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快遞收件量日破100萬 建議社區設立收發室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0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年終歲尾,大量進出京貨物經快遞中轉站分揀後發往全國各地。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出鏡人物:市人大代表、北京物資學院教授 鄒曉美

  一個“神棍節”,把眾多快遞公司搞得“神魂顛倒”。好不容易邁過這個門檻,不少快遞公司又在為下一個“坎兒”撓頭。記者昨天從部分快遞公司獲悉,不少公司都在提前為即將到來的聖誕和元旦做計劃。

  “一個‘雙11’讓快遞企業不堪重負,但接下來還有聖誕和元旦、春節,贈送禮品、網購需求都會越來越大,政府應對快遞企業給予多方支持。”市人大代表、北京物資學院教授鄒曉美在經過調研後提出建議,解決快遞配送人力不足,可以試點社會資源共享,比如讓報刊投遞公司與快遞公司聯手配送,在大型社區和學校建立城市共同配送點等。

  遇配送高峰常24小時清貨

  現狀

  據圓通速遞負責人介紹,“雙11”應該説是今年以來的“最高峰”,12月底,聖誕和元旦將會再迎一個小高峰,網店商家會將這兩個節日“打包”來搞促銷。儘管還有一個月,但人員和車輛配備已開始準備。

  “聖誕、元旦促銷,加上市民的禮品贈送,快遞業務量一般都會增長30%左右,雖不如‘雙11’來得猛烈,但‘兩節聯手’,持續時間會較長。再下來,春節會是今年最後一道“坎兒”,預計業務量相比‘雙11’只增不少。”

  以圓通公司為例,11月11日前後幾天,北京收件量每天達到15萬左右,最高峰21萬,而正常日收件量為12萬。派件量也增加了30%左右,“壓力很大,平常到淩晨兩點,頭天的貨都能全部發出,那幾天是24小時都在清貨”。

  貨物從中轉場發出去了,但到達終端卻因人力不足送不出去。記者採訪部分快遞員發現,派件的“最後100米”難題,在業務量劇增時特別明顯,已經成了影響工作效率的最大原因。

  最後100米“卡”在社區學校

  調查

  “每天早上7點40分到公司,先卸車,忙到8點半左右,開始分件、出倉。”圓通快遞員小巍負責的是一個居民區,每天得往返公司大約五六趟。日常工作中,讓他最為難的是“問題件”太多,送不出去。

  "問題件’就是打客戶電話打不通、打通了人不在,需要送好幾次的快件。”小巍解釋説,送小區快遞一是進小區難,二是工作強度大,“很多小區物業管理嚴格,不讓快遞員隨便出入,我們只能跟客戶先聯絡,經常在小區門口等半小時也見不著客戶”。此外,有的小區沒電梯,快遞員樓上樓下跑,有時還會遇上客戶不在家,“跑兩次,甚至多次才能送到客戶手中的情況經常有。”

  小區物業對於快遞員進門是否能網開一面?記者採訪部分物業公司,但對方都回答得很乾脆:“我們也要保證業主的財産安全,快遞員身份無法核查,如果業主丟失財物,找誰負責?”此外,絕大多數樓宇都裝有門禁,快遞員即使進了小區,進樓往往也頗費週折。

  除了大型社區難送,送學校的件也很難。中通快遞員小王説,學生有時候白天上課,有時候晚上上課,不能像進社區一樣直接把快件送到家門口,只能在學校找個地方等候。有時候碰到客戶沒空,這票快件還得每天給他帶到學校。

  算賬

  本市快遞收件量日破100萬票

  “雙11”的風已經刮過,接下來聖誕和元旦還有一“劫”。“並不是快遞收派量越大,我們就越有錢賺。”有快遞企業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比如日常的收派量在十幾萬票,一旦業務量激增兩三倍後,人員和車輛配備顯然滿足不了需求,這時要麼停止收件,要麼硬撐著上,就得去租用社會車輛,聘請臨時人員,“大多數快遞公司做的淘寶快件又很薄利,在超過正常水平後,基本上就是收一件賠一件。”

  還需要注意的是,“雙11”只是業務量爆增,但人員還處於正常狀態,“哪怕是24小時連軸轉,大家辛苦一下加把勁兒,能把貨發出去,春節期間大部分快遞員都要回家過年,沒人幹活那可怎麼辦?”北京市快遞協會負責人説。

  據圓通速遞通州分公司曹經理介紹,一個快遞員每天收派量加起來150票,就已經到了極限,業務量劇增,人力不足成了最大的問題,因此現在每個快遞公司都常年貼著“招聘快遞員”的廣告,平日裏各公司平均缺口都在15%-20%,高峰期更是沒法統計。

  據統計,目前北京市每日快遞收件量已經突破一百萬票,而且每年在以25%左右的增幅增長。其中,網購快遞量佔55%-60%左右,而企業快遞需求量增速也較快。

  想轍

  尋求社會合作解決派件問題

  記者了解到,部分快遞公司在“雙11”後紛紛“想轍”,尋求社會合作,有快遞公司曾主動聯絡報刊發行公司,嘗試借報刊發行人員來幫助派件,但目前尚處在洽談階段。

  據這家快遞公司介紹,目前設想的是利用報刊發行人員空閒時間幫助派件,為此,他們專門做了調查。“報刊發行公司上班高峰期,是從清晨4點至8點,餘下的時間完全可以幫我們派件。”而下午出來的晚報,報刊發行員集中送報時間從13點到14點30分,從時間上來説,也完全有合作的可能。“我們設想了幾種合作方式,比如專門針對快遞高峰期的短期合作,也可以探討長期合作的可能。”

  建議

  大型社區建城市公共配送點

  市人大代表、北京物資學院教授鄒曉美説,快遞企業遭遇人力資源不足的瓶頸。經她調研,不但多家快遞企業存在招工難的問題,快遞員流失快也很明顯,“沒有固定的休息日,快遞員收入不高,是人員流失快的最主要原因”。

  如何解決快遞“人工荒”?鄒曉美説,“員工本地化”不失為辦法之一,“既需要快遞企業加大資金投入,也需要政府在稅收、場地建設和貨物運輸制度等方面有政策傾斜。”鄒曉美説,比如在運輸方面,像菜車一樣,快遞的廂式貨車不能進城,不少企業只能用麵包車改裝運貨,不但效率低,還時刻面臨著被處罰的風險,無形中增加了企業成本,同時加劇了城市交通擁堵。她建議政府部門,在道路運輸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其次,政府應牽線搭橋,幫企業尋求社會資源共享的途徑。比如讓報刊發行公司與快遞企業聯手,一方面能解決投遞難,另一方面還能增加報刊投遞人員的收入。

  此外,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在大型社區、學校建立城市共同配送點,減輕派送壓力。配送點的功能類似于“收發室”,各快遞公司都把快件送到這個“收發室”,然後由專人負責完成“最後100米”的送件工作,也可以通知客戶自己順便取件。

  民眾希望配送

  “既快又安全”

  追訪

  “一到快遞高峰,快遞就容易出問題,要麼來得慢,要麼就容易出糾紛。”網民倪小姐説,“雙11”時她在網上以優惠的5折價買了一盞檯燈,結果左等右等,兩個星期後檯燈才送到手上。打開箱子一看,碎得“稀裏嘩啦”。“最後跟賣家協商好幾次,才弄明白原來是快遞員太匆忙,貨還沒有裝好,就發出去了。”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遇到由各種節日帶來的快遞高峰,快遞確實容易“亂中出錯”。對於消費者來説,希望快遞“不但要快,還要安全”。對於配建“城市公共配送點”的建議,不少消費者贊同,“經常快遞打電話來,我都不在家,請物業代收還得説半天好話,如果有一個集中配送的點,就可以隨時方便去取。”市民陳女士説。

  但也有市民擔心,集中配送倒是挺方便,物品出現破損該由誰來負責,會不會扯皮?對此,部分快遞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這確實是一個難題,雙方還需要明確責權利,不過業內的規定是,只要送到對方手中包裝完好,就視為物品沒有問題。”

  晨報記者 陳琳

熱詞:

  • 收發室
  • 快遞公司
  • 共同配送
  • 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