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水利建設投入長期不足 設施老化或年久失修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9日 23: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辛卯大治水戰略玄機

  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召開,意味著中國由治水安邦邁向治水興邦的重大關節點。為實現未來20年發展目標,水利需要率先實現現代化

  “中國的水利建設投入長期不足,尤其是農田水利,設施老化或年久失修,以至於今天,不少地方還在吃上世紀‘大躍進’時期的老本。”7月8日,一位參加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知名水利工程研究者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自去年十七屆五中全會開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十二五”規劃,直至此次最高規格的水利會議,“中央決策層前所未有地密集部署水利工作,就是要從戰略層面系統解決制約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長遠配置大課題。”

  7月8日至9日,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是繼年初公佈的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之後,中國水利發展史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這位與會者感慨地説,“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是水利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保證。”

  當前,中國面對的水資源問題極其嚴峻:極端天氣常態化造成的旱澇交替頻繁發生,事關糧食生産的農田水利建設更是牽動著糧食安全的敏感神經,城市用水供需矛盾日趨尖銳,農村飲用水安全形勢日趨惡化……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鄂竟平用緊迫的口吻向本刊記者提醒説,“要用戰略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的水資源配置,既著眼當前,又要考慮長遠。”

  “召開中央水利工作會議非即時決定,而是已醞釀有一段時間,與年初的‘一號文件’密不可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亞華對本刊記者解讀説,“‘一號文件’本身就是中央的重要決策,之所以還要接著召開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目的之一便是進一步彰顯水利在全局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向社會發出大興水利的明確信號,進一步統一黨的思想、凝聚全社會治水、興水的共識,加快水利的改革和發展。”

  治水思想“大飛躍”

  所有這一切都緣于中央對我國水利面臨的新形勢的判斷。權威人士告訴本刊記者,四個“仍然”充分概括了我國的基本國情水情:洪澇災害頻繁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農田水利建設滯後仍然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最大硬傷,水利設施薄弱仍然是國家基礎設施的明顯短板。

  “在國情水情未有改變的情況下,一些新的挑戰也成為了我國迫切需要凝聚治水共識的重要原因。”他解釋説,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大,我國水利面臨的形勢更趨嚴峻,增強防災減災能力要求越來越迫切,強化水資源節約保護工作越來越繁重,加快扭轉農業主要“靠天吃飯”局面的任務越來越艱巨。

  “而近一段時間以來的極端天氣影響和重大自然災害事件頻發,再次警示國人,加快水利建設刻不容緩。”同時,他認為,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水利工作是打基礎、利長遠、增後勁的基礎工作。沒有中央的重視,國家的支持,沒有全社會的同心協力,搞好水利是不可想象的。

  實際上,早在去年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決策層就已經在中央工作中心上將水利放到了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全局高度:

  “水是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關係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係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

  在權威人士看來,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全面深刻闡述水利在現代農業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將水利提升到關係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第一次鮮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是我們黨對水利工作認識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對統一全黨思想、形成全民共識、凝聚全社會力量、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責任編輯:張冀文

熱詞:

  • 中國
  • 水利建設
  • 設施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