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正式啟動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5日 17: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嚴冰)今天從國家林業局獲悉: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于2011年10月正式啟動。此次調查計劃用兩年半時間,對我國野外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狀況,分佈區經濟社會狀況和圈養大熊貓種群現狀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調查。調查範圍涉及四川、陜西和甘肅3省16個地(市、州)53個縣(市、區),野外調查面積超過320萬公頃。

  此次調查主要任務包括,查清第三次調查以來大熊貓種群數量和分佈狀況,建立和更新全國、省級大熊貓種群數據庫,建立部分大熊貓的遺傳學檔案;掌握大熊貓棲息地的狀況與分佈區經濟社會狀況,評價大熊貓棲息地質量與功能,分析大熊貓及棲息地所面臨的主要威脅;評估大熊貓及棲息地的保護管理能力,檢驗第三次調查以來大熊貓保護工作的成效;掌握大熊貓圈養種群的飼養繁殖、譜係現狀等情況,建立和完善圈養種群數據庫;建立比較完善的大熊貓調查體系,形成一套科學、系統的大熊貓調查方法體系;分別在國家、省、地縣等不同層次上,培養和建立一支技術過硬、手段先進、專業齊全的大熊貓調查、保護和管理隊伍;提高大熊貓分佈區內政府和居民的保護意識,提出今後加強大熊貓保護管理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本次調查總體上延續第三次大熊貓調查採用的方法,但在調查內容上有所拓展,調查精度上有所提升,調查手段上有所改進。首先,在調查內容方面,採用了“非損傷性遺傳學數量調查法”,首次在大範圍內採集大熊貓DNA信息,全面了解我國野生大熊貓種群的性比結構,建立野生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信息數據庫;了解 “汶川地震”受損區域野生大熊貓種群的動態變化及其特點;調查六大山系大熊貓棲息地的群落結構和組成,確定分佈格局,評估質量狀況,首次在大尺度下對單一物種的棲息地從數量到質量做深入、細緻的分析和評估。其次,在調查精度和深度方面,各項調查指標盡可能定量化,調查數據記錄精確值,相關信息均落到具體的圖上,採用高分辨率的SPOT影像數據,棲息地植被分類細化到群係組水平。第三,在調查的技術手段方面,充分吸收了國內外在大熊貓和野生動物調查、監測、保護方面的最新技術發展,除了首次在大範圍內採用DNA技術識別大熊貓野外種群個體,還引入了PDA技術、遙感輔助調查等先進的調查手段,採用目前野生動物棲息地評估領域最成熟的模型進行棲息地評估。

  據了解,國家林業局高度重視大熊貓資源定期調查工作,分別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先後開展了三次全國大熊貓調查,初步摸清了大熊貓的家底和保護情況,為強化大熊貓保護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珍惜孑遺動物,有“國寶”和“活化石”之稱,是全球自然保護的旗艦物種,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關注的熱點。歷史上,大熊貓曾廣泛分佈于我國和東南亞的部分地區,氣候和環境變遷,人類活動干擾等,致使大熊貓的分佈範圍銳減,種群數量下降。目前,大熊貓僅分佈于我國四川西部、陜西西南部和甘肅南部的部分山地。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顯示,我國野生大熊貓分佈于岷山、邛崍、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和秦嶺六大山系,行政區域包括川、陜、甘3省的45個縣(市、區),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1596隻,棲息地總面積2304991公頃。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大熊貓保護工作,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採取劃建自然保護區,開展野外巡護、救護、監測和科學研究,建立和發展大熊貓圈養種群等措施,使大熊貓瀕危狀況得到有效緩解。截至2010年底,全國已建立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64處,總面積近320萬公頃;建立起以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為龍頭,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陜西秦嶺大熊貓繁育基地和北京動物園為主體的大熊貓遷地保護體系,圈養種群數量達312隻,基本實現了自我維持的發展目標,為開展野化放歸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