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養老市場爆發性增長 保險公司加緊“跑馬圈地”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4日 10: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0月4日電(記者郭宇靖、賴臻、岳瑞芳)重陽節即將到來,在面臨全球經濟動蕩、高通脹壓力的局面下,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都越來越關注養老保險産品。面對我國越來越多的老齡人口,保險公司正全面佈局養老市場。專家指出,“活得長、生得少、養得難”已成為我國老齡社會特點,保險公司的全面佈局或可緩解老齡化所面臨的社會壓力。

  老齡形勢“刻不容緩” 保險公司借勢銷售

  “再幹幾年就要退休了,我也不想增加孩子的負擔”。五十多歲的吳女士對記者表示,未來兒女負擔很重,兩個獨生子女要養四個老人。為了將來生活能有個保障,她準備趁著國慶長假時間認真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養老保險。

  像吳女士一樣的人還有很多,太平洋保險公司的電話銷售人員對記者説,最近諮詢養老保險的人很多,他們也因此新推出了一款新産品,賣的特別好。

  在未來十至二十年時間裏,我國第一批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將逐步進入老年期。隨著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到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從2011年到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由1.78億增加到2.21億,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萬;老年人口比重將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遞增0.54個百分點。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教授指出,2015年我國將出現勞動人口下降,老齡人口加速上升的現象。他預計,在2035年將出現不足2個納稅人供養1個養老金領取者的局面,出現這個局面的時間被稱為老齡社會的“危機時點”。

  以現有的養老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來看,我國養老保障體制情況不容樂觀。老齡化,給我國保險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高通脹下養老産品漸成主導

  一位從事保險行業多年的業內人士説,各大保險公司此前都有養老型産品,但一直以來並未成為公司的重點主推對象,而此前更多只關注于子女的教育金和成人的重大疾病保障。

  自2010年底,在保險公司陸續誕生的新品中,養老型産品漸漸成為主導,較之前的養老産品比對,新推出的養老型産品更加適應當前大眾的需求。

  目前新推出的養老産品,主要鎖定具有購買力的中産階級為目標人群。很多産品起步為1.2萬元,可存10年,按約定從55、60、65歲開始領取,按逐年遞增方式領取。在購買的人群當中,為父母諮詢的更多還是停留在重大疾病和醫療報銷的産品上。

  據介紹,目前保險産品較之前而言,更傾向於産品收益性。在高通脹環境下,物價越來越高,老百姓關心保障的同時,更關心錢的增值問題。因此在保險公司目前的産品設計上均帶分紅。純投資型、交費週期短的産品也同時受到追捧。

  專家認為,我國老齡化過程目前有三個特點。第一,來勢兇猛。根據聯合國標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7%即為“老齡化社會”,發達國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時間完成上述轉化,而中國只用了27年,並且在今後一個很長時期內都將保持著高速遞增。我國已進入老齡化速度最快國家之列。

  第二、未富先老。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指出,中國目前“未富先老”“未備先老”較嚴重。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經濟基礎、養老保障制度和養老服務體系都還比較薄弱。據了解,大多數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時人均國民生産總值(GDP)已達20000美元以上,而我國人均國民生産總值(GDP)只約為3600美元。

  第三、背景複雜。我國仍處於經濟轉型中。各類民生問題集中爆發、家庭結構脆弱、抗壓能力差等各種矛盾錯綜複雜,發展與穩定並重使得風險與危機並存。

  “活得長、生得少、養得難”造就老齡社會 保險業或可緩解壓力

  某保險公司有關人士指出,從保險公司角度出發看,全面佈局養老市場,是抓住市場動向且順應社會變化的表現。

  專家指出,由於老齡化的形成,造就了養老市場的發展,而老齡化的形成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後,物質文明前所未有的發展。人們疾病的減少,醫療技術的提高,使得壽命延長;

  第二,與以前相比,由於婦女地位的提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與社會地位的提高,在就業、生活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有更多的女性選擇了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加速了老齡化社會的到來。

  第三,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社會分工發生變化,性別差異逐漸縮小,家庭結構發生變化:活得長,生得少,養得難。

  其實,就老百姓而言,最關心的還是國家的社保問題。很多老百姓也已逐步認識到社會保障應是國家基本的養老、醫療保障,是“保”而不是“包”。此外,我國社保仍涉及如空賬問題、貶值問題及經濟風險和人均預期壽命變化等,不確定因素所帶來的社保養老金的變化。

  這一系列問題迫使老百姓不得不考慮自己將來的老年生活問題。為了給心中的顧慮找個依靠,也為了將來能過上和現在同等生活水平的生活,這就需要購買一定的商業養老型保險來補充將來社保的不足。

  專家指出,保險業在參與基本社會保障服務、投資管理養老醫療機構等方面,發揮功能作用的空間將越來越大。因此,保險公司參與投資,可以充分發揮保險業的社會管理功能,緩解老齡化所面臨的社會壓力,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