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溫州企業困境反映實業之困 市場進入仍不平等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4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曾經,溫州人因其聰明勤奮、全民辦廠經商而被關注。近年來,他們更多的與炒樓、放高利貸聯絡在一起。專家認為,之所以有一些溫州企業家熱衷於投機炒作和高利貸,是對給定環境和政策的理性反應。做實業利潤微薄,備嘗艱辛,投機炒作一本萬利。這背後反映出民營企業長期以來的發展困境。

  溫州企業遇到的困局不是個例,更應被看做是中國民營經濟未來發展將共同面對的大問題,同時也説明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很多制度性、政策性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特別是那些限制和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制度和政策,更需要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而國家也需對當前的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和其它政策作出相應調整。

  蛻變

  緣于對給定環境的理性反應

  改革開放初期乃至數年之前,溫州人的興趣都在辦廠經商這些“實業”上,他們憑藉對市場的敏感以及堅韌不拔的勤奮精神,從模倣開始扎紮實實做實業,成就了“溫州模式”。短短幾年間,溫州人把打火機、燈具、眼鏡、製鞋這四個産品利潤率都談不上高的産業,做成了溫州的支柱産業。此次被媒體曝光的因不堪忍受高利貸跑路到美國,剛剛回國的胡福林就曾經被稱為“眼鏡大王”。然而,近幾年來溫州人更多的是與放高利貸、炒煤、炒樓這些投機炒作聯絡在一起。甚至有人説,許多地方的高房價就是被溫州人炒起來的。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溫州的一些企業家不再熱衷經商辦實業,而是一窩蜂地去放高利貸炒樓、搞投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不是溫州企業家突然之間變得不理性了,他們像所有普通人一樣,都會在給定的條件下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方案。今天之所以有一些溫州企業家熱衷於投機炒作和高利貸,是對給定環境和政策的理性反應。對於那些老老實實做實業的溫州企業家來説,他們要面對人民幣不斷升值、原材料漲價、成本上升、工人加薪和用工荒等諸多困難,一年下來掙不到多少錢。相比之下,拿錢炒房子,買煤礦,甚至放高利貸,來錢就快多了。

  據報道,一些做實業的溫州企業年利潤達到百分之十已經非常可觀,而放高利貸或者炒樓輕易就可達到百分之二三十乃至四五十。有一位溫州老闆做實體經濟,一千來人的廠拼死拼活幹,一年利潤剛剛百萬,可他夫人在上海買了十套房,八年後獲利三千萬。

  困境

  既有典型性也有普遍性

  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的多位專家認為,今年民營企業遭遇貸款難、融資貴的問題不僅是溫州一地的現象,在全國其它地方也非常普遍。溫州的情況雖然有一定的特殊性、典型性,但同時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它折射出了當前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國際經濟形勢不穩的大背景下,廣大中小民營企業真實的生存現狀。

  據全國工商聯的調查,90%的中小企業沒有得到貸款,浙江有80%的小企業完全依賴於民間信貸,深圳有70%的企業有融資困難。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在浙江調研時發現,當前部分地區民間金融呈現高利貸化。金融二元結構導致利率的雙軌制,即官方利率低,民間利率趨高。國有企業和政府在體制內融資,其貸款利率是非常低的,當前正規體系的貸款利率7%左右。但是民營中小企業只能依靠民間信貸,利率非常高。浙江民間借貸利率最高達到180%,武漢、南京等地最高為120%,而中小企業利潤率最好的也只有3%。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認為,民營企業發展還面臨高稅負和高行政成本的問題“政府各部門的收稅太多,社保的費率太高,這些導致一些企業支撐不住。而且,一些政府部門對企業的審批、年檢特別多,行政上的干擾,吃拿卡要,導致民企隱形費用大大增加。”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長劉迎秋則指出,除了融資不便,民營企業發展中社會性的歧視,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就業安排支持力度不足等問題也顯得越來越突出。

  劉迎秋表示,中小企業是社會穩定之基,創業創新之源。我國75%的就業靠中小企業,90%的新增就業靠中小企業,全社會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新産品開發也是靠中小企業。但是,相對於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一直以來就處於一種極端的困難境地。既沒有資金支持,又沒有市場的需求支持,再加上近幾年受工人工資上漲和原材料價格上升等不利因素影響,民營企業遇到與以前完全不同的困難,所以其發展相對而言始終處於弱勢狀態。

  周天勇強調,如果今天民營企業面對這些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任憑這種情況繼續惡化下去,會對民營企業本身和國家發展造成三方面不利影響。首先,導致製造業過度轉移,在尚未完全實現工業化的時候過早形成空心化;其次,就業困難,失業率上升,農民工大規模返鄉現象再現,甚至有可能在今年末、明年初就會出現農民工大量返鄉;最後,中小企業倒閉越多,失業人口越多,進一步拉大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反思

  問題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

  專家們認為,溫州企業遇到的困局不是個例,更應被看做是中國民營經濟未來發展將共同面對的大問題,同時也説明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很多制度性、政策性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特別是需要對那些限制和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制度和政策進行更深刻的反思。

  李義平就表示,發展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平等進入”原則長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平等競爭是市場經濟的真諦,只有平等進入才有公平競爭。然而時至今日,雖然出臺了兩個“非公經濟36條”,但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現在的問題是落實,而落實兩個“36條”中負有責任的一些部門恰恰是既得利益者。中央政府必須強力推進兩個“36條”的落實才能切實保證民營企業發展。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根本上來説,導致民營企業生存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基本經濟制度出現了問題,沒有與時俱進。基本經濟制度中規定,我國是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如果將以公有制為主體,變為以公有制為主導,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政府諸多文件報告中都提出要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但因為涉及到利益集團,這些都無法落到實處。所以現在更重要的是把政策落到實處。要實現這一點,首先要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做好利益調整,政企分開。

  李義平也認為,這種不公平還體現在對國有經濟有意無意的偏袒上。國有經濟可以廉價地使用大量資源,包含資本資源和自然資源。有的國有企業可以從銀行便宜地獲得貸款,然後再往外放貸,當“二銀行”。

  劉迎秋表示,現在社會上所説的“國進民退”雖然並非是國家的戰略安排,但是國家政策導向確實容易讓人産生這樣一種感覺,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4萬億刺激經濟增長計劃出臺後,大量資金流向國有企業和房地産領域,尤其是在2009年央企、國企大範圍在各地拿地,許多“地王”後面大都有央企和國企的影子。而與此同時,廣大中小民營企業因其擔保能力一般比較弱、信用記錄可能不完整等先天不足,融資方面所能給的平臺機制不健全,獲得的信貸支持很欠缺。

  應對

  政府今後需要有所行動

  專家們認為,中小企業如何謀得融資,政策、環境、金融等如何發力,已經不是單一的問題,也不是溫州等個別地區的問題。可以説,溫州這方面問題解決好了,對其他地方民營企業發展肯定有借鑒意義。

  李義平表示,今後各級政府應該在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營造鼓勵創新的氛圍上下工夫。中國企業至今原創性極少,溫州企業是靠模倣起家。政府應該切實保護知識産權,保護企業的創新利益,激勵創新,在政策設計上有利於人們紮根實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劉迎秋認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國家應該尊重民營企業的貢獻。國家可以通過制定優惠的財政、稅收政策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扶持力度。短期內給予中小企業稅收優惠,切實減輕中小企業稅負,鼓勵創新,扶持創業,緩解中小企業因為吸納勞動力而帶來的成本壓力和負擔。要把地下錢莊地上化,黑市交易白市化,非法交易合法化,把過高的利率下降到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平均市場水平。

  周天勇也建議,除了要減少中小企業稅務負擔外,政府需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從監管者轉向服務者,進一步減少、簡化行政審批,堅決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費,治理亂罰款、亂評比、亂收費等。

  李義平認為,對於廣大民營企業自身來講,應當抱有一顆平常心,紮根于實業。實業是一國經濟真實的基礎。日本、德國、韓國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都在於此,因為他們都擁有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光靠炒作是既不利於經濟健康發展,也不利於自身發展壯大的。

  保育鈞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強調:“目前大民營企業還是比較好過的,它們應該借助這次機會,對中小企業加快兼併重組,在一些行業、産業實現一次大洗牌。

責任編輯:祝新宇

熱詞:

  • 實業
  • 溫州模式
  • 溫州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