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衛星應用産業進入高速轉折期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4日 05: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20日,四川西昌,“中星10號”衛星發射前,衛星、火箭在發射場吊裝測試。  

  張會東攝

  從通訊導航到天氣預報

  衛星進入生活方方面面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花石峽鎮日謝村,村民華旦撥通移動衛星電話,就能和省會西寧的朋友聊上幾句。受惠于中國衛星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衛通)和青海省聯合搞的村村通電話項目,當地牧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學會怎樣更熟練地把電話天線對準衛星。

  對平均海拔4000多米,雪峰聳立,山脈交錯,被稱為青海境內地理環境最惡劣、自然條件最艱苦的果洛、玉樹二州而言,其所屬的許多偏遠山村,雖然沒路沒電,拉不上線纜,卻能夠依靠衛星電話和外界通信,一步跨入信息社會。這得益於衛星通信不受地理條件限制、設備小巧、建設速度快、抗災能力強的獨特性。

  6月21日零時13分,中國衛通的第十顆衛星——“中星10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進入太空,這是一顆用於廣播和通信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將接替“中星5B”為我國及亞太地區用戶提供通信和廣播電視等業務。

  中國衛通總經理卓超説,“中星10號”具有大容量、廣覆蓋、高可靠、長壽命等技術特點,各項性能優於1998年發射的“中星5B”,將滿足我國及亞太地區用戶的通信、廣播電視、數據傳輸、數字寬帶多媒體等業務的應用需求。

  此外,技術複雜、難度極高的衛星導航,也正處於一個發展高潮。目前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已進入關鍵時期,已發射的8顆北斗導航衛星,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星座架構,在今年10月將完成全面測試,具備向我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的條件,明年可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北斗系統最終將為全球用戶提供免費、高質量、高可靠服務,並持續提升性能。在中國北斗、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諾斯三大衛星導航系統的緊緊追逐和角逐下,美國GPS導航系統將倍感壓力。

  衛星研製和發射投入巨大,是衛星産業中重要內容。而無論是提供通信、直播、遙感功能的單顆衛星,還是需要幾十顆衛星組成系統的衛星導航系統,最終的目的是開展應用和服務。包括衛星運營和地面設備製造等在內的衛星應用産業,目前正進入高速發展的轉折期,並在太空經濟中成為重點和亮點。在我國國內,“促進衛星及其應用産業發展”也寫入了《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極大地提升了發展衛星應用産業的重要性和戰略地位。

  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企業和內地唯一的主導衛星運營公司,中國衛通規劃到2015年擁有15顆衛星,營業收入能達到160億元,成為亞洲第一、國際一流的衛星運營公司,提供面向億萬用戶的“天地一體”衛星通信廣播運營服務。

  國內政策助推 國際需求增長

  衛星應用迎來良好機遇

  近的兩三百公里,遠的幾萬公里,天上的衛星看似離得很遠,實際上離人們很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它們的影子。北斗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説,不管是通訊、氣象、遙感還是導航,衛星一方面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一方面是為提高生活質量服務。人類第一顆衛星上天后,科學家們非常及時地發展衛星的服務,為人類造福。衛星應用逐步走向産業發展。

  中國航天科技相關專家認為,隨著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太空經濟時代已經悄然來臨。衛星應用産業作為太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增長迅速,已成為許多從事航天活動的國家追逐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據統計,2009年衛星應用産業包括衛星運營和地面設備製造總收入1429億美元。

  同樣,在國內,衛星應用作為信息傳輸、導航定位和地理信息獲取的重要手段,已與國民經濟各行業相融合,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在信息化社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衛星通信領域,衛星提供著高效、優質的廣播電視、語音、數據多媒體、應急通信、互聯網接入、企業專網、遠程教育等一站式通信廣播服務;在國家“村村通”電話工程、“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神七發射、北京奧運會、玉樹地震等重大事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衛星導航領域,國內衛星導航應用産業發展迅速,2009年衛星導航産業産值約550億元,佔全球的近10%;國內已經形成了覆蓋芯片與終端製造、導航電子地圖、系統集成應用、綜合信息運營服務等業務的較完整的産業鏈。在衛星遙感領域,目前,我國已形成氣象、陸地、海洋、環境系列應用衛星。衛星遙感也在颱風、森林大火、汶川地震、太湖藍藻等災害監測中大顯身手。

  專家認為,我國衛星應用産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國家産業政策為衛星應用産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時機,經濟與社會發展對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産生巨大需求。國際市場上,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地區對我國通信、遙感衛星和衛星應用系統需求日益增長,伴隨整星出口,將帶動衛星應用地面設備出口,為衛星應用産業國際化發展提供良好機遇。預計到“十二五”末期,我國將有近百顆衛星在軌運行,形成較完備的應用衛星體系,為衛星應用發展創造了巨大空間。

  天上資源不足 地面對接不暢衛星應用需要“天地對接”

  衛星應用産業不僅僅靠衛星,還需要“天地對接”。所謂的天地一體的衛星應用業務體系,由空間段和地面段構成。通俗地講,空間段就是衛星的事,包括通信廣播衛星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遙感衛星系統組成的空間基礎設施;地面段則是要把衛星的能力轉化為地面可用的服務發展,比如通信廣播、直播衛星運營服務,發展基於北斗的綜合信息應用系統。

  專家分析,我國目前擁有的空間衛星資源仍然不足,尤其是缺乏連續、穩定的高分辨率遙感衛星資源。但另一方面,地面往往落後於空間。孫家棟院士説,人們對天上這部分很關心,確實也很重要。但拿北斗導航系統來説,衛星導航網絡真正發揮作用,不單純是天上的事,地面還需要有很好的管理系統,管理好衛星,提供好服務。同時用戶對導航服務的二次開放,比如汽車導航系統軟硬體設計等,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不能幾百億的資金投到天上去,卻沒能創造地面巨大的市場。

  衛星空間段運營、地理信息服務、衛星地面運營服務是中國衛通的核心業務,衛星地面運營業務雖然剛剛啟航,卻是衛通將來發展的重心所在。卓超説,所謂衛星地面運營業務,主要包括兩個業務:一是衛星數字發行業務;一是衛星地面通信業務。其中數字發行業務就是通過衛星把電子圖書、報紙、雜誌、多媒體等各類信息直接傳遞到終端用戶。

  專家指出,當前,衛星應用産業已成為全球性的高技術産業,統籌規劃好衛星及其應用的發展,構建天地一體的衛星應用業務體系,服務於國家應急減災、農業、林業、水利等國民經濟建設各相關領域,還能輻射、帶動信息産業、“物聯網”等新興産業和“低碳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石光輝

熱詞:

  • 地球靜止軌道
  • 衛星應用
  • 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