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小企業融資難矛盾加劇 資金供給收縮需求擴大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31日 00: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為多方人士所關注,“近幾年來,我國針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尤其是金融危機發生後,國務院又出臺了‘新非公36條’,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但實際上,從整個運行情況來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並沒有因為國際金融危機逐步緩解而得到有效改觀,反而因為企業融資需求不斷加大,‘融資難’的矛盾、銀企之間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加劇了。”在近日舉行的中小企業發展全景調查白皮書發佈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羅仲偉表示。

  對於加劇的原因,羅仲偉認為,一方面對中小企業資金供給在收縮,另外一方面中小企業本身在運行過程中需求在擴大。“鋻於企業對未來中國新一輪經濟增長週期的判斷,中小企業開始在不斷加大投資規模,這就使得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當中,更多的中小企業需要從外部得到資金支持,但是,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其外部融資的正規渠道融資受到的約束卻在加深;再加上今年以來,為了防止通貨膨脹宏觀的銀根緊縮政策也進一步縮窄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

  “根據我們得調查,目前最為最突出的因素有三個,一個就是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比較狹窄。第二銀行組織體系、産品供給不適配,和中小企業的需求對不上。第三個就是中小企業自身融資能力以及資金運用情況並不好。自身基礎管理工作做不好,當然跟金融機構在對接的時候有很多的問題。”羅仲偉説。

  中小企業在正規渠道無法融資的情況下,部分小企業不得不轉過來向非正規渠道進行融資。羅仲偉説,根據調查,目前大量中小企業實際上使用資金首先考慮的是親朋好友之間,特別在江浙地區很明顯,其次才是銀行,然後是社會融資。

  “但問題在於,非正規渠道融資是不受監管的,本身風險很高。這些問題其實中小企業是知道的,但為了生存卻不得不選擇這條路。就像製造業,大家都知道製造業利潤薄,浙江的中小企業仍然主要是以勞動密集型,低成本為競爭作為主要武器,這就很難去支撐這種高成本的融資。但是,他們又希望能夠通過這種非正規的融資渠道,能夠緩解融資難題。”

  那麼,究竟要如何解決資金的配置,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中的中小企業呢?

  羅仲偉認為,目前國家整個金融體系並不適合於服務中小企業。但對於中小企業而言,一方面應該樹立增強自身誠信意識,建立和不斷鞏固面向市場的誠信基礎,在不斷提升支撐經營管理水平、完善和加強戰略、財務、運營、質量、風險等基礎上主動提高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的能力。

  另一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也要進一步提服務水平,針對中小企業進一步研究創新融資服務産品。“當然,前提可能是對整個中國金融體系和金融體制進行改革。不過,作為金融機構本身還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金融機構要對中小企業客戶進行細分,研究各類中小企業客戶特點、經營規律和風險特徵,通過加強和中小企業合作,為符合條件的誠信企業提供量身定制信貸産品,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支付的抵押評估,登記等等交易費用。”本報記者 童芬芬

熱詞:

  • 中小企業融資難
  • 資金供給
  • 資金流向
  • 中小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