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6月經濟數據今日發佈 CPI料“超6”達年內拐點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9日 00: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7月9日電(財經頻道 楊威) 儘管央行加息的“一隻靴子”已經落下,但是由於目前豬肉價格仍然“高燒不退”,市場對宏觀經濟數據“另一支靴子”的出爐倍加期待,尤其是令人關注的物價指數。受到翹尾因素等影響,市場普遍分析認為,6月份CPI同比漲幅超過6%,將達到今年的拐點,下半年物價水平有望緩慢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統計局7日表示,自7月起,國家統計局將調整統計數據發佈方式,數據發佈的整體時間將提前兩到三天。據了解,原定於7月15日召開的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數據發佈會,現初步定於13日召開。6月份的CPI和PPI數據將提前在9日發佈。

  統計局負責人表示,此舉一方面是為了滿足社會各界對統計數據的需求,而統計制度方法改革和信息化、網絡化發展也創造了客觀條件,另一方面是為了盡可能減少統計數據發佈前被洩露的風險。

  豬肉價格10天漲幅超5% 6月份CPI料超6%

  近日,豬肉價格像逐漸攀升的氣溫一樣“高居不下”。據國家統計局近期公佈的價格監測數據顯示,6月食品價格呈漲跌互現局面。多數蔬菜價格繼續回落,前期上漲較快的雞蛋價格逐步企穩,但豬肉價格上漲較為明顯,成為拉高CPI的新因素。

  國家商務部的數據顯示,6月下旬(6月21日-30日)在受監控的29個規格品當中,有20種規格品價格較6月中旬上漲,佔比69%,較6月中旬增加10個百分點;另有5種食品價格持平于上期,較6月上中旬增加3種,此外,6月下旬只有6種食品價格較6月中旬下降,佔比21%,較此前大幅下降1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豬肉後腿價格到6月下旬已經達到每公斤30.58元,豬肉五花肉價格達到每公斤29.72元,僅僅10天上漲幅度就均超過5%。

  《京華時報》援引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分析稱,在豬肉價格飛漲的推動下,預計6月份CPI漲幅為6.5%,漲幅再創新高。全年CPI高點在6、7月份,但由於豬肉漲價因素推動,三季度漲幅和全年CPI超預期的可能顯著增加。

  中國廣播網的一條報道也援引分析人士預計,由於翹尾因素影響進一步加大、豬肉等食品價格上漲,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可能達6.2%,再創年內新高,但下半年物價水平有望緩慢回落。

  此外,中金此前還上調6月CPI預估值在6%至6.5%之間,高於其兩周前預估的5.8%至6%,主要原因是近期食品價格反季節上漲超出預期以及非食品價格上升幅度加快。

  中央高層密集表態 央行加息應對通脹壓力

  目前通脹問題愈發引人關注,管理通脹預期仍是宏觀調控首要任務。中央高層日前也密集表態,強調政府有能力控制物價。

  6月23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署名文章稱,中國整體價格水平處於可控範圍內,並預計將穩步回落。溫家寶表示,中國已經將限制物價上漲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首要任務,並且採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並且已經奏效。他同時強調,政府對價格上漲在今年內得到有力控制充滿信心。

  25日,在“中國最高級別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也表示,今年幾個月來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勢頭,但也面臨著通脹壓力的問題,對此中國把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作為宏觀調控的首先任務。李克強説,目前,中國立足國內生産能力,強化需求式管理,通過一方面增加糧食、能源等基礎産品的有效供應,一方面抑制不合理的需求,這有利於控制通脹預期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在此之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負責人表示,國家穩定物價的各項政策措施正在逐步發揮作用,價格較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錶示,“全年控制在5%以內是可能的”。

  7月6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對外宣佈,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應調整。這是中國央行今年以來第三次加息,也是金融危機之後第五次加息。

  分析認為,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相對溫和,經濟增長勢頭依然強勁,通脹處於高位,央行選擇此時作出加息決定,符合市場預期,旨在應對可能持續走高的通脹壓力。

  13日發佈二季度國民經濟數據 GDP增速或達9.5%

  除了9日發佈的月度經濟數據外,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發佈日程表顯示,二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將於13日發佈。綜合多方研究預測,二季度GDP增速將達到9.5%左右。

  7月1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9%,環比回落1.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回落。同日匯豐中國發佈的PMI更是僅為50.1,為11個月低點。

  《經濟參考報》報道稱,作為披露的首個6月份經濟指標,市場分析認為PMI的連續回落意味著二季度GDP增速將較一季度有所放緩,而三季度的GDP可能進一步回落至9%以下,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宏觀經濟政策出現微調。不過從全年來看,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興業銀行研究總監魯政委表示,在增長方面,除城鎮固定投資在保障房、農村水利建設和前兩年已開工項目的支撐下可能一枝獨秀外,消費、出口預計都會繼續回落。預計第二季度單季GDP同比增速在9.5%左右。

  《金融時報》報道稱,由於PMI已經連續數月回落,再考慮到此前公佈的4、5月份數據,市場普遍預測二季度GDP同比增幅將弱于一季度9.7%的增速,但是也不會下滑太多。市場基本預計二季度GDP仍有望在9%以上運行。由此可見,我國經濟雖有回落但仍在較高的水平上運行,因而對經濟減速不必過於擔憂。

  市場普遍認為,當前經濟增速的適度放緩是宏觀政策主動調控的結果,國內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然充足,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經濟增速不太可能出現大幅回落。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速將由於調控政策頻率和壓力的減緩及去年基數的原因而將企穩回升,年內中國經濟不會陷入“滯脹”。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日前發佈的《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預計,2011年全年GDP增速在9.65%左右,全年CPI漲幅達到4.7%。報告認為,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不會出現實質性放緩,不會出現滯脹。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經濟數據
  • CPI
  • 超6
  • 年內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