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經濟形勢專家:努力實現抑制通脹和穩定增長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6日 0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呈現三個明顯特點:一是經濟增長繼續保持平穩較快態勢。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9.6%,增速雖然有所下降,但仍屬快速範圍,符合以抑制通脹為主要目標的宏觀調控要求。二是三大需求均衡拉動。1—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産投資和出口均處於平穩較快增長狀態,特別是消費需求持續旺盛,民間投資增速逐月加快並明顯快於國有單位投資,説明自主增長機制的作用正在增強。三是通貨膨脹壓力尚未緩解。1—7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5%,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1%,價格逐月攀升趨勢仍未改變。綜合判斷,當前我國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未來幾個月,應堅持宏觀調控政策取向不變,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既努力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

  繼續穩定物價總水平

  保持經濟社會穩定發展,關鍵在於穩定物價。物價關係千家萬戶,物價上漲意味著廣大居民的貨幣財富蒸發。從執政為民的要求出發,必然要把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去年下半年以來出現的物價上漲,具有明顯的結構性、成本推動性和輸入性特點。在今年上半年的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中,食品價格上漲佔整個漲價因素的60%以上,城鎮住房價格上漲佔20%多。而食品、住房價格上漲,從本質上説又是供給不足造成的。應針對這些情況,採取有力措施。

  在食品類商品中,糧食供給和價格是穩定的,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的是肉類和蔬菜,其中僅豬肉價格上漲就拉動價格總水平上升1.37個百分點,佔上半年消費價格上漲因素的25.4%。為什麼豬肉價格上漲這麼猛?原因在於一年以前的價格過低,而價格低的原因又在於此前的兩三年價格過高。每三四年波動一次,豬肉價格漲落表現出典型的週期性特點。解決這個長期困擾我們的老大難問題,出路只有兩個:一是通過生産者與銷售商簽訂長期供貨合同,實現按市場需求均衡生産;二是發展規模化養豬場,這是實現按合同要求的數量和質量科學安排生産的前提條件。儘管這樣做有一定難度,但國內外經驗表明,舍此沒有更好的辦法。抑制蔬菜價格上漲,關鍵在於實施“菜園子”工程。上世紀90年代中期,為了抑制通脹,實行了“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各個城市都建設了一大批菜地。十幾年過去了,昔日的菜地有許多建起了樓房。現在大中城市蔬菜供給的60%—70%依靠外地長途運輸,造成大量損耗,消耗大量能源,推高了菜價。城市蔬菜自給率保持在6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因此,應把“菜籃子”工程延伸為“菜園子”工程,實行市長負責制。這是降低城市蔬菜價格的根本出路。

  穩定城鎮住房價格,關鍵在於增加普通住宅建設的土地供應,同時確保保障性住房按計劃開工、竣工。必鬚根本改變地方政府為追求高額土地出讓金收入而推高房價的機制,強化地方政府在穩定房價方面的責任。應當看到,住房是商品,但又是具有一定公共産品性質的商品。必須把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現住有所居作為發展房地産業的根本目標。要吸取日本房地産泡沫破滅的教訓,把穩定城鎮住房價格作為穩定經濟的重要舉措,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穩定城鎮住房價格的各項政策。只要政府採取有效措施,把房價穩定在合理水平是可以做到的。有的城市已經成功地把房價收入比控制在6:1左右,即一套普通住宅的售價相當於居民戶均年收入的6倍左右,就是一個充分證明。

  發揮財政、貨幣政策促進結構調整的作用

  為了在經濟結構調整上取得突破,實現抑制通脹和穩定增長雙重目標,必須綜合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正確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財政投資應用作誘導性資金,通過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獎勵創新、扶持創業就業、資本金注入等措施,把包括銀行信貸在內的社會資金引導到結構調整所需要的方向上來。貨幣政策應在保持穩健的同時實行有松有緊的差異化政策,特別是對增加食品、住房中短缺品種的供給應積極給予信貸支持。把財政資金運用到對銀行信貸等社會資金投向的引導上,就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形成結構調整的巨大合力。同時,把社會資金吸引到需要大量投資的地方,有利於消化銀行過剩的流動性,減輕通脹壓力。

  當前,應注重把社會資金吸引到以下方面。

  資本市場。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滯後,企業資金來源主要靠銀行貸款。發達國家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比例一般為7:3,而我國目前是3:7,發展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的潛力巨大。應抓緊完善規範透明的資本市場,發展各類基金等合格機構投資者,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選企業、價值發現和財富分配功能,儘快把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戰略性新興産業。以自主創新帶動産業升級,關鍵是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應通過優先提供貸款、優先發行企業債券和在股票市場上市等措施,鼓勵資金向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骨幹企業集聚,以儘快形成新的投資熱點和經濟增長點。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後,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亟待投入大量資金加快建設。應積極推廣特許經營權等行之有效的辦法,把社會資金吸引到這些領域。比如,城市軌道交通和立體停車場建設社會需求巨大,應允許企業投資建設和自主經營。應鼓勵發展民辦學校、民辦醫院、民辦託兒所、民辦養老院,以滿足社會多層次的需求。

  第三産業。第三産業發展滯後,已經嚴重制約第一、二産業的發展,制約就業規模的擴大。第三産業發展滯後的原因在於稅負過重。根據測算,第三産業實行的營業稅比第二産業的增值稅稅負一般重1/3。應加快生産性服務業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試點,並儘快推廣。同時,提高個體戶營業稅的起徵點,為服務業發展和群眾性創業活動提供良好環境。

  農業現代化。目前,加快農業現代化面臨著難得機遇:一是社會資金充裕,亟待尋找投資出路;二是農業勞動力轉移有出路,許多地方存在招工難問題;三是市場對優質綠色農産品需求旺盛,投資生産高品質農産品能獲得可觀收益。要創造一種新的機制,吸引社會資金投資于農業現代化建設。應鼓勵創建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業公司等新型農業投資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轉讓,把更多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轉移到二、三産業;通過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提高農業勞動生産率和土地産出率,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通過擴大海外投資把部分外匯儲備變為物質儲備

  我國外匯儲備較多,且仍不斷增加,加上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外資涌入,迫使央行大量投放基礎貨幣,加大了通脹壓力。美聯儲連續兩次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借助美元貶值向國外轉移危機負擔,導致全球性通貨膨脹,使我國大宗進口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帶來了輸入性通脹。美元貶值導致我國外匯儲備縮水,威脅著我國外匯資産的安全。通過擴大海外投資,把一部分外匯儲備轉變為能源資源等物質儲備,是規避外匯貶值風險的必要途徑。而且,擴大海外投資可以取得多重效益:一是通過獲取更多的海外能源資源的勘探權、開發權,打破我國經濟長遠發展所面臨的能源資源瓶頸約束;二是通過到海外發展加工貿易,轉移國內過剩的製造能力,創造出口需求,帶動零部件、原材料和勞務出口;三是通過國際並購,利用國外企業的科技資源和營銷網絡,迅速提高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經營能力;四是通過擴大人民幣對海外直接投資,擴大人民幣在海外的流通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由於我國企業缺乏海外投資經驗,為了規避投資風險,每一個海外投資項目都必須經過充分論證,請有資質的諮詢公司進行風險評估,或與國外有經驗的企業聯合投資,建立投資風險責任制。有條件的應與投資對象國的政府或企業建立風險共擔機制,以盡可能減少投資失誤。駐外使領館應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務。

  擴大海外投資,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調動商業銀行開展外匯貸款的積極性。現行由商業銀行從央行外匯市場購匯的辦法,等於把匯率風險全部推給商業銀行,影響商業銀行的積極性。如果允許商業銀行以人民幣為質押,央行把等量外匯轉存于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把外匯貸給用匯企業,商業銀行和用匯企業均借外匯、還外匯,就能把商業銀行開展外匯貸款業務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調動起商業銀行的積極性,把部分外匯儲備用好用活就是可能的。

  在調整經濟結構上取得更大進展

  當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從深層次看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即長期以來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過度依賴第二産業帶動、過度依賴物質資源消耗,城鄉發展差距拉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未來5年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實現抑制通脹和穩定增長雙重目標,必須按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在調整經濟結構上取得更大進展。

  大力調整需求結構,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為此,必須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使新增部分向中低收入者傾斜,重點是增加農民收入。應擴大公共服務消費,儘快改變教育、醫療、幼兒園、養老院、城市交通、環境保護等供給不足的局面。力爭經過5年的努力,使居民消費率有一個大幅度提高。

  努力優化生産要素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增加技術研發投入,建立國有企業技術進步激勵機制,發揮國有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骨幹&&作用。落實中央關於鼓勵技術創新的一系列政策,積極實施人才戰略。改革教育體制,重點培養創新型人才和職業技術人才。強化企業經營管理,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營層相互協調、相互制衡的科學治理結構。

  此外,在産業結構上,加快第三産業發展,形成一、二、三産業協調發展的局面;在城鄉結構上,建立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儘快改變城鄉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在區域結構上,鼓勵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作者為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穩定房價
  • 通脹壓力
  • 經濟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