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基本上沒走彎路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6日 05: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核心閱讀:我國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空間交會對接任務計劃即將實施。率先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隨後發射神舟八號無人飛船進行交會對接。從飛船載人上天到建立空間實驗室乃至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目標的不同階段。目前,我們已完成第一步,正邁出第二步。

  從"神舟"到"天宮",從飛船到空間實驗室,戚發軔院士向您講述中國載人航天的縱深跨越。

  搞載人航天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會永遠躺在搖籃裏

  記者:中國為什麼要搞載人航天?

  戚發軔:中國航天領域主要分三個部分,就是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

  當年我們第一顆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時,正是蘇美兩國搞載人航天競賽,競爭很激烈。在我國具備進入太空能力之後,當時也考慮要搞載人航天。1971年4月中央同意搞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叫714工程。那時候的飛船名字叫"曙光一號"。但確實面臨許多技術難題,我們久攻不下。

  原因在於,我們的科技水平、工業水平和財力物力都達不到要求。因此當時周恩來總理就講,我們不跟蘇美兩個大國搞載人航天比賽,我們先把地球上的事情搞好,就是搞應用衛星,它能夠解決天氣預報、通信等老百姓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於是在1975年,714工程下馬。現在看起來,這正是中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走了一條正確的航天發展道路。我當時也從搞飛船的隊伍中轉到搞通信衛星的隊伍中。

  記者:在1992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又重新起步了?

  戚發軔:到1986年,中國已發射不少衛星,同時國家經濟狀況也有發展,而世界高新技術發展很快。當時,王淦昌、王大珩、楊嘉墀、陳芳允4位老科學家聯名提出發展高技術建議,説整個世界發展形勢很快,我們中國也具備一定條件,要著手搞新的技術。

  我現在還記得其中有四句話:第一,誰能夠準確判斷當前的發展動向,誰就能在競爭當中佔優勢;第二,高新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第三,要想取得成果,是要花時間花力氣的;第四,只有通過這樣大的工程,才能凝聚人才,鍛鍊人才。鄧小平同志看到這封信,就批示要立即執行不得延緩,要搞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也就是863計劃。載人航天工程就是其中一個大的項目。

  從那時起成立載人航天項目專家組,論證了5年多,最後得出結論:中國是一個大國,根據世界發展的動向,一定要得搞載人,而且要馬上搞,馬上做準備,否則的話我們就跟不上了。並且還論證決定搞載人航天從飛船起步,要搞飛船要做什麼準備。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決定搞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空間實驗室階段。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先發射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補加技術和再生式生保技術,最終建成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空間站階段。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記者:很多人會問,載人航天的意義和效用到底在哪?

  戚發軔:為什麼要搞載人航天,我想引用三句話。第一句話是100多年前的一位俄羅斯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説的:"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會永遠躺在搖籃裏。它在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首先小心翼翼地穿過大氣層,最終要征服整個太陽系。"這句話代表了科學家的預見。

  第二句是在神舟六號發射成功後的人民大會堂慶功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講的,"無垠的太空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探索太空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我覺得這句話也很深刻,體現了中國人對航天的認識,太空的資源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在人類探索太空的事業中要有自己的貢獻。

  第三句話是美國前總統小布什曾經講的,"在新世紀,誰能夠有效地利用太空的資源,誰就能獲得額外的財富和安全。"

  我想這三句話,比較完整地説明了中國搞載人航天的意義。在載人航天這個領域,我們確實不能落後。

  記者:無人航天和載人航天最大的區別在哪?有人説,載人航天帶給中國航天最寶貴的財富是促進了航天産品質量質的提升?

  戚發軔:要把人送入太空,技術上的複雜就不去説了。關鍵是,載人航天人命關天,安全性和可靠性成為最重要的一個理念。搞載人航天必須把安全和質量放第一位。

  一般來講,航天産品可靠性0.97。比如火箭發射100發,允許3次失敗。載人航天因為有人,必須保證人的安全,就提出安全性指標為0.997,也就是千分之三的失敗率。兩個合在一起,故障率就是三十萬分之一。也就是每天發一次,30年都不能出事。

  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要把所有可靠性措施都用上。比如搞飛船,要做到第一次故障出現時能正常運行,出現第二次故障時航天員能安全返回,為此必須要有故障對策。因此,火箭從起飛到把飛船送到預定軌道,就有8種故障救生模式,不同高度都有。在任何情況下,也要讓人安全回來。在飛船入軌之後制定了180多種故障對策,在70多萬條計算機程序中,30%是應付正常飛行,70%是用來應付故障,可見工作量之大。

  載人和不載人不一樣就在這裡。為了保證人的安全,所有能想的都想了。載人航天確實為航天事業創造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高水平。

  中國的航天事業穩步發展前進,基本上沒有走彎路

  記者:中國載人航天為何選擇飛船的技術路線,而不是類似美國的航天飛機?

  戚發軔:當時中國要搞自己的載人航天,不能再等。那個時候,航天飛機很熱門,是當代先進技術的集成。但是中國不具備搞航天飛機的條件。航天飛機確實技術先進,但投入很大,技術難關很多,不符合中國當時的財力和人才所具備的經驗。

  航天飛機設計理念是要重復使用,應該是一個很經濟的運載工具,不僅把人送上去,還可以把衛星帶上去,替代運載火箭。但從工程上來説,這種想法還是很難實現。現在來看,美國通過100多次航天發射發現,投效比不像設想的那麼好。航天飛機回來之後,光是一萬多片防熱瓦都要撬下來換掉,重新貼過。這筆經費比研製一個一次性運載火箭還要貴。更為嚴重的是,航天飛機安全性很差,5架航天飛機損毀了2架,100多次發射失敗2次,犧牲了14名航天員。現在航天飛機退出了航天歷史舞臺,美國以後要搞的也是大型飛船。

  就我們自己而言,當年大部分人希望搞航天飛機。當時有五個方案,四個是大小不同的航天飛機方案,只有一個是飛船方案。但最後經過論證,還是決定從飛船起步。由於經過863計劃的準備,建造飛船已經有了一些技術儲備,並突破了一些技術關鍵。

  記者:上馬載人航天工程在1992年屬於水到渠成?

  戚發軔:我前面提到的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方針,這個方針來自於群眾智慧,也是當年中央領導集體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做出的重要決斷。

  1957年蘇聯第一顆衛星上天,1958年我們也打算搞人造衛星,但實際上那時候連導彈都沒搞出來,更不用提運載火箭。所以當時鄧小平同志説,我們現在沒有能力搞,我們不搞衛星,集中能力搞兩彈(導彈、原子彈)。直到1970年,我們打成功第一顆衛星,中間隔了12年。這個12年期間,我們把兩彈搞得很成功。載人航天工程從"714"變成"921",等了21年,這中間我們的衛星事業發展得很好,才水到渠成地有了載人航天工程的上馬。

  可以説中國的航天事業穩步發展前進,基本上沒有走彎路。是根據我們國家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載人飛船往返天地順利完成整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為後續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等建設積累了經驗

  記者:作為神舟系列飛船的總設計師,有著怎樣的風險和壓力?

  戚發軔:載人航天是個大工程,有七大系統,飛船系統是其中之一,其他還有航天員、應用、火箭、發射場、測控和著陸場系統。相對而言,飛船技術難度可能是最高的。對我個人來講,確確實實有壓力。

  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要立項,需要找一個飛船的總設計師。當時我們雖然已有返回式衛星,但飛船還是要從無到有幹起來。找到我,我並不願意。一個原因是我那時候59歲,再過一年就退休了。感覺一輩子失敗不少,成功也不少,似乎不必去冒那個險。第二個原因是確實感覺風險太大。我也去過俄羅斯航天發射場,航天員上去,總設計師是要簽字的。我想到那麼一天,我敢簽那個字嗎?但是我們這一代的人一輩子從來沒有自己選擇過,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願。雖然自己不情願,最後還是服從需要,當了神舟飛船的總設計師,之後又兼任了總指揮。

  上世紀90年代前後,社會上流行個説法: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當時航天系統一些年青技術人員都"流失"了。搞飛船的隊伍是五六十歲的老同志,加上沒走的年輕人。幾個老頭加幾個小夥,這個隊伍能不能幹成這個任務,讓人心裏打鼓。而且我們以前基礎建設往往跟不上型號研製。搞飛船,需要大的真空模擬器、大的振動臺、大的電容實驗室,這些試驗設備不僅在中國是最大的,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最後是袁家軍等一些年輕人,除了主要精力搞飛船外,頂住壓力很快建成了這些大型的地面空間設施。奮鬥7年,神舟一號飛船打成了,我們自己有了信心,領導也刮目相看。

  記者:神舟系列飛船成功的經驗,為載人航天工程後續任務積累了什麼樣的經驗?

  戚發軔:應該説,不僅僅是飛船系統本身的成功,而是整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順利完成,為後續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等建設積累了經驗。

  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就是要把航天員送上天,並安全回到預定的地方。經過7年的努力,1999年把神舟一號送上去,而且回到預定的地方,基本技術算是突破了,但是沒上人。上人是要絕對保證安全,所以通過四艘神舟無人飛船,不僅解決了關鍵技術,而且解決了可靠性和安全性問題。對我所在的飛船系統而言,積累了一定的數據和一定的經驗,建立了一套制度,培養了一支隊伍。我想載人航天工程的其他系統也是如此。

  談到經驗,具體到飛船系統,就是建立了神舟文化:祖國利益至上的政治文化、勇攀科技高峰的創新文化、"零缺陷、零故障、零疑點"的質量文化、同舟共濟的團隊文化。

  交會對接建立空間站主要突破四項關鍵技術,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將完成太空牽手任務

  記者:中國空間站建設之前,需要解決哪些關鍵技術問題?

  戚發軔: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是為第三步建立空間站做技術準備,其中主要突破四項關鍵技術。

  第一項就是出艙技術,這個已經由神舟七號完成。還有三個技術就得通過空間實驗室完成,就是交會對接、補加技術和再生式生命保障技術。四個技術關鍵中,交會對接規模最大,技術複雜,風險多,大家也都很關注。

  這四個關鍵技術解決了,我們才能發射空間站, 才能實現向空間站補充人員、物資,航天員才能出艙去維修保養。

  當然,發射空間站要求有大的運載火箭,我們現在正在研製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到2014年左右能夠上天,能夠把20噸的空間站核心艙送上太空。

  記者:天宮一號的任務就是參與交會對接?

  戚發軔:空間交會對接要有兩個航天器:一個是目標飛行器,一個是跟蹤器。首次交會對接,天宮一號是目標飛行器,神舟八號無人飛船就是跟蹤器。交會對接,也要完成四個過程。一是交會,要跟得上、對得準,只有跟上對準了,才有可能對接;二是對接,兩個航天器通過對接機構對上,連在一起並且完全密封;三是變成組合體在天上運行,需要實現由一個控制另外一個的技術;四是航天員能從飛船進到目標飛行器,再回到跟蹤器並返回地面。

  記者:從飛船到空間實驗室,對載人航天而言,也是一種跨越?

  戚發軔:在中國航天領域,載人航天三步走穩步前進,從載人飛船到空間實驗室的發展,也具有里程碑意義,也是一個決定性的跨越。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飛船階段還是空間實驗室階段,都牽引了載人航天工程自身以及其他學科科學技術的發展。比如有了空間站才有了大運載火箭,假如以後載人到月球,大運載火箭還不夠,還要搞重型運載火箭。10噸不夠,20噸也不夠,得100噸,這就牽引了運載火箭的發展。而大運載火箭又牽引發動機、材料等技術的發展。

  包括前面提到的載人與無人的區別。機器人永遠代替不了人的智慧,像保障交會對接順利進行的最後備用一招還是要靠人手動控制。有人進入太空就要可靠,就帶動了整個工程科技和航天産品在安全質量上的提升。

  記者:空間站是載人航天必然的發展路徑嗎?

  戚發軔: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我都認為空間站是載人航天發展的必經之路。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搞的國際空間站,剛剛建成,就宣佈要延長壽命。因為空間站確實是為科學家們創造了科學實驗的獨特平臺。

  我覺得重點不在於要不要建空間站,而是在空間站建成後,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基礎前沿的科學項目,利用太空的優越條件有所突破,比如像丁肇中聯合各國科學家利用國際空間站研究暗物質。未來我們空間站建成,也需要尋找好的大的科學項目,為人類認識世界、獲得新的發現做貢獻。

  航天事業未來三種精神和人才團隊的新鮮血液

  記者:您認為在發展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中,最寶貴的經驗是什麼?

  戚發軔:三種精神是不能不説的,就是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核心是自力更生,在那個歷史條件下,我們感到中國搞高新技術,不能靠外國,也不能完全靠引進。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只有變成自己的東西才能發展。

  兩彈一星的核心是愛國。那些大科學家如果不愛自己的國家,沒有愛國帶來的對事業的動力和信念,怎麼能衝破各種阻撓回到祖國,又怎麼能在國家各個歷史時期不計各種境遷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愛國不是抽象的。愛國就要愛事業,愛國不愛航天,那不是空的嗎?愛航天就要愛五院(戚發軔所在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愛五院就愛這個崗位。"愛"字很重要,愛國,愛事業,愛集體,愛崗位,有愛才有動力,有愛才有奉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我想源頭也在一個"愛"字。

  有了愛,很多老科學家不僅自己做得很好,還很關心年輕人,在業務上無私傳授,毫無保留。神舟六號成功之後,我陪領導到錢學森先生家中彙報情況,錢老看我滿頭白髮,就問起了孫家棟(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王永志(首任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你們三個誰大?他們都好嗎?"我們都是他的學生,我們都老了,他還關心我們。像錢老、任新民這些大科學家們,永遠是我們的榜樣。

  記者:有人説,國外看中國航天覺得很"敬畏",不是因為如今的成就,而是因為中國的這一批航天人既年輕又富有經驗,您怎麼看待這個觀點?

  戚發軔:上世紀60年代美國發射阿波羅飛船時,當時美國航天局的科研人員平均年齡大概是28歲,年輕有活力。去年的數據是42歲,他們自己也感覺到老化了。俄羅斯平均年齡比美國還大。

  我們確實在平均年齡上佔點優勢。比如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系統團隊裏,平均年齡31歲,而且這些年輕人起碼經過了3到5年的工程實踐鍛鍊,但是神舟八號和空間實驗室的總設計師、總指揮都是從1992年就開始和我一起幹,十幾年酸甜苦辣都嘗過,看似是年輕的總師,但經驗豐富。中國航天發展,靠的就是優秀的年輕人。而且目前這支年輕的隊伍,可以説是年輕又富有實踐經驗的隊伍。這對我們今後的航天事業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

  記者:未來不斷將會有年輕血液補充到這支隊伍中,怎樣讓年輕人成長得又快又紮實?

  戚發軔:第一是實踐,現在的年輕人都有較高的學歷,有較踏實的理論基礎,他們缺乏的是實踐鍛鍊。自己要勇於實踐,組織上要給他創造鍛鍊的機會,這是最主要的。記得有不少發展中國家的技術人員到中國來學習研製衛星,他們都是從西方國家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的,但都沒有接觸過衛星,只有到中國後才接觸到衛星。中國有這麼好的條件才能培養出這麼多的年輕的設計師。中國要不搞載人航天,我也不能成為飛船的總設計師。

  第二是積累,就是要在自己的崗位上踏踏實實的幹幾年,甚至是十幾年才能成才。要耐得住寂寞,因為在航天領域一項工程都要有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比如東方紅一號衛星1958年上馬,中間停頓,1965年再開始,1970年才發射成功。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1975年立項,1984年才發射成功,用了9年。神舟飛船1992年立項,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飛船上天,用了7年;2003年,神舟五號才把航天員送上了天,用了11年。如果幹了2年、3年就等不及了,就不可能有大工程的成功,個人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全面的骨幹人才。

  我祝願中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祝青年人快速成長!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神舟系列飛船
  • 神舟
  • 空間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