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證監會火燒ST公司 “僵屍”殼資源恐臨貶值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5日 08: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對於中國證券市場來説,一大批“僵而不死”的ST類公司浮浮沉沉,守殼有術,並在投機客的炒作當中屢屢上演重組神話,已經成為了A股市場最為病態的一道“風景”;然而,伴隨著退市制度改革在即,借殼上市愈發收緊,這些殼公司的價值正面著貶值的危險。

  醞釀退市制度 殼公司前途堪憂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健全退市機制是監管重點工作,證監會于2010年4月專門成立專題小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改進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總體思路。該負責人強調,必須提高上市公司重組門檻和健全退市責任追究機制,形成有利於風險化解和平穩退市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才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他表示,當前首先要立足解決殼資源炒作成風的問題,提高ST公司重組門檻,使之達到與首發上市基本相同的水平,堅決遏制市場惡炒績差公司的投機行為,同時努力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完善,建立行政與司法的有效銜接。

  稍早之前的8月5日,中國證監會發佈了《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與配套融資相關規定的決定》,要求擬借殼對應的經營實體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最近2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2000萬元。有關負責人進一步解釋稱,上述要求對於借殼上市的監管重點更加突出持續督導效果,借殼上市完成後持續督導期限不少於三個會計年度。

  長期以來,一大批ST類股票在這個市場上浮浮沉沉,在投機客對於重組、借殼預期的炒作當中不斷的上演“不死神話”,在一大堆令人瞠目結舌財務報表數據和走馬觀花般的主業更換中依然在A股市場“巋然屹立”,無疑是對中國證券市場無聲的嘲諷。

  WIN D統計數據顯示,自1999年7月12日瓊民源A因證券置換退市以來,兩市11年來共計有84隻股票退市,其中因連續三年虧損而終止上市 的 股 票 僅 有4 4隻 , 佔 兩 市 整 體 比 例 僅 為1.9%,平均每年不到3隻。相對於目前兩市2304家上市公司的總數而言,這個數量和比例無疑是微不足道,差不多可以算作是“零淘汰”。

熱詞:

  • 殼公司
  • 僵屍
  • 退市標準
  • 證監會
  • 基本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