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網友議微時代如何提升領導力 應有包容罵聲雅量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9日 08: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版從9月6日起推出的系列報道《“官話”為何用上“網絡體”》《政務微博當戒“粉絲崇拜”》《“微時代”考驗幹部“微素養”》引發關注,讀者與網友來信參與討論。

  別借微博搞“奉承”

  現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很多領導都實名或匿名開通了微博。筆者某日上微博,看見有人轉發了一條微博,博文作者的名字居然是本單位一大領導,得“關注”一下。該領導説:他剛剛開微博。

  過了一日再去關注,只見那位領導的微博粉絲量猛漲,幾條短短博文引來眾多評論,評論文風都是些大道理。領導粉絲每日遞增,有幾個人顯得很“冒尖”,對領導的每條博文都幾乎寫滿140字的長篇評論,盡情展現其思想、理論和文字之水平,這和他們平時在自己微博裏的文風貌似迥異啊!腦子裏突然冒出4個字,“爭奇鬥艷”。莫非是他們覺得找到了一條天上掉下來的通天之道,想以此引起注意而“一飛升天”?

  又過幾日,領導在微博裏説,因一些原因將無法再上微博了。之後,再去觀摩那些粉絲的微博,似又恢復了往日文風。

  微博拉近了人的距離,打通了官民、幹群溝通的渠道。希望大家都珍惜這條道路,更多地向上級、向領導反映現實真切的問題,投機鑽營、爭求上位可不行,千萬雙眼睛都看著呢。(上海讀者 金真)

  追求“粉絲”圖什麼

  有個別地區評選“最牛”政府微博、“最牛”官員微博,以“點擊率”、“粉絲數量”等來衡量。如此追求“粉絲數量”圖的啥?圖所謂的“政績”和“時髦”。在這兒提個醒兒:無論是黨政機關還是官員,要搞清楚務實與點擊率孰輕孰重,別被“點擊率”和“粉絲”刷暈了頭腦。

  政務微博應體現公開為先,越是公開透明,越容易贏得信任;體現服務宗旨,微博裏有民生,排憂解難是職責;體現群眾路線,不可忽視草根智慧,應放下身段,拜民眾為師;體現良性互動,善於傾聽草根聲音,儘管有罵聲,但應有包容的雅量。 

  社會管理創新不可忽視“虛擬社會”,作為政府組織和官員,開微博可以直接了解民情民意,應把它作為社會管理創新的手段。不必刻意追求粉絲數量,只要能幫助公眾解決問題,受到公眾的信任,自然而然粉絲數就會增多。(網友 熊傳東)

  “給力”微博靠制度

  網絡連接現實,網民源自公民。要激發政務微博活力,政府“給力”是關鍵,制度保障是核心。

  首先要拆除掉政府與網民溝通的“隔離墻”。應培訓幹部了解並學會使用微博等新興媒體手段,提升媒介素養,打破網絡與現實的屏障,將走近民眾作為前提、將轉變作風作為關鍵、將改變政風作為目的,疏堵結合應對網絡輿情,及時解決處理好網民的疑問、需求和困難。

  其次要搭建起現實與網絡互動的“直通橋”。創新政務微博管理機制,明確任務、規範標準,配強工作力量和管理隊伍,堅持眼睛“向下看”,把政務微博編織到最基層去,真真切切地關心關注群眾的酸甜苦辣與喜樂憂思,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真正使政務微博具有強盛的生命力。(四川讀者 文國雲)

責任編輯:陳琰

熱詞:

  • 微博
  • 媒介素養
  • 粉絲
  • 領導力
  • 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