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水利建設投入長期不足 設施老化或年久失修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9日 02: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辛卯大治水戰略玄機

  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召開,意味著中國由治水安邦邁向治水興邦的重大關節點。為實現未來20年發展目標,水利需要率先實現現代化

  文/《瞭望》新聞週刊記者王仁貴

  實習生張楠

  “中國的水利建設投入長期不足,尤其是農田水利,設施老化或年久失修,以至於今天,不少地方還在吃上世紀‘大躍進’時期的老本。”7月8日,一位參加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知名水利工程研究者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自去年十七屆五中全會開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十二五”規劃,直至此次最高規格的水利會議,“中央決策層前所未有地密集部署水利工作,就是要從戰略層面系統解決制約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長遠配置大課題。”

  7月8日至9日,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是繼年初公佈的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之後,中國水利發展史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這位與會者感慨地説,“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是水利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保證。”

  當前,中國面對的水資源問題極其嚴峻:極端天氣常態化造成的旱澇交替頻繁發生,事關糧食生産的農田水利建設更是牽動著糧食安全的敏感神經,城市用水供需矛盾日趨尖銳,農村飲用水安全形勢日趨惡化……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鄂竟平用緊迫的口吻向本刊記者提醒説,“要用戰略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的水資源配置,既著眼當前,又要考慮長遠。”

  “召開中央水利工作會議非即時決定,而是已醞釀有一段時間,與年初的‘一號文件’密不可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亞華對本刊記者解讀説,“‘一號文件’本身就是中央的重要決策,之所以還要接著召開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目的之一便是進一步彰顯水利在全局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向社會發出大興水利的明確信號,進一步統一黨的思想、凝聚全社會治水、興水的共識,加快水利的改革和發展。”

  治水思想“大飛躍”

  所有這一切都緣于中央對我國水利面臨的新形勢的判斷。權威人士告訴本刊記者,四個“仍然”充分概括了我國的基本國情水情:洪澇災害頻繁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農田水利建設滯後仍然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最大硬傷,水利設施薄弱仍然是國家基礎設施的明顯短板。

  “在國情水情未有改變的情況下,一些新的挑戰也成為了我國迫切需要凝聚治水共識的重要原因。”他解釋説,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大,我國水利面臨的形勢更趨嚴峻,增強防災減災能力要求越來越迫切,強化水資源節約保護工作越來越繁重,加快扭轉農業主要“靠天吃飯”局面的任務越來越艱巨。

  “而近一段時間以來的極端天氣影響和重大自然災害事件頻發,再次警示國人,加快水利建設刻不容緩。”同時,他認為,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水利工作是打基礎、利長遠、增後勁的基礎工作。沒有中央的重視,國家的支持,沒有全社會的同心協力,搞好水利是不可想象的。

  實際上,早在去年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決策層就已經在中央工作中心上將水利放到了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全局高度:

  “水是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關係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係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

  在權威人士看來,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全面深刻闡述水利在現代農業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將水利提升到關係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第一次鮮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是我們黨對水利工作認識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對統一全黨思想、形成全民共識、凝聚全社會力量、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水利“短板”日漸嚴重

  這次中央水利工作會議上,加速彌補水利“短板”是中央決策的重要考慮。

  從王亞華的研究結果來看,在國家基礎設施投資中,水利設施投入是最小的一塊。2010年,我國的水利設施投入不足2000億元,還不足交通建設投資的10%。他分析,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其他基礎設施部門都帶有很強的經營性,可以利用市場的方式解決,也就能大量吸引社會投資,“而水利有很強的基礎性、公益性,利用市場難度大,如果國家不投資,社會很難有積極性大量投入,水利的投入也因此而長期欠賬。”

  從水利投入佔GDP的比重來看,在計劃經濟時期,水利投入佔比基本維持在0.6%~0.8%之間,比較特殊的“大躍進”時期最高。改革開放之初,僅為GDP的0.2%~0.3%。1998年抗洪搶險之後,國家再次開始重視水利設施的投入。新世紀以來從0.6%持續下降到2008年的不足0.4%。此後雖有反彈,2010年也只有0.58%,甚至不及“文革”期間的水平。

  破解水利這個糧食安全的最大硬傷,也是中央決策的重大考量。水利乃農業之命脈,從統計數字上看,我國48%的有效灌溉面積生産了75%的糧食和90%的經濟作物,我國的農業生産主要依靠灌溉,而且主要是水澆地。一畝水澆地的收益是一畝旱地的二至四倍,在影響糧食生産的各個要素中,最重要的水資源能貢獻40%以上。要保障糧食的安全,就要保障水資源的安全。

  中國的糧食生産在過去的7年中實現了“七連增”,今夏又實現了夏糧“八連豐”。但人們對糧食的需求也不斷深化,總的需求還在不斷上升,糧食進口也在不斷增加,糧食自給率有所下降,糧食安全面臨巨大挑戰。解決農田水利建設滯後問題成為中央高層水利大佈局中的重要目標之一。

  再一個為高層所關注的問題是供水安全。目前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列世界第125位,正常年份全國缺水量達500多億立方米,近1/4的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地下水超採區面積達19萬平方公里。以北京市為例,城區幾乎已無地表水可用,只能靠超采地下水,北京的地下水水位近年來以每年1.3米的速度持續下降。

  率先實現水利現代化

  權威人士分析説,在中央的判斷裏,“十二五”時期,是加強水利重點薄弱環節建設、加快民生水利發展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加強水利管理的攻堅時期,也是推進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重要時期。

  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就是要研究部署科學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強薄弱環節建設,大力發展民生水利,不斷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

  按照2003年發佈的《中國水利現代化研究報告》,2010年中國水利現代化的綜合實現程度是45%。王亞華的樂觀看法是,如果能夠保持一個好的發展勢頭,到2030年就能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現代化。他依據對中國國情長期的研究發現,中國最遲在2030年成長為高收入國家,而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是前提之一,基於此,水利建設就要在2030年或是更早的時間實現現代化。

  具體分三個階段完成:第一個階段是新世紀之初的10年,是為開篇階段;第二個階段乃是未來10年的攻堅階段;2020年之後的10年或者更短的時間則為收官的階段。至於水利現代化的圖景,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的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有利於水利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等四大體系的建成可以作為標誌。

  “如果這四個方面實現了,中國水利也就基本現代化了。”王亞華認為,更為通俗的表達方式可以這樣表述:其一,防災減災達到較高水平。水旱災害的損失佔GDP的比重下降到接近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的0.5%以下,過去十年,中國的比重約為3.3%,2010年是1.1%。

  其二,水資源的利用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宏觀上實現零增長,水利部的設想是2020年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2030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微觀上,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現在的0.5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的0.8以上。

  其三,有良好的水環境,水質基本達標。2010年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42.9%,到2030年要達到95%以上。目前的判斷是,到2015年,中國水環境會區域好轉,2030年之前有可能出現良好的水環境。

  其四,良好的水生態,自然濕地進一步增多。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強,流失面積下降,水土流失的面積比例從現在的三分之一下降到2030年的四分之一。不過王亞華認為,水生態比水環境需要更長時間,基本實現良好的水生態可能需要到2050年。

  王亞華最後指出,“水利建設中尤其要避免認識上的誤區,不能認為加快水利發展、加大水利投資就是大量修建工程。水利不僅要發展,還要改革。改革和發展同等重要,並且放在了發展前面。要加快體制、機制建設,不但要投資硬體,還要投資軟體,包括能力建設、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加強各種國際交往等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