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1+1]誰來“粉碎”科技謠言?(20111208)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8日 22: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03b70106b4b841749511dd5973d6c5bb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主持人:有一種謠言叫科學謠言,現在已經到了2011年的年底,還沒有媒體進行這一年的科學謠言的一種梳理。我們不妨看看在2010年度的時候,都有哪些科技的謠言?第一,小龍蝦是基因改造,用來進行水體清潔。第二,綠豆湯養生治病。第三,千年極寒。第四,NASA震驚全人類。第五,基因玉米導致動物異常。第六,桉樹造就西南大旱。第七,輻射老鼠會變成超級殺人鼠。第八,古人不得癌症。第九,地震越來越頻繁。如果説前九個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是有鼻子有眼的話,那麼第十個護航亞丁灣只因“星門”就顯得有點匪夷所思了。什麼叫“星門”,科技傳説亞丁灣存在著一個“星門”,它是地球和宇宙外空間的一個通道,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軍艦去哪,是為了去保護它、研究它,因為外星人很可能從這個“星門”進入到地球來,來侵犯人類。本來這應該是一個像笑話一樣的謠言,但是有人就深信不疑,甚至有些科學網站在辟謠的過程中,哪些人會反問辟謠者,你能給我解釋,既然這是謠言的話,為什麼有那麼多各國的軍艦去哪進行保衛呢?由此可見,謠言傳播範圍之廣、迷信之深,真的不是一兩台謠言粉碎機就能夠做到的。

    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科技謠言最近一段時間就有人深信不疑呢?我們來聽聽果殼網主編徐來的觀點。

    徐來 果殼網主編:法國幾個傳媒學者,曾經寫過一本書叫《謠言》,他在副標題中稱謠言是一種最古老的媒體。其實謠言本身一直都普遍存在,只不過現在因為媒介的發達,所以使得我們更容易觸及這些東西,使得各種各樣的謠言傳播開來。很重要的原因是現代科技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公眾的想象,或者是已經到了一個讓有一些人會感到恐懼的狀態。因為不了解,因為不熟悉,或者因為一些奇奇怪怪的反感也好,這種抵觸情緒也好,然後就會在這個基礎上來生成一些東西。類似的情況可以拿來做比較,就是當工業文明剛剛進入我們國家的時候,圍繞著攝影術,圍繞著電力,包括圍繞著鐵路交通運輸這些技術,其實都形成了一系列的奇奇怪怪的流言也好、謠言也好,形成了這些東西,可能跟目前我們所面臨的情況略有一些相似。

    主持人:科技進步得太快,有些我們理解不了。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有些準備實在是欠缺。因此,在某些問題上就沒有判斷,也不能分辨出到底是真是假。比如説一開始説到2012世界末日這個問題,之前有一本書叫做《曆法與紀年Ⅱ--遠古與中世紀世界天文與時間》的書,書中作者就説,2012年這個計算方法是不準的,準確的應該是2062年或者2112年。那麼到底哪種算法是真正準確的,哪個時間是地球的末日呢?

    我們接下來不妨看一下,近一個月來,果殼網謠言粉碎機主題網站分析破解的科技流言:薯條致癌、一個烤雞腿等於60根煙、洗過的蘋果殘留97.8%的殺蟲劑、無線網絡殺精、吃一包泡麵要解毒32天、滴血食物傳染艾滋病、炸蒜能夠檢測出地溝油等共計20多個。這些科技的傳言字數應該都不多,而且所説的事情也都不大,但是如果這些謠言傳播開來的話,那麼有可能就對相關的産業還有從業人員造成巨大的影響,不信我們往下看。

    如果説純粹的科技類題材的謠言,與我們的生活還算遙遠的話,那麼在今年一些發生在公眾身邊的謠言事件,就不得不讓我們有一些思考。

    這是3月16日晚上發生在浙江台州市黃岩區鹽務局的情景。

    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鹽務局工作人員:排起來,好不好?

    往常早該下班的鹽務局裏,到處站滿了前來買鹽的人,而像這樣排隊搶鹽的情形,在那一天出現在很多城市。

    鹽務站工作人員:我倉庫門開了之後,他們過來堵住了。我倉庫開了之後,現在沒有辦法,很多人來搶,搶去了我也沒法控制。

    北京市民:我説買點鹽,還沒有了呢,不知道為什麼。

    北京市民:小店和超市都搶光了。

    搶鹽在今年3月引發這股風潮是一則未經證實的信息,鹽可以防輻射。由於當時日本核輻射的問題,正在引起人們的擔憂,一時間,全國很多城市開始出現食鹽搶購現象。排隊購鹽,超市斷貨,有些商家開始趁機抬高鹽價,食鹽價格發瘋般地上漲。隨後,中國鹽業總公司表示,海鹽生産是安全的,供應有充分保障。發改委也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食用鹽市場檢查。衛生部專家強調,通過碘鹽來補碘防護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隨著政府部門、專家紛紛站出來,為公眾釋疑辟謠,搶鹽風潮兩天之後開始消失,但是卻又出現了另外的戲劇現象。

    2011年3月18日新聞:一些已經購買了大量食鹽的市民,得知供應穩定以後,紛紛前往商店要求退貨,有的甚至發生了糾紛,還撥打了110報警。

    搶鹽、辟謠、退鹽,面對如此戲劇的現象,當時很多媒體就呼籲,在面對一些未經證實的信息時,讓常識和理性回歸內心。事實上,在今年除了搶鹽風潮,江蘇的膨大劑西瓜也同樣給很多有關的、無關的瓜農帶來困擾。

    商販:今天早晨要一塊錢一斤,小販子都不敢拿,曝光了,賣不掉。

    記者:現在賣多少錢一斤?

    西瓜批發商:一塊二、一塊三。

    記者:去年同期是什麼價格?

    西瓜批發商:去年每斤一塊七、一塊八,從兩塊六一直跌到現在。

    今年6月份本該是西瓜暢銷的季節,但是瓜農們卻不得不面對滯銷的局面。因為在此之前江蘇出現了使用膨大劑導致西瓜爆裂的新聞,再加上膨大劑已經是瓜農種植西瓜必備品的傳播,一時間人人擔心吃西瓜究竟安不安全。儘管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在接受採訪時反復強調,國內外應用尚未發現對健康有害,但是今年西瓜的銷路依然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主持人:面對一些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的傳言,到底應該怎麼破解它呢?兩點:

    第一,政府要在第一時間,用最快、最及時、最權威、最全面的信息去馬上傳播開來。因為不能有任何的所謂的信息空洞,因為一點點遲疑、留下的一點點空間,都會讓公眾看到的還有聽到,甚至想象到一些信息,他會把它堆積起來,然後用他們的這些信息的組合,去填補留下的這個信息空洞,因此不能有一點遲疑,也不能有一點空洞,這是政府應當做的。

    第二,媒體和科學家之間要有一個良性的互動,而且很關鍵要有一個彼此溝通的渠道。

    話又説回來了,如果媒體和科學家之間,這個渠道溝通不暢的話,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我們再來聽聽徐來怎麼説。

    徐來:實際上是對科學家工作的解讀出現了問題,這種解讀是雙方兩方面的,一方面科學家在描述自己的工作的時候,他們會使用科學語言,而科學語言當中有一些表述實際上跟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使用的詞彙是一樣的,但是它表達的意思可能會存在不同,那麼如果你用日常生活當中對於詞彙的理解,比如説相關性、可能這樣一些理解去理解它的話,那麼就會出現偏差。

    有的時候,媒體在報道一個事情的時候,為了提高自己這種傳播效果,他可能會在自己的理解範疇當中,把這個研究稍微往前走一小步、推進一小步,在描述上面,這個理解就極其容易出現偏差,包括一些網友在在傳述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麼很多時候流言就是這樣形成的。

    主持人:媒體和科學家之間的溝通,我們不妨借鑒一下英國的做法。英國的科學界,英國皇家協會要求每年至少有10名到15名科學家去電視臺工作一年的時間,然後電視臺10到15名的工作人員再到科學家的工作室再去工作一年的時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彼此了解對方,到底想説什麼,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表達。其實這種做法就是一個目的,讓公眾去理解科學。怎麼去理解科學呢?一方面要理解科學是什麼,另外一個就是科學為了什麼。這樣一種做法就可以讓科學知識、科學文化、科學精神進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接下來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公眾的科學素養,因為有了這樣一種素養,在面對一些難以辯清楚的所謂科技謠言面前,公眾也可以有自己的判斷,科學素養怎麼才能有呢?接下來,我們再聽科學家怎麼説。

    目前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到42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研究開發人員總量190萬人,居世界第二位。正在崛起的科技大國,這是很多海外媒體對中國的期待,但在這樣的數據面前,面對著各種謠言的傳播,尤其顯得讓人不解。

    李大光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我們國家老百姓非常相信謠言,除了科學素養、科學知識水平低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他們判斷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科學方法。

    李大光,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從事科普推廣研究已經23年。

    李大光:現在我們國家科學素養水平在全世界只達到3%,在全世界排得非常考後,美國水平最高,2008年達到28%,科學素養水平測度每個國家並不一樣,可能測試並不一定很準,但是畢竟是一個國際層面的測度指標。

    李大光教授既是從事科普推廣研究者,也是科學推廣的參與者。他認為目前積極從事科普的科學家越來越多,而且成效顯著,但仍然有些問題阻礙著科普的進行。

    李大光:中國科學家做科學,他自己的學術成果在進行評價的時候,科學技術的普及不在評價範圍之內。比如説我到了該評研究員和副研究員的時候,主要是看我的研究成果,並不是看我做了多少科普。不在評價範圍之內,我為什麼要做呢?這個很簡單,特別簡單的事情。

    除去評價機制之外,還有很多科學家出於一些個人原因,而對於科普存在顧慮。

    李大光:大多數中青年科學家沒有完全動員起來,沒有完全去做,沒有動員的主要原因,我覺得是文化上的原因,文化上的原因在哪兒?一個是他們覺得我做科研的人員,我去講這麼淺顯的事情,是不是會影響我的學術生涯。

    在李大光教授看來,科學家和媒體力量的結合,是普及科學知識的有效途徑。

    李大光:作為媒體來説,電視臺不應該只追求收視率,出版社不應該只僅僅追求它的發行量。這是一個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應該有一些相應的支持政策,這種支持政策就是應該國家支持。

    但是只有支持還不夠,科學家本身在科普能力上的提高同樣重要。

    李大光:我也做一些科普的工作,主要是針對社區。我有一個最主要的感觸,就是越普通的工作、知識水平越低的,越要講故事,講得繪聲繪色,跟大家生活密切相關,才能起到效果。

    但現實中能掌握這項基本功的科學家並不多,一些科普類書籍甚至出現科學家不愛看、老百姓看不懂的情況,因此科學家對於傳播技巧的掌握非常重要。

    李大光:比如説在美國,美國科書會就要培訓科學家,不光是鼓勵科學家做,而且培訓科學家怎麼跟媒體打交道。把你做得非常嚴、非常複雜的科學研究的東西,能夠用特別容易懂的這種語言,跟老百姓實際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在一起,讓老百姓一聽就懂,中國在這方面還是有一些缺陷。

    主持人:説到了科學素養,我們不妨來看一個調查,從橫向還有豎向這個角度看一下中國人的科學素養。

    2010年第8次中國公民的科學素養調查,科學素養水平3.27%,相當於日本、加拿大、歐盟等主要發達國家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這是橫向的比較。再來看縱向的比較,1992年以來,我們做過八次科學素質的調查,2001年的時候比例1.44%,2003年1.98%,2005年1.6%,2007年2.25%。説到科學素養的調查由三個維度組成,一個是科學知識、一個是科學方法,再有就是科學精神。如果從這兩個橫向和豎向的比較來看,我們國家公民的科學素養的確是不高,但是這麼絕對的比較,可能不能完全説明問題。

    再來看一次調查,同樣是這次科學素養調查中提供的數據。2010年,我國公民對與科技有關的新聞話題感興趣的比例增長很快,其中科學新發現71.6%,醫學新進展71.1%多,新發明和新技術68.2%,都比2005年的調查結果提升了一二十個百分點。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能夠稱作是現代化、文明,公民能不能擁有理性的科學素養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要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有兩方面:一方面就要提高科普,剛才李教授已經著重強調;另外一方面,媒體到底應該做一些什麼,在面對一些紛繁複雜的科技謠言的時候,媒體從業者能不能再多一些學習、多做一些分辨,幫助公眾去克服一些科技方面的恐慌,來樹立一些科學方面的精神呢?畢竟科學的精神與平時的這種點點滴滴、涓涓細流般的養成是分不開的。

    最後我引用一名科學家説的話:“科學家每寫出一篇論文,就應當寫出一篇科普的文章來解釋它。”  

      【2011若干網絡謠言】

      毒氣泄漏 萬人大逃亡

    2月10日,在中國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發生了雪夜萬人大逃亡的壯觀場面。一切皆來自另一句謠言。有人傳言,陳家港化工業園區內,大和化工企業發生毒氣外溢,面臨爆炸。於是,大家奔走相告,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繼而眾人皆知。淩晨一兩點,人們紛紛攜家帶口,開始了逃亡之旅。後來謠言被政府平息,但是在這場可笑的事件中,4人意外喪命。

    此事傳至網上,成為網民們的笑料,但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對化工企業的有害氣體洩露隱患的關注。

    江蘇響水“化工廠爆炸”謠言事件 公安部門拘留四人

    搶鹽風潮

    3月11日日本地震後不久,一場聲勢浩大的搶鹽風潮爆發,不少商販趁機哄抬鹽價,原本56元/件的食用鹽瘋狂漲至100元/件。

    此番搶鹽的“蝴蝶效應”,堪比“非典”時期的搶購板藍根、白醋、口罩,甲流襲來時的搶購大蒜的“瘋潮”。當謠言迅速蔓延時,一場全民參與的“搶鹽風潮”,突然而至。

    [新聞1+1]先搶後退,一“鹽”難盡!

    滴血傳染艾滋

    有部分用戶通過發微博、QQ及短信等形式,稱一夥新疆籍艾滋病感染者在全國部分城市用自己的血滴到食物裏,有人被感染。對此,我們聯合多部門進行了核查,截至目前,未發現有關艾滋病人投毒的案件。

    衛生部緊急辟謠 “滴血食物”傳播艾滋病係謠言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