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北京數萬建築民工收信難 只因工地無門牌難通郵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9日 08: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天傍晚,復興門內危改區建築工地上打工的江蘇農民工小李剛一收工,沒顧上到食堂吃飯,就趕緊來到工地南門外的小賣部"收包裹"。看到包裹和一同寄來的信件、照片一樣不少,小李掏出10元錢交給店主,作為郵件代收費。

  由於北京大多數建築工地至今無法通郵,數萬名首都建設者為收一封家書、一個包裹費盡週折,甚至還要掏出比郵費高出數倍的"代收費"。

  工地訂報刊留居民家庭地址

  西長安街上的復興門內危改區4—2號項目工地,緊鄰佟麟閣路和北京實驗二小,周圍交通十分便捷。可一説起通郵的便利性,這個幾乎是目前距離市中心最近的在施工地卻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就為這事,中建二局三公司項目黨支部書記張長春沒少費心。為了豐富農民工的業餘生活,項目部特意在工人上下班必經的大門旁設立了宣傳閱報欄,還訂了三份報紙。其中,除了一份中央級媒體可以每天由報社投遞公司按時送到工地項目部,兩份北京本地報紙的投遞地址都是附近的一位居民家裏。

  "工程建設過程中,無法保留原地上建築物拆除前的老地址,所以只能用所在地地塊名稱或編號代替;沒有具體的地址,郵局投遞員就不會把報紙送到。"張長春説,無奈之下,他只好把訂報地址留成附近一位居民的家庭地址,每天中午再利用休息時間去取報紙。

  工地搬家工人先找"收發室"

  在復興門內危改區工地上幹活的農民工最多時達到1300人,項目施工工期長達三年,工人們對於通郵的需求絲毫不亞於管理人員。

  "現在大家都用手機給家裏打電話,寫信不多,但趕上換領身份證、駕照,或是收個包裹,郵局不能送到工地,我們只能讓家裏人花上幾十塊錢發快遞。"來自江蘇金壇的農民工欒愛鎖説,這對於月工資只有2000元左右的農民工來説,是筆不小的開銷。不得已,每到一個新工地,他和工友們都會儘快與周邊的小賣部店主混熟,從中選一家作為收發室。家裏的包裹直接郵寄到收發室所在地址,店主再通知工人領取,並按約定收取10元代收費。張長春回憶,以前公司總部也曾嘗試過義務替農民工代收郵件,但大部分發到西二環中建二局總部的來信和包裹不是沒寫清具體的工程名稱,就是沒寫出施工隊名稱,最後都成了死信。

  無門牌工地陷入通郵真空

  去年4月,北京郵政投遞局與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合作為工地設立臨時郵箱,截至當年9月初,為全市44處地鐵建設工地開通了郵政投遞服務,服務對象達萬人。10號線二期潘家園站是全市最早通郵的工地之一。"可以收發郵件的臨時信箱儼然成了工地裏的一景兒,工人們下班後都會去看看有沒有自己的郵件。"建工集團項目經理路剛説。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僅地鐵施工一類,就有約兩萬名建設者日夜堅守,再加上保障性住房和其他重點工程,奮戰在工程建設一線的來京務工人員得有五六萬人。通郵的需求很大,而工地通郵難的現狀卻遲遲得不到有效改善。

  對此,西長安街郵局工作人員解釋,為一個地址辦理通郵手續,須有公安機關為該地辦理的門牌號作為合法證明。"如果是訂閱報刊,工地還可以借用相鄰建築的門牌號,只要跟郵遞員説明需'轉交'工地的名稱和位置,工地也可能會收到報刊;但公民郵件受到嚴格的法律保護,不能參照報刊或快遞處理。"這位工作人員説。

  記者從公安機關了解到,正式門牌號須等建築工程竣工,並由建設、規劃等部門驗收合格後才能發放。照此規定,建築工地不能辦理正式門牌號,而臨時門牌則是面向臨時建築發放,在建工程屬於永久性建築,因此也無法獲批。本報記者 劉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