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制定需要考慮國情和行業因素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6日 04: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9781412430446cf876EE5C4C656B810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核心提示

  近日,媒體爆出生鮮乳國標在關鍵時刻“一夜翻盤”,兩項關鍵性指標修改。這個標準曾被質疑為“倒退20年”。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標準怎麼制訂,究竟誰會起到關鍵性作用?

  衛生部官員表示,國標制訂是相互“妥協”的過程,其底線是保證“安全”。

  針對輿論的質疑,衛生部官員表示,主要問題不是公眾對某一國標的關心,而是對整個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對於食品安全標準制訂過程中不透明等質疑,衛生部表示會採取措施做到公開、公正、透明。

  “如果企業參與就等於綁架,這種話太幼稚了。”11月30日,衛生部一間會議室裏,衛生部監督局食品安全標準處處長張旭東回應乳品標準被企業綁架時説。

  兩天前,《人民日報》報道79歲的西部乳業協會執行副會長魏榮祿,一直在為兩年前的一場會議耿耿於懷:他不知道什麼原因讓協商一致的生鮮乳食品安全國標中的關鍵指標,在最後發佈時發生顛覆性改變。

  報道一齣,立即引來輿論關注。

  而這種對食品安全標準的質疑並非第一次。從2010年6月份開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就屢被質疑“降低”、“企業綁架”和“暗箱操作”。質疑範圍囊括乳品國標、速凍食品標準、食品添加劑標準等多個方面。

  據了解,自“三聚氰胺”事件後,食品安全就遭遇信任危機。

  有衛生部官員表示,目前主要的問題是消費者對新國標缺乏信任。

  對此,衛生部將採取措施,邀請消費者參與國標制訂,並增加公示方法,廣泛徵求社會意見。

  生鮮乳標準“妥協”

  2009年,一場衛生部組織的十幾名專家參與的小範圍討論會上,專家們對生鮮乳食品安全國標中關鍵指標達成一致意見:每克生乳菌落不超過50萬個、每百克生乳蛋白質不低於2.95克。

  就在這份送審稿提交半年後,2010年3月正式發佈的生鮮乳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生鮮乳中這兩項核心數據分別變為“200萬和2.8克”。

  “這是顛覆性的改變。”11月29日,魏榮祿説,這一蛋白質指標,甚至比1986年定的2.95克的標準還要低。

  多位衛生部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專家表示,生鮮乳國標是協調妥協的結果。而農業部在這一標準的制訂上,起到決定性作用。

  12月4日,有參與該國標制訂的專家透露,當時在對乳製品標準進行清理時,對是否制訂生鮮乳安全標準就展開了激烈討論。

  因為食品安全標準規定的是消費者能買到的産品,要保證食用安全。但生鮮乳是原料,不會流通到普通消費者手上(生鮮乳是指剛吸取未經任何處理的奶)。

  不過,農業部堅持認為,食品安全質量標準體系裏面應包括生鮮乳,“這是考慮食品安全標準強制性強,有利於監督。”上述專家説。

  還有內部專家回憶,部與部之間爭論不下,最後必然要有一方妥協。“當時乳製品標準已制定了兩年半時間,如果一方不妥協,整套乳製品標準體系可能就出不來。”

  上述專家稱,最後標準中選用的“2.8”即是農業部提出來的。

  11月30日,張旭東坦言,生鮮乳標準制訂時,他們和農業部討論較多。

  張旭東説,“2.8克”是經過“協商”,“左右衡量”的結果,採納的是農業部門提供的行業基礎數據。

  參與制訂標準的專家説,衛生部這個標準出來後,等於把球踢給了農業部。

  生鮮乳菌落總數和蛋白質含量只關乎質量,而跟食品安全沒關係,選擇“2.8克”的安全低限後,有關部門需重新制訂質量標準。

  比如食品質量需增加分級,特級一級二級等。但食品安全標準是不能分級的,一級和二級必須都是一樣安全。

  

熱詞:

  • 1986年
  • 食品安全法
  • 國家糧食
  • 鮮乳
  •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