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廣州規定2015年居委會直選比例達到50%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4日 04: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州全面推進街道社區服務管理改革創新意見提出

  《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街道、社區服務管理改革創新的意見》日前印發,摘要如下:

  街道要建“一隊三中心”

  ●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廣州特色的新型社區服務管理體系,把社區建設成為政府社會管理和居民自治的平臺、居民日常生活的依託、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成為解決群眾困難和問題的民生“第一線”、市民享受生活的“幸福港灣”。

  ●在不改變街道現有機構編制、領導職數和人員身份的情況下,建立街道政務服務中心、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和街道綜合執法隊(“一隊三中心”),充分整合街道內設機構和政府各部門(包括垂直管理部門)設在街道機構的工作資源和力量,履行街道賦予的職責,並負責各部門進駐、委託事項辦理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和指導服務,對進駐窗口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培訓和日常考核。

  ●原則上區(縣級市)直接面向居民群眾的相關職能和事權,要下沉至街道。市、區(縣級市)職能部門下達到街道的任務和要求,應連同權限、人員、經費等一併下放。

  ●到2015年,社區居民委員會直選比例達到50%。採取“一居一站”模式規範建立社區服務站,有效承接社區居委會依法協助政府履行的相關職責和委託事項,協助社區居委會發展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降低社會組織準入門檻

  ●完善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制度規定,規範購買服務的項目範圍、工作程序、操作方式及質量標準。健全考核評估和檢查監督機制,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績效評估。

  ●堅持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並重,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降低準入門檻,簡化登記手續,實行工商經濟類、公益慈善類、社會服務類等社會組織直接申請登記制和社區社會組織街道備案制。

  ●推動就業、社保、文化、體育、衛生、人口計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資源下沉,面向全體社區居民提供普惠型基本公共服務,面向困難群體提供救助型基本公共服務。

  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

  ●在街道、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到2015年,基本形成統一規範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和“首診在基層”的服務模式,實現社區每萬名居民有2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優先發展社區養老服務,到2015年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不少於30張。

  ●健全社工使用選拔機制,完善社工激勵保障機制。到2015年,全市實現每萬人中有5名社工。

  ●建立健全以社區為平臺的民意訴求和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將公共決策社會公示制度、公眾聽證制度和專家諮詢制度引入社區,擴大基層群眾參與程度。

  流動人員居住“一證通”

  ●完善對流動人員服務管理。依託居住“一證通”制度,逐步實現就業、子女入學、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蓋。

  ●加強信息網絡規範化建設,推動不同層級服務中心、服務管理機構和部門之間實現網絡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逐步形成一站(政務服務中心)、一網(四級信息網絡)、一台(社區服務管理信息平臺)、一庫(社區服務管理共享數據庫)、一頁(市民網頁)、一卡(社會保障卡)為核心的統一協同、高效快捷的服務體系,為社區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加強和完善社區信息網絡管理。

  ●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不斷提升信息化基礎設施水平,大力推進“光纖到戶”和“三網”融合,開展“智慧社區”、“數字家庭”建設應用。

  ●完善街道、社區服務設施。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五個一”工程建設,2012年前,每個街道建立一個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一個文化活動中心、一個體育休閒公園、一個衛生服務中心、一個視頻監控系統。

責任編輯:劉禛

熱詞:

  • 直選
  • 人口計生
  • 數字家庭
  • 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