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校車行業發展不規範的原因主要有:校車市場需求大於校車供給,校車目前經營利潤低、缺少政策傾斜,駕駛人員安全意識薄弱、缺少監管制度。
2007年9月1日起強制實施的校車國家標準中規定,校車要用於運送不少於5名幼兒園、小學、中學等教育機構的學生及照管學生的人員上下學,有統一的顏色和專用標識,每名學生要有一個座位,每個座椅要安裝安全帶。此外,鉸接客車不能作為校車使用,包括座椅椅深、高度以及靠背高度都有明確要求。但是,現實中的校車“達標”者不多。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雷達一直在關注校車問題,他認為,校車安全新標準是個重大成果,應該堅持。
齊探討,共謀商
專業校車前景光明
“目前中國有9000萬名學生需要乘坐校車,專業校車的市場容量將超過100萬輛,每年的更新規模也將達到10萬至15萬輛。”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宇通客車公司董事長湯玉祥在今年兩會上提交了《關於大力推廣使用專用校車的建議》。湯玉祥認為,近年來校車安全問題頻現,“大力推廣使用專用校車是重要的民心工程。”
為逐步解決家長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問題,緩解交通擁堵,北京市今年要開展校車試點,同時將配套出臺《北京市試點區域校車管理暫行辦法》,對校車做具體的規範,校車將實行市場化運作。
據北京市朝陽區教委保衛科謝仲能透露,今年5月朝陽區將開通50輛校車作為試點運行。校車運營模式集市場運作、政府補貼、成本核算於一身,要保證安全、守時、不超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