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雷人雷語引爭議 中國新聞發言人遭遇"七年之癢"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2日 10: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發佈會結束後,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被記者包圍。資料圖片

    ●無可奉告型

  ●大包大攬型

  ●照本宣科型

  ●自我辯護型

  ●報喜不報憂型

  ●惱羞成怒型

  ●感情錯位型

  發言人、主持人、時評人,這是當下三種特殊的群體。無論是正面和負面的社會意見,無論宏大或細微的新聞事件,無論甜酸苦辣的生活話題,都會聽到他們的聲音。發言人、主持人、時評人不僅是新聞事件的旁觀者、點評者,更是參與者,他們的學識、素養、口才乃至説話的方式,會成為一段時間的新聞事件。從小處説,他們代表着公眾判斷、民心民意;從大處説,他們代表着政府的文化立場、國家的文化形象。 ——編者

  這些天故宮博物院的新聞發言人馮乃恩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手機更是從早到晚響個不停,都是要求採訪的電話和短信,網絡上的各種評論也讓他寢食難安。

  不管你信不信,最近一個時期在公眾中流行的兩句口頭禪“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這是一個奇蹟”居然都來自於中國最早培訓的號稱“黃埔一期”的資深發言人、鐵道部的新聞發言人王勇平。

  “應該説在當時的輿論氛圍下,一個新聞發言人能夠不回避,能夠坦然面對記者前所未有的逼問,沒有怒髮沖冠離席而去,已經相當不錯了。然而由於缺乏媒體的從業經驗和傳播素養,也犯了一個資深發言人不該犯的低級錯誤,沒有體現發言人在媒體和公眾之間的橋梁作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史安斌,算得上王勇平的老師,作為2003年國務院新聞辦主辦的“全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的主講教授,對於新聞發言人在中國的困境,他心知肚明,王勇平絕不是個例,正是目前中國發言人現狀的集中體現。

  從整體上看,我國的政府新聞發佈制度基本建立起來了,去年我國僅中央和省級政府新聞會就達到1700多場,這在世界上也屬罕見。與過去相比,我們的新聞發言人整體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從中國的媒體變局來看,要走的路顯然還很長。

  1. 新聞發言人為什麼總引發爭議?

  他們的一言一行經常成為報紙的頭條,但他們也時常會捲入輿論的漩渦,遭來廣泛的質疑;他們是信息的傳播者,卻也是信息的過濾器。他們有時是消防員救火隊,有時卻是適得其反火上澆油。職業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然而他們卻總犯一些低級錯誤。這就是中國的新聞發言人。

  有好事者將中國的發言人進行了簡單的歸類。

  無可奉告型:雖然是部門或企業的發言人,但往往一問三不知。對政策對狀況都不清楚。本來新聞發言人突破了以往官員“訓誡”式的角色定位,通過與記者進行平等對話,能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效果,但事與願違,很多新聞發言人面對記者的提問都是三緘其口,口頭禪都是“無可奉告”。2010年4月,重慶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表示,如果新聞發言人説“無可奉告”,將追究責任。

  大包大攬型:在中國的體制下,新聞發言人知道的東西有限,並非事事清楚,有的發言人錯誤地認為,出了什麼事情自己的任務就是去堵槍眼,去轉移視線,去替人受過,大包大攬,什麼責任都自己扛,有着“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精神。但事實上,“犧牲小我”並不能“成就大我”,而往往是一損俱損。有辨識力和媒介素養的公眾,可以區分發言人個人的失誤與其所代表的團體的“口徑”。

  照本宣科型:事先準備好臺詞,不分場合不分對象照本宣科。比如前不久央視連線抗洪前線,面對主持人關於決口有多大、群眾轉移情況的詢問,江西防總辦副主任平其俊充耳不聞,先後介紹了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江西省防總副總指揮的重要指示。其間主持人兩次打斷、再三詢問,平其俊依舊對着事先準備好的稿件大念特念,可謂以不變應萬變。

  自我辯護型:譬如前段時間鬧得轟轟烈烈的霸王洗髮水的“二惡烷”事件,發言人一直強調二惡烷是整個行業都存在的現象,並非“霸王”獨有。而實際上公眾所關心的只是對消費者構成何種危害,他們並不關心行業裏的種種“潛規則”。“霸王”的這種表態,忽視了對消費者權益的考慮,只是一味地撇清干系,難怪會一波不平一波又起。

  報喜不報憂型:這是大多數單位的習慣做法。碰到自己需要宣傳的好事就大書特書,而記者一問起負面新聞就面露難色,推三阻四,冷若冰霜,甚至視媒體為大敵,抱怨記者嗅覺敏銳,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惱羞成怒型:當一名記者問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某省政協主席怎麼看待官員財産公示制度時,這位委員先是説:“很遺憾,我對這個問題沒有研究。”在記者的追問下,他竟反問記者:“為什麼不公佈老百姓的財産?那些企業老闆的利潤為什麼不向工人公佈?”類似這樣的惱羞成怒如“你是哪個單位的”、“你在替誰説話”,我們也經常聽到。

  感情錯位型:有的新聞發言人本末倒置,不以人為本,在重大傷亡現場不首先發佈人員的傷亡,而是誇誇其談救援人員的英勇行為。還有的發言人面對火災、礦難等重大事故時,喜形於色,大談由於領導重視措施得利,局面已得到基本控制,沒有表現出起碼的悲天憫人。

  總之,越來越多的新聞發言人在發佈新聞時也成為新聞的製造者,他們的雷人雷語也被廣泛傳播。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童兵認為,在中國從事新聞發言人是需要勇氣與智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於2008年5月1日實行,許多地方都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但由於缺乏系統的培訓與實踐,新聞發言人大多如履薄冰。很多地方新聞發佈也只是形象工程,發言人名單和電話是公佈了,但並無後續,甚至新聞發言人成為了某些政府官員拒絕媒體採訪的盾牌。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政府新聞發佈制度
  • 媒介素養
  • 發言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