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蔣悅音:公開透明才能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4日 09: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提出要抓好重大突發事件和群眾關注熱點問題的公開,客觀公佈事件進展、政府舉措、公眾防範措施和調查處理結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當今時代,各類網絡媒介與信息傳播的結合,正將人類帶入一個“水平化”的信息高速擴散時代。在此形勢下,對群眾高度關注的重大突發事件信息及時進行公開透明的發佈,不僅是破解各類不實謠言和不良信息“乘虛而入”的唯一藥方,也是維護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輿論環境的“立體化”,已經改變了以往的“遊戲規則”,在紙媒、電視、博客、論壇、微博、視頻網站等多重傳播手段的“立體”監督之下,“透明”是任何重大突發事件和熱點事件必須面臨的民意期待,也是相關部門的有效應對之策。公開、透明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是,雖然不可能取得百分之百的最有利局面,但卻可以百分之百地避免不實謠言擴散等最不利局面的發生。

  實現公開、透明,新聞發言人制度是基本配置,但絕不是“萬能仙丹”。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引進新聞發言人制度也有些年頭了,但是其實際作用仍然有待進一步完善。比如,一些部門的新聞發言人面對媒體時,經常會出現“呆板”、“答非所問”乃至“雷語”不斷等現象。這背後究竟是何原因?曾有某部前新聞發言人公開表示:“新聞發言人是從官員提拔上來的,缺乏新聞傳播素養,內部面對‘少説不説為佳’的潛規則,外面面臨媒體和公眾的壓力。”也就是説,新聞發言人只是“毛”,這個“毛”必須依附於信息透明的遊戲規則這層“皮”上,才可能具有最大可能的生命力。無論是輿論監督還是互動溝通,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推動社會進步而不是“遮醜”。“真誠溝通”和“信息透明化”是新聞發言人等制度發揮有效作用的基礎。

  所以,在當前的信息傳播環境下,有關部門在發佈信息時不要指望應付群眾,否則可能會鬧出笑話。因為當前的輿論傳播和互動方式、速度,決定了問題一旦呈現在公眾面前,其實就是一場“全民頭腦風暴”。在這場風暴裏面,公開透明是最好的選擇,也能産生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