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食用油企業漲價衝動難抑 部分産品價格悄然上漲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2日 07: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政策“不敵”市場 限價加劇虧損

  食用油企業漲價衝動難抑

  食用油提價的消息,讓已創新高的物價又添上漲壓力。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國家對食用油進行限價的政策下,雖然多數企業均表示沒有提價計劃,但終端市場上部分産品價格已悄然上漲。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成本上漲,很多食用油企業虧損情況加劇,漲價衝動較為強烈,加上國際大豆價格高位運行,這些因素可能推升下半年食用油價格。

  市場

  終端價格已悄然上漲

  魯花花生油近日開始提價銷售,會否成為推動食用油漲價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北京新發地農産品中央批發市場一位糧油經銷商告訴記者,其他品牌的食用油最近價格比較穩定,而每箱4桶裝的魯花花生油價格已經上漲了20元。

  齊魯證券的最新報告預計,魯花作為國內第三大食用油品牌,其率先提價有望引起小企業的跟風行為。魯花花生油提價只是國內食用油價格補漲的第一步,後期若相關部委放鬆價格管制,預計包括大豆油、玉米油等在內的食用油聯袂漲價將會輪次展開。

  “如果大型企業漲價,中小企業肯定會跟著漲。”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記者就此採訪了中糧、益海嘉裏等食用油加工企業,得到的答覆均是“沒有提價計劃”。

  中糧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福臨門品牌目前沒有漲價計劃,企業通過優化管理,提高産能和效率,控製成本,供應高品質産品,維護市場穩定和滿足消費者需求。

  玉米油生産企業西王食品總經理王紅雨説,現在國家對食用油價格調控嚴格,企業還沒有提價計劃。

  “魯花的産品本來是走高端路線,産品沒有像金龍魚、福臨門那樣普及,單品提價對整個市場影響不會特別大,其他企業跟著漲價的可能性不大。”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即使多數企業沒有下發提價通知,部分終端市場也開始悄然上調價格。記者在北京南四環的一家大型超市看到,5升裝的金龍魚精煉一級大豆油和匯福一級大豆油4月份的價格分別為57.9元和51.5元,到6月則分別漲到了59.8元和54.9元。

  另據商務部的監測數據,6月27日至7月3日國內食用油零售價格比前一週上漲0.2%,其中菜籽油、花生油零售價格分別上漲0.3%和0.1%;豆油價格與前一週持平。

  現實

  大豆加工企業虧損加劇

  據了解,去年11月底,國家發改委下達“限價令”,要求中糧集團、益海嘉裏、中紡集團、九三油脂四家食用油企業不得再上調小包裝食用油價格“限價令”於今年3月底到期後又被延長了兩個月時間。

  目前,有關部門一直未就“限價令”是否繼續實行明確表態,市場流傳的説法是限價政策將延續到8月15日。

  由於上述四家食用油企業佔有主要的市場份額,其他企業也只能跟著“限價”。山東省一家油脂企業的負責人説,雖然企業不在限價之列,但大品牌沒有提價,小品牌也不敢提價,否則賣不動。

  黑龍江牡丹江市某油脂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限價措施對企業的影響很大,但食用油是民生産品,政策有些難以平衡。

  市場與政策之間的博弈一直沒有停息。益海嘉裏油脂總監涂長明説,3月份的時候,很多小包裝油和散油的經營商在賭市場,他們預計“限價令”到期後,國內油脂價格會有大的提高,2、3月時的銷量很大,有些經銷商存了一些貨。後來政府宣佈小包裝油的價格要繼續穩定,4月份之後整個小包裝油的銷量才開始下降。

  隨著通脹壓力不斷加大,記者採訪到的不少企業都意識到食用油價格很難放開。而成本高漲、銷售不旺,讓很多中小企業只能選擇停産、限産。

  “從經營成本來看,企業都有漲價的衝動。”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在大豆原料的成本已經超過4000元/噸,大豆加工企業虧損情況加劇,而食用油價格沒有上漲,豆粕消費情況也不好,企業加工一噸大豆平均要虧損100元至200元。

  山東省一家油脂企業的負責人説,現在每加工一噸大豆虧損400元至500元,已經虧損了七八千萬元。“價格應該要漲,不然就沒法幹了。”

  除了原料成本高,讓王小語更加擔憂的是,企業收不上來原料,未來經營狀況面臨著進一步惡化的風險。今年國內大豆種植面積減少了30%左右,預計後期大豆價格還會上漲,到時企業原料收購會更加困難。

  對於中小企業來説,他們不像幾家大型企業那樣能夠享受國家定向銷售低價原料的政策,面臨的經營壓力尤為明顯。

  東方艾格油脂行業分析師陳麗娜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小包裝食用油企業從“限價令”實施開始經營情況就不太好,而大豆壓榨企業近幾個月開始經營困難,如果政策持續,更多中小企業會停産。

  壓力

  對外依存度高推升價格

  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公佈後,市場普遍預計下半年物價將逐步回落。但包括食用油在內的居民消費品的價格上漲衝動,表明物價上漲壓力仍然不小。

  “約談企業、禁止漲價等目前發改委採用的價格管制措施都是臨時性措施,對通貨膨脹控制效果有限,只能起到短期管控作用。”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宏觀分析師唐建偉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時説。

  他表示,隨著通貨膨脹預期越來越強烈,很多企業紛紛以成本上升為藉口提高價格,這種趨勢的蔓延是對物價上漲有效緩解的較大挑戰,對能否控制住通脹形成壓力。

  陳麗娜認為,下半年有中秋、國慶這樣的消費旺季,一般在中秋、國慶前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力度還會加強。

  對於大豆及食用油這類對外依存度極高的産品來説,國際大宗農産品價格的高企將對國內市場産生較大影響。據了解,近幾年來我國大豆及植物油進口量迅速增長。2010年,大豆進口量達到5480萬噸,佔全球貿易量的60%,植物油進口量近700萬噸。

  國際市場,7月份以來芝加哥大豆期價強勁反彈,美國大豆産量預期下調的消息可能進一步支持大豆價格走強。

  “由於國際大宗農産品價格高位運行,下半年通脹壓力仍然相當大。”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説。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趙福地日前表示,今年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攀升,抬高了我國進口商品特別是能源、資源類商品的價格,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國輸入型通脹壓力。上半年,我國部分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均價漲幅都在30%以上,其中大豆上漲30.4%。

  郭清保説,現在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上漲,有輸入型通脹的趨勢。食用油應該提高自給率,掌握貨源才能有足夠的發言權,才能進行有效調控。

  為了摸清全國油脂庫存家底,日前國家糧食局派出工作組對8個重點省份的食用油庫存情況進行了抽查。據了解,通過抽查,基本摸清了所查油脂儲存庫點的庫存數量、質量、分佈和結構,掌握了全國油脂庫存管理的基本狀況,為進一步做好宏觀調控和保供穩價打下了基礎。(記者 白田田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李漢森

熱詞:

  • 食用油企業
  • 漲價
  • 衝動難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