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 老年消費市場仍顯冷清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4日 16: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太原10月4日電(記者劉翔霄 魏飚)重陽節到來之際,記者走訪發現,面對洶湧而來的老齡化浪潮,我國老年消費市場仍顯冷清。專家建議,應多方發力培育和規範“銀發市場”,滿足日漸旺盛的老年需求。

  重陽節前探市場 供需對接現“梗阻”

  步入“老齡化”社會後的中國,老年群體消費潛力巨大,記者走訪卻發現,老年人需求與市場服務對接過程中卻遭遇了“梗阻”。

  “逛了不少商店發現,顏色、款式讓我們中意的很少。”田玉珍老人説,國慶假期她專程從外地來到省城太原選購衣服,但一天下來還是沒挑到合適的款式。

  在太原柳巷、開化寺等繁華地段商場,記者看到年輕人的各種品牌服飾隨處可見,但很難找到專營老年服裝的商店。有的商場偶見老年服裝,也被擠在了不顯眼的角落。

  不光是服裝,老年旅遊、意外傷害保險、養老機構等多個“銀發”産業也都面臨尷尬。

  山西省民政廳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山西省共有各類養老機構1075所,而平均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卻只有13.7張。太原市一家開辦較早的“久久養老院”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養老院入住率不到50%,基本處於維持狀態。

  與低入住率的困惑一樣,多數養老機構還在為買保險難而犯愁:保費過高,養老機構或老人支付不起(或不願支付);保費過低,保險公司因利潤少甚至虧本而不願開展這筆業務

  至於老年旅遊,山西某旅遊公司一位業內人士則坦言:“老年人群佔出行人群的比例已經佔到60%以上,蛋糕看上去挺大,卻屬於雞肋領域。”他説,受收入、觀念等影響,老年人選擇旅遊産品多以經濟適用為主,老年團比普通團的盈利率要少30%以上。

  三重因素制約“銀發産業”投資

  記者走訪發現,受高風險、低回報和專業從業人員短缺三大因素影響,很多投資者雖有涉足“銀發産業”的想法,但真正敢做、做得好者卻屈指可數。

  山西近年來推進大範圍煤炭資源整合,大批煤炭企業及民營資本的選擇成為焦點。但記者近來走訪山西煤焦産業較為集中的汾陽、臨汾、呂梁等地了解到,從煤焦領域“轉戰而出”的經營者中,尚且無人投資養老領域。

  “經濟賬不划算。”山西老年用品連鎖機構“福壽和”總經理劉旭斌説,養老産業利潤太低,風險太高,煤老闆一算這個賬,絕對不會考慮投資養老領域。

  “護理員是養老院的最大缺口。”太原市比家美托老院總經理楊玉龍説,姐弟倆開辦托老院12年來,所有護理員全部只能從農村找。“我們到護校去招過,孩子們不願意來。即使來了,看到老人拉屎拉尿,她們適應不了這個環境,最後只好走掉。”

  一些民辦養老機構經營者説,包括他們自己在內,護理技能也是靠自己摸索,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即使政府有免費培訓計劃,他們仍擔心養老院護工年齡普遍偏大,文化基礎低,培訓起來也困難。

  山西省老齡委副主任續愛峰説,在多數投資者眼裏,養老機構都是個“燙山芋”:老人像小孩,卻比小孩更難伺候;發展養老機構不僅格外辛苦,還容易出事。

  “"能養小,不養老"是很多投資者的心態。而意外風險解決機制的缺失,加劇了民資對進入養老産業的心理抗拒。”她説。

  政府介入引導産業發展

  記者從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我國已經進入老齡人口快速增長、慣性發展階段。但與龐大的社會需求形成反差的是,我國養老産業的供給仍存在較大缺口。

  據老齡部門統計,在上海等發達地區,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60歲的老人;在山西等中西部省份,老齡人口也已經佔到總人口的12%左右;我國老年人口的比例和總量還在不斷上升,預計2015年將達到2億人。

  在老齡化加劇的同時,養老産業卻並未與之形成“鏈結”。據此前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等部門對蘇滬等13個省市調查表明,我國老齡産業雖已涉及養老服務、醫療保健、旅遊、教育、房地産等領域,但多數為中小規模企業,實力不強,沒有形成産業鏈,相關行業與大投資者遠未進入。

  “老年人需求大量增長,必須有産業做支撐。但我國養老産業發育並未成熟,仍處於邊際不明顯、政策不配套、不明確的初級階段。”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副會長孫志鑫説。

  太原市老齡辦主任韓永興認為,我國老齡化現狀與日本等發達國家不同,屬於“未富先老”,必須從國家戰略規劃的高度及早部署應對,預先著手人才、資金等相應儲備,才能從容應對“空巢老人”比例上升、獨生子女贍養壓力增大等老齡化危機,培育養老産業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副所長韓東娥説,以養老服務為例,需要政府對養老機構的審批、土地房屋給予優惠。在高校、職校中設置相關專業,加強對專業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依據國情,借鑒工會部門“職工大病互助”的方式,強制性規定購買老人意外傷害保險。

  除了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産品外,提高養老保障水平也十分必要。山西省老年學會秘書長段貴明認為,完善老年人基本醫療保險,尤其完善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醫療,讓老年人無後顧之憂,老年市場才會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還要對損害老年人權益的行為嚴加監管。

  民間投資者則呼籲,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能夠幫助解決融資、用地等實際困難,加大對老齡工作的扶持力度,出臺便於操作的政策措施。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老年旅遊
  • 老年人群
  • 老年市場
  • 養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