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政策有沒有超調?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1日 06: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下半年應穩定政策,審慎靈活,把握好政策的節奏和力度

  上半年宏觀政策及時正確有效

  ■6月份以後CPI或將步入下行趨勢,四季度有望降至4%左右

  “2011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是從危機時期的非常態政策回到正常時期的常態化政策,主要任務有三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説,其一是保證經濟刺激政策平穩退出而不影響經濟增長;其二是合理消化刺激政策帶來的通脹壓力加大等副作用;其三是重拾為應對危機而暫時放下的結構調整等任務。

  “應當説,上半年宏觀政策較好地完成了這三項任務,是及時、正確、有效的”,巴曙松説。

  先看物價。“一般來説,中國的通脹常常是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農産品漲價是導火索,經濟過快增長是推動力,寬鬆的貨幣信貸是傳導器”,巴曙松説,針對這樣的通脹形成機制,上半年宏觀政策“三管齊下”。首先,加大農産品供給;其次,通過宏觀調控適度抑制總需求;此外,降低貨幣信貸增速。通過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廣義貨幣M2和貸款增速分別從2009年11月的29.74%和34.19%下降到2011年5月的15.06%和17.1%。

  “雖然目前通脹壓力仍處於高位,但這並不意味著政策沒有效力”,巴曙松説,“6月份CPI漲幅再創新高,此後隨著農産品價格、經濟增速、貨幣信貸的回調,物價上漲會缺乏動力,加上翹尾影響的減弱,CPI將步入下行趨勢,但三季度仍將保持在5%以上,四季度有望降至4%左右。”

  再看增長。巴曙松認為,在宏觀政策的作用下,GDP增速從2010年一季度到2011年一季度依次為11.9%、10.3%、9.6%、9.8%、9.7%,目前看呈溫和回調的“軟著陸”態勢。

  最後看結構調整。上半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支持保障房建設、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調整個稅助力消費等方面頗可圈點,有力地促進了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政策總體適當,也應防範超調風險

  ■在GDP下行、CPI仍在上行的階段,調控容易矯枉過正

  “從過去10年的調控經驗看,GDP通常先於CPI三個季度左右回落。以2006—2008年這一輪通脹週期為例,GDP在2007年二季度觸頂回落,CPI在2008年一季度才觸頂回落”,巴曙松説,“時下,GDP已下行、CPI仍在上行,宏觀調控應格外注意力度和節奏,否則有可能矯枉過正,特別是在不確定因素干擾下,容易産生經濟下行幅度過大的超調風險。”

  他認為,有四個不確定因素值得高度關注。

  ——中小企業承擔著更大的調控壓力。2009年和2010年的社會融資規模均為14萬億元左右,預計2011年將達15萬億—16萬億元,較上兩年仍有小幅增長。“然而,資金在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分佈‘旱澇不均’。爭取金融資源能力強的大企業可以在有限的信貸規模中獲取更多份額,進一步擠壓了中小企業的資金空間。”

  巴曙松説:“我們調研發現,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從金融體系獲得資金的利率水平與2007年加息週期末端時大致相等,説明現在的緊縮力度已接近2006—2008年的通脹週期,然而目前實體經濟的景氣程度不及當時,本輪通脹壓力也不及當時。可見中小企業正面臨較為嚴重的調控壓力。”

  最新調查顯示,約75%的深圳企業面臨資金困境;浙江多數地區民間借貸利率也已高達25%—30%。

  ——4萬億元項目尚未完工。4萬億元項目還有三到五年的建設週期,如果貨幣政策持續緊縮,可能導致在建項目資金斷裂,造成地方政府的財政包袱和銀行的鉅額壞賬。“特別是縣級地方平臺債務總額達2.8萬億元,且多屬‘吃飯財政’,其風險局部爆發的可能性難以消除。”

  ——房地産投資可能明顯下滑。今年前5月,房地産投資持續保持35%左右的高增長,但其變化具有滯後效應。2008年7月後,房地産銷售陷入全面冷清,而直至2009年初房地産投資才出現下降,滯後約兩個季度。“我們比較擔心四季度房地産投資下滑的影響集中釋放,屆時保障房增量投資較少,不能完全對衝,經濟可能面臨實質性的下行壓力。”

  ——外部經濟波動頻繁。“美國經濟復蘇減速,日本經濟前景暗淡,希臘債務危機後,歐元區強國不願救助弱國,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我國的宏觀政策應留有餘地。”

  巴曙松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宏觀政策總體上是適當的,但未來也應防止緊縮政策持續時間過長,節奏過頻,力度過大,從而引發政策超調風險。

  穩定政策,審慎靈活

  ■CPI見頂回落後,宏觀政策應進入政策效果觀察期

  “我個人認為,下半年應穩定政策,審慎靈活,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最新動向及影響,注意把握政策的穩定性、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政策節奏和力度,”巴曙松坦言,“CPI見頂回落後,宏觀政策不妨進入政策效果觀察期,以防止超調。”

  巴曙松認為,下半年應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在物價下降、增長平穩後,將政策重點放在結構調整上。

  首先,通過改善信貸環境、減輕稅收負擔、降低準入門檻等舉措,積極推進中小企業轉型。其次,保障房建設的主要困難在資金,應出臺更多保障房資金支持政策。此外,還應採取務實態度,確保4萬億元在建項目平穩著陸。這些項目有利於緩解煤電油運等瓶頸,減緩未來經濟增長的波動性。

  “這些方面也恰恰是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解決這些問題有利於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巴曙松説。

  下半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如何運作?巴曙松認為,在財政政策方面,應適當減稅,鼓勵企業調整結構和技術升級,扶持戰略性新興産業,刺激內需。

  “在貨幣政策方面,由於下半年公開市場到期資金不足上半年的30%,加上中小企業資金偏緊,部分中小銀行流動性偏緊,預計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空間大幅減少”,巴曙松説,“但下半年外匯佔款可能仍在高位,存款準備金率依然有1—2次的上調可能。”

  巴曙松認為,下半年將酌情使用利率工具,適時校正負利率狀態,預計三季度還可能加息一次;下半年人民幣升值壓力將小于上半年。

責任編輯:韓淩默

熱詞:

  • 政策效果
  • CPI
  • 經濟金融
  • 經濟增速
  • 經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