相關機構代表、專家學者雲集一堂,國內外100多家主流媒體聚焦苗鄉侗寨。68歲的歌師陸海安作為特邀演講嘉賓在演講臺上引吭高歌,歌聲也通過全球媒體傳遞給世界。

  論壇選址在風景秀麗、原生態文化濃郁的西江苗寨,演繹了中華民族悠久燦爛、豐富多彩的文明。事實上,西江苗寨不只是吸引了上海世博局,這個隱藏在大山深處剛剛開發、開放不到3年的苗族村寨,僅在今年1至8月就接待遊客近137.6萬人次,預計全年接待遊客將突破200萬人次,這個數字相當於西江村民的400倍。

  黔東南的侗寨大歌、苗族木鼓舞蓬勃發展,被譽為“歌舞之州”,同時,黔東南又被譽為“百節之鄉”,全年民族節日達396個,其中萬人以上規模的節日就有122個。2009年9月,侗族大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黔東南完整的生態系統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打造“原生態民族文化世界旅遊目的地”的依託所在。遊客來到這裡,往往被原始古樸的民族歌舞、神秘獨特的原生態文化及造型奇特的民居建築所吸引,流連忘返。

  發展不忘保護 保護以求發展

  岜沙和西江只是黔東南原生態文化保護與開發的縮影。黔東南州委書記廖少華認為,文化是旅遊的靈魂,而黔東南州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是發展旅遊業之根本,是黔東南人探求的發展旅遊業和保護原生態民族文化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發展不忘保護”是黔東南原生態文化開發利用的根本原則。目前,被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的民族文化村寨,全州共有100個,而有特色的、50戶以上的民族文化村寨有3900多個。

  近年來,黔東南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優秀原生態民族文化進行全面普查、深入挖掘、及時搶救、充分保護。在“四個一百”工程(100個重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工程、100名民族民間文化傳承拔尖人才扶助工程、100名原生態民族文化高級人才培養工程、100個原生態民族文化典型建築保護工程)、推行民族文化進校園進課堂、在大中專院校開設原生態民族文化專業等措施的實施過程中,涌現出一批高素質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傳承人才。此外,州政府還通過申報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項目、建立生態文化博物館、整理編輯出版有關民族文化的影像圖書資料等方式來大力弘揚原生態民族文化。

  “保護以求發展”是黔東南原生態文化保護的重要動力。黔東南積極挖掘豐富的原生態民族文化資源,重點構建民族文化與民族旅遊相結合的産業開發體系,努力形成旅遊産品、旅遊商品和原生態民族文化旅遊蓬勃發展的産業格局。在此過程中,州政府將促進旅遊富民與群眾自覺參與保護、傳承原生態民族文化有機結合,大力發展原生態民族村寨旅遊、原生態民族文化展示等旅遊産品;深入開發生産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服飾製作、銀飾煅制、苗侗民間建築營造、苗侗民族醫藥、民族藝術演藝、傳統民族餐飲、民族傳統工藝品、民族原生態藝術品音像出版等産業。同時,通過舉辦節慶活動和文化交流、文化推介等活動,老百姓也從廣泛參與中增強了民族榮譽感和歸屬感,既使原生態民族文化得到良好傳承,又傳播了獨特神秘的原生態韻味,擴大了黔東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這個擁有33個民族的自治州正在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預計2011年全州接待遊客將超過2000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將超過12萬人次。健康合理的開發利用使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熠熠生輝。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東南州旅遊局、貴州省黔東南州委辦公室)

  新西蘭毛利文化——

  歌舞與刺青源遠流長

  本報駐澳大利亞記者 李景衛

  新西蘭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遍佈原野的牛群羊群、純樸動人的毛利文化魅力四射,招攬著全天下的遊客。

  新西蘭全國30%以上的國土為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和自然遺産地。這裡水碧綠、天湛藍,水中成群嬉戲的紅嘴鷗等水鳥不時從人們的頭頂掠過,構成一幅幅人鳥和諧相處的生動場面;這裡青山逶迤、古木參天,青山翠樹之間,山鷹翱翔,白雲裊裊;這裡雪山皚皚、冰川攝人,遊人可以搭乘滑翔機或直升機鳥瞰雪山冰川的天然美景,也可以徒步穿越冰川,盡情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這些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和自然遺産地內的基礎設施,包括公路、宿營地、步行道等均由新西蘭政府投資建設,免費向遊人開放。國家公園、保護區等是生態旅遊區,更是新西蘭保護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的科研基地、公眾教育基地,目的都是保護自然、維持原生態。

  毛利文化是新西蘭特別注重保護的原生態文化。據人類學家考證,毛利人原為亞洲居民,公元3世紀時漂洋過海,遷徙至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亞群島。公元850年,他們在憑藉星辰導航的族人庫珀帶領下,橫渡大洋,登陸新西蘭。到公元1200年,毛利人已分佈在新西蘭北島和南島的許多地方,毛利文化在異域他鄉逐步形成,並流傳下來。

  毛利文化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刺青和歌舞。刺青是毛利人的民族藝術,也是世代傳承的文化精髓。與通常所見的文身不同,毛利人的刺青蘊涵神聖意義,具有等級之分和地位象徵。

  毛利人的每一幅刺青圖案都獨一無二,就像每一個人的簡歷,分別記載著他們的職業、地位、成就等。對於毛利人來説,刺青非常重要。凡經常拋頭露面或居於重要地位的男士,都要在臉上、腿上、背部和臀部刺上柔美的曲線或漩渦狀花紋;女人一般只在嘴角和下巴處刺上花紋。男士面部的刺青花紋越是濃墨重彩,重重疊疊,越表明其地位顯赫。出於記載事件和圖案重疊效果的考慮,很多男士身上的刺青需要多年時間分步進行。

  毛利族男女都能歌善舞。男士舞蹈較為震撼。他們跳的“哈卡舞”表現的是驍勇善戰的男士們參加戰鬥的場景。在一次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開幕式上,記者有幸觀賞。數十名身材魁梧、手持利器的毛利族男士似一個個勇猛的武士,在寬敞的草場跳起了“哈卡舞”。武士們上身裸露,前胸、後背和雙臂上搶眼的刺青使他們顯得格外威風凜凜。戰鬥中,他們時而發出震耳的聲音,表明對來犯之敵的威懾,時而瞪目吐舌,以示不屈不撓,頑強戰鬥到底。表演過程中,一縷輕風吹來,一陣細雨飄過,草場的盡頭架起一彎彩虹。武士們棕黝色皮膚上的刺青在彩虹的映照下,更加華麗奪目。謝幕時,武士們列隊在論壇首腦們面前,再次瞪目吐舌。這一次可不是表示“不屈”和“頑強”,而是向各國領導人表示熱烈歡迎。

  毛利文化是新西蘭的國粹,又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原生態文化,不僅在大型活動中可以看到,在每一個遊人中心也都有專門的表演。任何一場演出都原汁原味,沒有任何修飾和包裝,更沒有任何商業煩擾。

  南非桑人文化——

  現代與傳統相互融合

  本報駐南非記者 裴廣江

  南非有“人類搖籃”遺址,也有非洲古老的原住民桑人。雖然桑人迄今已為數不多,但桑人文化卻在南非民間組織的悉心照料下得以傳承和發展。

  桑人是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大約發源於1.5萬年至2萬年之前。隨著農業部落的南遷,這個狩獵部落的活動範圍也逐漸縮小。19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歐洲人的到來並獵殺大部分動物,桑人因生存環境惡化而在局部地區消失。目前南非除姆普馬蘭加省以及與博茨瓦納交界處有不足100人的桑人社區外,桑人主要集中于北開普省省會金伯利附近以及奧蘭治河下游地區。據調查,這些桑人家庭年平均收入不足2000南非蘭特(1美元約合8南非蘭特),只有南非平均水平的1/10。

  在北開普省,桑人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得益於1996年4月成立的南非桑人研究所。這家研究所位於南非北開普省省會城市金伯利,是一家獨立的非政府機構,該所成立的初衷是支持桑人在現代社會的發展,讓他們能夠永久地掌控自己的生活、資源和命運,並且以他們獨特的文化遺産為榮。

  研究所成立15年來,一直在為南非最大的桑人社區服務。在距離金伯利附近15公里左右的地方,居住著3500名左右“迅人”和1100名左右的“科維人”,他們是2004年底開始從安哥拉、納米比亞遷來的桑人。此外在奧蘭治河下游地區,還有1500名左右的“科曼尼”桑人。南非桑人研究所不但為這裡的桑人提供法律服務,而且通過多個項目傳承桑人文化,改善他們的經濟狀況並培養其獨立性。

  在研究所的支持下,桑人語言學校于2009年在北開普省的阿平頓市成立。學校聘請桑人長者授課,孩子們在這裡學到本民族語言,展現出了超人的天賦。除學習語言外,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還學習到了本民族的文化、歷史和價值體系,桑人語言學校的影響越來越大。

  2010年,研究所還將現代電影藝術與桑人敘述故事的傳統方式結合起來,製作了由桑人自己演出的舞臺劇“風之子”,並在南非的開普敦、金伯利、約翰內斯堡和布隆方丹4個城市演出,使許多南非人第一次聽到了桑人語言。現在,研究所還在建電子版的“桑人紀念館”,整理過去15年收集的桑人口述歷史、社會風俗、藝術和音樂,其中包括桑人長者、藝術家和音樂人的資料。該研究所表示,整理資料的過程不僅讓長者看到了本民族文化的價值,也讓年輕人認識到了桑人文化的重要性。

  桑人文化遊也在吸引越來越多人,成為培養桑人獨立性的重要支柱。2010年,桑人研究所在金伯利附近建立了兩個桑人文化村,並讓經過培訓的桑人做導遊。研究所對文化村中的桑人進行傳統飯食烹飪培訓,對57名桑人進行追尋野獸和打獵培訓。遊客們在這裡可以參與桑人傳統遊戲,可以圍著火堆聽故事,也可以與桑人一起去野外打獵,體驗他們的原始生活。在北開普省的3個桑人社區中,研究所還培訓了11個藝術小組,他們可以利用民族傳統,從身邊取材製作武器和高質量的藝術品,傳統生活成為了他們維持生計的方式。桑人研究所所長喬伊斯基帕斯説,在現代社會中要保留傳統需將其商業化,但這的確是既能培養桑人生存能力又能保存文化傳統的最好方式。

  最優秀的文化母本(鏈結)

  不同的人對“原生態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如今人們談論的原生態文化多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反映當地人民勞作生活以及他們與大自然相處方法的文化藝術,是原汁原味的文化中最古樸、最本質的元素。有學者認為,原生態文化是我們現在最優秀的文化母本,是我們重新開始學習當代文化的一本教科書。原生態表現的是一個整體結構,而不只是模倣表情、模倣風俗和衣服,其文化是當代高層文化對整個文化結構輕重比例進行重大調整的結果,是當代智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體現中國農耕文化的民居、經典建築和民俗的古村落只有5000個。原生態文化亟須採取保護和繼承措施。

  首先,保護原生態文化必須具有完備的法律法規作為支撐。1976年, 美國國會通過了《民俗保護法案》。法案中“美國民俗”一詞所含範圍相當廣泛,風俗、語言、藝術、建築、音樂、舞蹈等在美國境內各群體所持有的不同地域、各種形式的表現文化都被納入保護之列。此法案頒布後,美國開始在保留土著居民的原生態文化方面進行若干嘗試,例如建立印第安人生活保護區,鼓勵他們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儘量減少外界對他們的干擾。

  第二,讓原生態文化藝術融入現代藝術,實現原生態文化的再創造。原生態文化的再創造是指其創造性地應用於現代生活。在此過程中,人們可以對某些部分進行適當的修改以增強實用性,從而獲得消費市場以及關注度。新西蘭首都惠靈頓附近的奧塔基教堂是由毛利人在1851年完成的,教堂內部裝飾著毛利文化中的漩渦圖案和蘆飾工藝,色彩柔美而豐富。

  第三,適度商業化,延續原生態文化發展。商業運作模式,使得許多被封閉在相對區域環境內的原生態藝術走進了大眾文化視野中,也讓更多人欣賞到原生態藝術,從而在與大眾文化進行交流時實現自己的藝術價值。將雲南原創鄉土歌舞與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大型歌舞集錦《雲南印象》就是原生態文化商業化發展的成功典範。

  (王雲娜)

熱詞:

  • 原生態文化
  • 奧蘭治河
  • 黔東南
  • 保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