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出版社社長:朱鎔基講話實錄的實錄程度100%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4日 07: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讀者在書店購買《朱鎔基講話實錄》。資料圖片

  專訪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

  《朱鎔基講話實錄》:任由歷史評説

  9月8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朱鎔基講話實錄》公開發行,引起關注。《人民日報》整版篇幅高調全方位評介此書,有媒體稱為“卸任國家領導人出書,高層政治決策透明化”,“朱鎔基熱:深入改革的殷殷期望”。

  該書的作者,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低調依舊,不簽售,不題字,不接受採訪。

  兩年前,2009年9月2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鎔基答記者問》一書公開發行,也是反響強烈,本報曾為此專訪出版該書的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指出《〈朱鎔基答記者問〉》沒“內幕”。

  本報再訪黃書元,請他講述“講話實錄”的背後故事。

  出版動力:只是要記錄歷史

  新京報:人民出版社曾在2009年出版了《朱鎔基答記者問》,今年又集中推出了四卷本的《朱鎔基講話實錄》,背後的動力是什麼?

  黃書元:作為黨和國家一家重要的出版機構,出版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著作,是人民出版社的職責之一。之前,幾代領導人的著作都在我們這兒出版過。

  朱鎔基2003年卸任以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就開始着手收集資料,想把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給整理出來。從那時起,8年時間內收集起來的東西有1500萬字。我們聯合成立的編輯組認為,朱鎔基留下了很豐富的財富,他的人格魅力獨具一格,他的語言表達引人入勝,可以在出版上有所創新。於是,先在2009年出版了《朱鎔基答記者問》這本書。結果,反響非常熱烈,到今天大概已經發行130萬冊。

  新京報:這個數量在今天的出版界還是相當驚人的。

  黃書元:這種出版上的成功,讓編輯組意識到,當初的判斷是正確的,就決定圍繞朱鎔基的講話再編一套書。應該説,朱鎔基的講話跟之前一些領導人的風格確實不一樣,那幾位都是文選,就是文章的選集。

  新京報:你怎麼看朱鎔基的講話風格?

  黃書元:朱鎔基講話有一個鮮明的特點,比如説開會給他準備講話稿,他往往不讀,脫稿另談,而正是因為講話都是即興講出來的,很大程度上也是直抒胸臆。這樣一來,講話的內容必然更有吸引力。

  新京報:有一些讀者猜測,這個時候出版,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考慮?

  黃書元:沒有任何特殊意圖,也沒有任何特殊目的,這都是水到渠成。因為八年前就開始蒐集資料,然後整理、編輯、出版,正好到今天這個時候了。出版是根據編輯的進度,不存在選擇時機的問題。朱鎔基的講話都是八年前卸任之前的,他卸任以後(對時局)沒有説一句話,所以出版“實錄”不是想面對今天的現實才要出這個書,只是要記錄歷史,記錄他曾經講過的話、做過的事。

  真實程度:實錄程度為100%

  新京報:一般領導人出書,多冠以“文選”“文集”。近10年以來,卸任領導人出書一直在升溫,出現了一種新變化,就是題材多樣,包括回憶錄、散文、隨筆、日記等,具有很強的個人色彩。之前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鎔基答記者問》曾被認為是一種“創舉”,此次為何冠以“講話實錄”?

  黃書元:應該講,“講話實錄”也是一個創舉,為什麼起名“講話實錄”呢?就是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不能有任何增加,更不能有任何篡改。我們編輯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不增加,不改動,只刪減。朱鎔基本人有這個要求,就是按照講話錄音,怎麼講的就怎麼記,保留口語化,這樣讀起來更加親切,更加平實,也更加好懂。

  新京報:刪減的取捨標準是什麼?是因為話題敏感,還是其他因素?

  黃書元:總理的講話會有什麼敏感?客觀地説,無論誰的作品都不可能全部收下來,特別是講話,更不可能把那麼多東西都收到這幾本書裏面,必須有所取捨。一方面,有些重復或相近的講話,肯定只選擇最典型的一個;另一方面,比如他到一個單位的視察講話,前面會有一段客氣話,後面還會有一段結束語,這些就直接掐頭去尾掉了,只留中間的核心部分。

  新京報:編輯中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黃書元:比如,在編輯的過程中,一個關於雙匯火腿腸的事情。當時朱鎔基有一個講話談到應該支持雙匯集團,而今年雙匯火腿腸因質量問題出了事,究竟要不要把這個講話收到書裏面,後來編輯組的同志請示時,回復説,“我講的時候,是十幾年前,當時情況還是不錯的,所以讓大家支持,出事是今天出事了,為什麼要改它呢,沒有必要”。

  新京報:據説四卷本的實錄中,絕大部分是第一次公開出版,而且全部的文稿都經過了朱鎔基的審定。“講話實錄”之“實”,程度有多大?

  黃書元:文稿經朱鎔基審閱了兩遍,個別篇章可能更多。他要求就是對讀者負責,對歷史負責。沒有一句是修改過的,實錄程度我敢保證是100%。朱鎔基也喜歡講真話,他説我當時講話時面對那麼多人,肯定有人做記錄,有的人可能還有錄音,現在幫我改了,可能是出於好心,但是拿出去人家一對照,覺得你不是真話,不是實話,所以你就得保持原汁原味,真實再現。

  新京報:書中還編選了一些書信和照片,這些屬於相對私人化的東西,有什麼考慮嗎?

  黃書元:當時有一個想法,就是要能夠讓讀者從側面了解朱鎔基這個人,適當編選也有助於輔助閱讀。其實我覺得這些內容的比例還是很少,只是帶有點綴的性質。

  稿費去向:所有稿費全捐

  新京報:據我所知,現在的出版大多采取版稅支付方式,比如一般是8%,暢銷書是10%,乃至更多。之前出版國家領導人的文集,相比一般作者稿費標準怎樣?

  黃書元:之前,我們也不是直接跟黨和國家領導人本人打交道談稿費,所以他們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都沒有直接從我們這兒領取稿酬。

  新京報:以《朱鎔基答記者問》和《朱鎔基講話實錄》為例,按照出版社的規定,稿費標準會高於一般的作者吧?

  黃書元:其實並不比一般作者的標準高多少。具體標準,要等到社委會開會商量來確定。

  新京報:你剛才説《朱鎔基答記者問》發行了130萬冊,這本書定價為59元,即使按照一般作者的標準,稿酬也相當可觀了。

  黃書元:是,這樣計算的話,全部稿酬會有幾百萬。

  新京報:之前曾有不少領導人把出版稿費都捐了出來,這套書的稿費呢?

  黃書元:《朱鎔基答記者問》出版之前,朱鎔基曾明確表態,不管稿費多少,自己不拿一分錢,全部捐出去。不過,由於圖書還在發行中,具體的稿費還沒有全部統計出來。但到今天為止,他沒有在我們這兒拿一分錢,稿費還在我們的賬上。

  將來如果要捐,我們會徵求朱鎔基的意見,按照他的要求辦。比如説捐給誰,助學還是慈善,這個要由他本人來定,他目前也沒有想好,等他想好將來一併捐出去。

  出版信心:任由歷史評説

  新京報:實錄中,朱鎔基的不少講話,語言都讓人深受觸動,比如“如果本屆政府都是‘好好先生’,我們就對不起人民”,“如果不去關心人民的疾苦,我當什麼總理”。相比而言,現在一些地方官員時常出現“雷語”、公文抄襲等官場不良風氣。有人認為“講話實錄”對這種風氣會起到正面影響。你怎麼看?

  黃書元:我認為這個影響肯定是有的,因為官員“雷語”往往都是不切實際的,公文抄襲更是令人厭惡。特別是有些官員,他們真應該看看朱鎔基是如何講話的。作為一個大國總理,他的學識,他的經歷,他的修養,造就了他個人語言的獨特性,這個可能一般人也學不了。但是,他這種做人、做事、做官以及講話的這些風格,將來肯定會影響一大批人。我這幾天就聽到有官員説,他在把這本書當成教材一樣讀,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會想總理是怎麼處理的,我在這個位置上應該怎麼處理。

  新京報:9月13日,《人民日報》以整版篇幅,刊文對朱鎔基講話中屢屢提及的23個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詞”,逐一加以描述。並且書中也多次提到“住房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發展公共交通”等焦點問題。從目前的讀者反饋看,大多認為是對“深入改革的殷殷期望”?

  黃書元:我認為是這樣,首先要看到,朱鎔基卸任以後,沒對我們的時局、政治經濟改革等説過一句話,無論在哪都沒説過,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沒有説過一句話。第二,這本書所談的內容,完全是八年前、十年前乃至十幾年前的事,不是今天的事。第三,這本書沒有一句是因為當前的局勢做了修改。

  讀者從中讀出“改革”的期望,也很正常,因為歷史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不僅是今天,若干年以後也會這樣,不同時間段讀者都可能會從歷史中得出同樣的判斷。因為朱鎔基他只是要把歷史原原本本留下來,留給讀者,我不忌諱我當時的話是對還是錯,是也非也,任由歷史去評説,不要我來説。

  新京報:有論者認為,“領導人的個人性著作,是中國改革的心靈史。”你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黃書元:可以説,在當時他們執政期間,作為國家重大事件的決策者和參與者,這個可以算是心靈史,但是不僅僅局限於改革。對於朱鎔基來講,心靈史也可以説,都是他的真話,都是當時的真實想法的表達,但不僅僅是改革一方面。

  新京報:系列圖書的出版發行,出現了所謂的“朱鎔基熱”,你怎麼看待?

  黃書元:一是他的人格魅力受人尊敬,二是他的語言風格引人關注,三是在朱鎔基所處的時代,改革就是主旋律,那個時期也確實出臺了很多針對現實問題的改革舉措,而他又處於這樣一個關鍵的位置,所以他給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改革者的形象。但是他作為一個大國總理,要做的不僅僅是改革,內政外交很多事情都要處理,比如WTO談判,要建立市場經濟的框架,不是“改革”兩個字就可以概括的。民眾把他和改革聯絡在一起,也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民眾對一些現實問題的改革訴求。

  本報時事訪談員 高明勇

責任編輯:郭思宇

熱詞:

  • 朱鎔基
  • 實錄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