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自主創新托起裝備強國 我國成裝備製造第一大國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3日 0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十一五”期間,我國成為全球裝備製造第一大國,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高——

自主創新托起裝備強國

記者 王政

  8月2日,鐵建重型裝備基地在湖北襄陽建成投産。圖為一台載重900噸的運梁車正在生産中。 

  新華社記者 程敏攝

  7月28日,世界首座第三代AP1000核電站——三門核電站1號機組主管道冷段彎管,在中國二重鍛造分廠水壓機車間完成彎曲成型工序,這標誌著二重已經掌握了AP1000冷段彎管製造過程中難度最大的彎曲成型核心技術。

  同樣在第三代核電重大裝備國産化上取得突破的,還有中國一重。自去年底,由一重承制的我國首臺完全自主開發的核反應堆壓力容器交付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以來,多臺百萬千瓦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等産品不斷交付用戶,標誌著我國百萬千瓦級核島主設備的製造完全實現國産化。

  一重、二重自主創新的成就,只是“十一五”我國裝備製造業快速成長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大型快速高效數控全自動衝壓生産線”、“百萬千瓦級核電設備大型鑄鍛件關鍵製造技術研究”等一批裝備企業承擔的科技重大專項通過國家鑒定,世界最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國産最大堆取料機等一批重大裝備相繼問世,我國邁向“裝備強國”的步伐日趨穩健。

  工業“裝備化”特徵明顯

  産業規模躍居世界首位

  7月16日,在歡快的鞭炮聲中,濟南二機床熱處理中心項目正式奠基。這是“濟二”繼鑄造有限公司、D6車間東擴和鑄造公司改建加固工程之後,又一個提升企業産能的重大技改項目。

  “濟二”産能持續擴張的背後,是其拳頭産品——國産大型快速全自動衝壓生産線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濟二”董事長張志剛告訴記者,2009年以來,“濟二”累計承接了20余條大型快速全自動衝壓生産線訂單,使自動衝壓線等高端産品訂貨所佔比重由15%上升到 55%。目前,不僅國內市場上使用的6條國産數控大型多工位壓力機生産線全部來自“濟二”,“濟二”還成為國際市場重要的競爭力量。

  “‘十一五’期間,中國工業結構‘裝備化’特徵日益明顯,工業呈現出先進製造業高速發展的新態勢。”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指出,“十一五”以來,在《國務院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關於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指導下,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明顯加快,裝備工業佔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從“十五”末期的22.4%上升至2009年的26.15%,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高,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部分産品技術水平和市場佔有率躍居世界前列。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十一五”期間,我國裝備製造業最大的變化之一是規模快速增長。統計顯示,2010年裝備工業增加值佔全國GDP的比重超過9%;工業總産值從2005年的4萬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超過14萬億元;佔全國工業總産值比重從16.6%提高到20.3%;規模以上企業已達10萬多家,比“十五”末增加了近5萬家;從業人員達到1752萬人;資産總額已達到10.4萬億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其中,一個標誌性的變化是,2009年,我國機械裝備工業銷售額達到1.5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的1.2萬億美元和美國的1萬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裝備製造第一大國。

  裝備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重大裝備國産化成果卓著

  6月29日,世界最大、最先進的18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在中信重工正式投産,標誌著我國大型自由鍛件的鍛造能力達到世界水平。

  18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的研製成功,只是近年來我國裝備工業在大型鑄鍛件國産化方面取得的眾多成果之一。得益於我國水電和核電事業的快速發展,“十一五”以來,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成績顯著,機械産品水平取得長足進步。高效清潔發電設備(超超臨界火電、大功率水電、核電、風電)已能基本滿足國內需求,技術水平和産品産量已經進入世界前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轉子實現批量生産,百萬千瓦級三代核電關鍵鍛件技術攻關取得突破。1000KV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和800KV直流輸電成套設備綜合自主化率分別達到90%以上和60%以上,我國還成為世界上首個特高壓輸變電設備投入工業化運行的國家。

  近年來鋼鐵、採礦、水泥、石化等行業的高速發展,也推動了相關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目前,1000萬噸級鋼鐵企業常規流程成套設備、2000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日産4000—10000噸級熟料幹法工藝水泥成套設備已能自主提供。30萬噸/年合成氨設備實現自主化,百萬噸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和乙烯壓縮機等關鍵“三機”也已研製成功。

  長期以來,數控機床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短板,高檔數控系統與重型、精密機床,一直被國外廠家壟斷。經過“十一五”期間的系統攻關,以華中數控“華中8型”高檔數控系統為代表的國內高檔數控機床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為數控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自給率達到了60%,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可靠性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2萬小時。

  此外,大型飛機科技重大專項進展良好,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支線ARJ—21飛機正在進行試飛,預計今年將開始批量交付。“嫦娥工程”及“載人航天”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十一五”期間,機械産品國內市場佔有率由2005年的80%進一步提高到2010年的85%以上,對國民經濟各行業的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自主創新
  • 裝備強國
  • 我國
  • 裝備製造
  • 第一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