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天宮神八太空牽手(20111103)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3日 20: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31FAB0D4CD7143b1A7A47C71096DF0C6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11月3日  19:38

    重播:

    CCTV-1

    11月4日  06:10

     

    CCTV-新聞

    11月4日  01:45

     

    CCTV-新聞

    11月4日  05:30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今天淩晨,在距離地球343公里遠的茫茫太空中,“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緊緊相擁。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圓滿成功,意味著中國突破了載人航天三大基礎性技術的最後一項——空間交會對接。中國航天人成功打開了通向空間站時代的大門。

    “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成功

    11月3日1點3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實施首次交會對接。

    那麼這個對接過程是如何完成的呢?

    對接前,“天宮一號”以每秒鐘8公里的速度在距離地球343公里的軌道上飛行,11月2號23點08分,轉入自主控制的“神舟八號”飛船通過4次自主變軌控制,從“天宮一號”後下方52公里處到達正後方5公里停泊點,隨後“神舟八號”飛船推出對接環,進入140米停泊點。在從140米停泊點到30米停泊點的過程中,飛船完成了交會對接機構狀態的最終確認。

    此次對接,在8分鐘內完成了接觸、捕獲、緩衝、校正和拉回五個過程,最終實現了兩個航天器的剛性連接:兩個航天器的各種管道線路,包括液、電、氣全部連通,形成一個完整的組合體,實現了航天器組的1加1等於1。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完全掌握空間自動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在完成此次交會對接之後,“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的組合體將在太空中運行12天。為了反復驗證對接技術,在11月14日,“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將脫分開,並再次進行對接。在完成這一系列的太空牽手之後,“神舟八號”將於11月17日告別“天宮一號”返回地球。

    交會對接技術對中國載人航天發展至關重要

    對於這樣的太空交會對接任務,有人形容就像在太空中穿針引線,要在地面遙控幾百公里以外的一根線去穿過一個以時速2.8萬千米運動著的一個針眼兒,難度可想而知。

    據介紹,整個對接機構無論是機構本身的設計,還是機構本身的動力學特性都極其複雜,我們國家是從9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技術探討,一直到2002年正式進入工程研製。

    交會對接的技術難點很多,比如航天器的時速達2.8萬千米,既同時在繞地高速運行又要調整到同一位置,既要姿態精準又要適應複雜的太空環境等等。它與載人天地往返、出艙活動並稱載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術,人類已經為此進行了半個世紀的摸索。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已經開始嘗試在太空中進行航天器的交會對接,在人類航天史上,並不是每一次的太空交會對接都是一帆風順的。

    最早的一次交會對接事故發生在1966年,當時美國的“雙子星座8號”飛船與目標飛行器“阿金納”剛剛對接,就猛烈地滾動旋轉起來,“雙子星”不得不脫離“阿金納”返回地球,而這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交會對接以失敗告終。

    而就在“天宮一號”與“神州八號”成功交會對接之前,去年7月2日,俄羅斯貨運飛船“進步M-6M”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也因自動對接裝置出現故障,導致失敗。雖然宇航員試圖通過手動操作來完成對接任務,但是依然沒有成功,俄羅斯不得不推遲了交會對接的時間。

    太空交會對接技術複雜,同時存在風險,但對於一個國家的航天事業來説,這是關鍵的門檻

    據介紹,對接機構是人類進入空間活動,建立空間站最基本的技術之一,如果在太空當中要有空間站,勢必要有一個天地運輸往返的系統,把所需要的宇航員和實驗載荷貨物送到太空當中,那麼這個運輸系統要跟太空空間站對接,對接機構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交會對接的主要作用除了為長期運行的空間設施提供人員運輸和物資補給服務外,還有就是在軌組裝大型航天器結構,因為運載火箭不可能將上百噸的空間站一次運到太空軌道,需要分批次把空間站所需連接的各個部分送入預定位置。然後通過交會對接技術把若干個航天器在太空中組合起來。按照計劃,在“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分離後,“天宮一號”還將在太空中飛行兩年,“神舟九號”飛船和“神舟十號”飛船將會與其陸續進行交會對接,其中至少完成一次有人對接。

    中國空間站未來發展 前景廣闊

    據介紹,我國載人航天規劃的最終目標是建立空間站,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分三步走。“神舟”飛船是第一步,“神舟五號”飛船解決了天地往返運輸技術,“神舟六號”解決了多人多天飛行技術,“神舟七號”解決了出艙技術,“神舟八號”突破了交匯對接技術,未來還要突破若干技術,當這些技術都突破以後,就是我國空間站建成的時候。

    在這“三步走”戰略中,突破和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至為關鍵,建造中國的空間站,這不僅是中國航天人的目標,也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自從“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發射以後,很多民間的科學愛好者就自發地組織起來,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太空中“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的一舉一動。

    此次作為對接目標的“天宮一號”是我國第一個低軌道長壽命的航天器,也是我國未來空間站的一個雛形,它將在嚴酷的太空環境中面臨考驗。由於它要留在太空兩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這樣的話就增大了它碰到微流星和空間碎片的可能性,所以必須要採取防護措施,以保證一個厘米以下直徑的碎片,大概以六七千米每秒的速度,不能擊密封艙。

    那麼,我國未來的空間站會是什麼樣子呢?

    據介紹,我國未來的空間站應該是多艙段組成的一個空間站,至少有三個艙段,再加上載人天地往返運輸器,即“神舟飛船”,以及未來還要配備為空間站提供物資補給和實驗設備的運輸飛船,整個加起來有大約上百噸的規模。

    按照計劃,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任務結束後,我國還將陸續發射“天宮二號”以及“天宮三號”,繼續驗證載人空間站各項關鍵技術,最終目標是在2020年左右建造規模較大長期有人照料的中國空間站。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堪稱完美,但任務遠遠沒有結束,會得上,接得住,還要分得開,回得來。為了接下來的精彩,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在完成了無人和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後,我們還要研製和發射空間實驗室,還要在軌建造組成自己的載人空間站,開展大規模的空間應用。而這些,都要在以後的十年左右時間裏完成,可謂時間緊、任務重。在這裡,我們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繼續前行加油!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