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肉價高漲豬販肉販同叫苦 業內稱利潤被通脹吃掉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1日 09: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小炒已經不敢放太多肉了,還是多放些青椒吧。”祖籍湖南的陳姨,提著剛買的一小塊半肥瘦豬肉和一大袋青椒告訴記者。

  雖然在廣州住了十幾年,陳姨還是第一次見到22元一斤的豬排骨。據全國農副産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顯示,近兩個月以來,豬肉價格的漲幅超過兩成,達到歷史最高峰。

  南方日報記者幾經走訪發現,高昂的豬價似乎沒讓誰從中賺得缽滿盆滿。相反,豬農、豬販及賣豬肉的商戶均表示“自己虧得要死”。

  據相關經濟學家分析,通脹是導致目前豬肉價格飛漲的罪魁禍首之一,之所以産業鏈條內多方均未獲益,是因為“利潤都給通脹吃掉了”。

  市民什麼肉便宜就吃什麼

  陳姨很無奈地表示:“這拳頭大小的一塊肉就要7塊錢,我們兩口子要吃兩天”。陳姨早已接受了物價的波動,“豬肉價高了就換其他的肉吃,什麼肉便宜就吃什麼”。

  家在海珠區曉港的文伯應對高價豬肉更有絕招。退休在家的文伯原本過著悠閒的生活,最近卻非常地忙。昨日記者見到文伯時,他正提著採購回來的便宜豬肉,都是幫親朋好友買的。

  “從番禺植村的一個菜市場裏買回來的,由於我是老顧客,買得又多,所以店主會給我兩三塊錢的優惠。”文伯説,近來豬價飛漲,他隔幾天便早早地起床,約上一幫老友,去番禺買便宜的豬肉。

  “因為我屬於60到65歲的年齡段,乘車可以享受五折優惠,來回也只要2塊錢。”區區兩塊錢的路費省下的是三四十塊豬肉錢,文伯覺得“很值”。

  儘管文伯想著法子省錢,但還是強烈感受到物價上漲對生活的衝擊,“以前我們老倆口每天買菜大概15塊錢就夠了,現在起碼要23元到25元”。

  豬販少收豬少賣豬少賠錢

  奇怪的是,豬肉的瘋狂漲價並沒有給豬販帶來同步的利益。

  6月29日,記者在廣州市天河牲畜交易市場見到老張時,他正和妻子坐在門口的小店裏聊天。

  ,只要一談起豬價,老張就恨得“牙癢癢”,“價高也不賺錢,真不知道該怎麼活了”。

  雖然已經是中午12時了,但天河牲畜交易市場內依舊有大量的生豬等待出售。據附近的工人稱,“中午仍有生豬未能賣出去,在以前並不多見”。

  老張是湖南衡陽人,從國企下崗後便來到廣州做豬肉生意,幹這一行已經18年了,“早幾年還能多賺一些,但近年來,行情越來越差”。

  “我的豬一般都從湖南收購過來,生豬收購9.6元一斤,從這裡賣出去大概10.1元一斤。”老張説。

  老張表示,幹這行的人大多看天吃飯,生豬從湖南起運時是一個價錢,到了廣州後,很可能又是一個價錢,“尤其是現在價格不穩的時候,漲跌都很正常,買豬的人多了,那一斤生豬就能賺大概5毛錢,萬一買豬的人少了,壓價壓得我們都想哭“。

  “現在價格這麼高,生豬卸車後不一定能很快賣完。”老張説,生豬運到廣州沒有條件喂,放一晚上一頭豬大概要瘦6斤,損失就將近60元,也就是一半利潤了。

  “這都閒了三四天了,近期可能都不會收豬過來賣了。”老張説。

  市場漲價導致一些肉檔關門

  每斤17元的五花肉、20元的瘦肉及22元的豬排骨,讓大多數街坊望而卻步,直接導致市場上肉檔的生意急劇下滑。

  “要是有足夠的利潤空間,銷售量下滑一點倒也無所謂。現在的情況卻是,銷量下滑多少,就少賺了多少錢。”小北附近一家肉菜市場的老闆告訴記者。

  “生豬10.1元一斤,屠宰費每頭要75元,再除去邊角碎肉、檔口租金,剩下的利潤所剩無幾。”該老闆還透露,在某定點屠宰場宰豬時,還往往要被工人”揩油“,時常被人偷偷割掉幾塊肉,“並且豬的內臟也全都不見了”。

  在荔灣區西華路市場,幾個肉檔老闆因為豬肉價格的飆升,不得不卷鋪蓋走人。街坊梁先生説,前幾天去買菜的時候,突然發現有兩個檔口關門大吉。

  豬農成本加大養豬風險太高

  “現在賺錢的都是去年還沒出欄的那一批,要是今年高價時才買豬苗養殖,還真不一定能賺錢。”李叔是湖南郴州的一名農民,在村裏開了個養豬場,最多時豬場裏有120多頭豬,全部運到廣東銷售。

  李叔的豬場裏只剩不到40頭豬了,由於養豬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所以他不確定還要不要繼續幹這一行。

  李叔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直到今年正月,豬苗還只是6塊1毛錢一斤,現在已經是14到16塊不等。相比之下,生豬出欄價也不過比以前漲了兩三塊。“以前收生豬的價錢在六七塊,現在也就九塊五、九塊六的樣子。”

  比起豬苗漲價,更讓養豬農戶“扛不住”的是飼料的成本。據李叔介紹,現在養豬用的某品牌全價料每斤1塊6,上漲3毛錢左右,每頭豬每天要喂六七斤飼料才能保持良好的長勢。

  除此之外,用水用電、拖運飼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至於清理豬欄等付出的勞力成本,主要由李叔的小兒子負責,這些還沒有計算在內。

  據李叔稱,一頭豬從生下來到出欄一般要半年左右時間,倘若是買50斤左右的豬苗,則需養3個月。而豬本身又比較“小氣”,很容易生病,“要是沒治好,甚至引起傳染,那就只有喊天了”。

  李叔説,其所在的村子裏以前有4個豬場,去年有兩個分別因為生豬大面積生病和虧損而停辦,現在只剩李叔和另外一家還在苦苦支撐。

  李叔説,雖然豬價高了,但純利潤卻稍有下降,“目前大概每頭能賺300元左右,但由於成本的上漲導致養殖戶所承擔的風險更高,所以還是需要觀望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繼續養豬”。

  專家利潤都被通脹吃掉了

  “豬肉價格的波動週期一般為3年。”業內人士稱,肉價週期變化取決於生豬存欄量的多少,而從生豬的養殖規律來看,一頭生豬長成大約需要1年的時間,“3個月育種期、4個月懷孕期、5個月出欄期”。

  去年豬肉價格長期處於低谷期,養豬戶虧損嚴重,致使養豬戶信心大減,所以不少中小型養豬戶紛紛退市,而沒有退市的養殖戶也持觀望態度,沒有補欄。

  “價格越高,就越沒人敢補欄。”業內人士分析,養豬戶就算現在補欄,等待長成也至少要在半年後,“在這樣的高風險面前,中小型養豬戶均不敢冒險”。

  關鍵流通環節成本急需降低

  “飼料、人工、運輸成本……相關養殖成本節節攀升,也是導致豬價上漲的原因。”專家稱,為何高肉價無法為相關産業鏈中的參與者提供高回報,很顯然是通脹的原因,“利潤都給通脹給吃掉了”。

  “想要改變豬肉起起伏伏一直無法穩定的局面,一是需要靠市場調節,二則要靠政府指導。”業內人士認為,政府在緊急時刻提供補貼,及時地發佈相關信息,通過合理的手段指導養殖戶的經營和養殖,都能有效解決豬肉價格起伏。業內人士同時認為,流通等環節的成本也急需降低,“否則穩定豬肉價格很難”。

  南方日報記者 龍瀚

  實習生 劉琰琰 白婧利

責任編輯:汪蛟龍

熱詞:

  • 通脹
  • 豬肉價格
  • 肉菜市場
  • 豬價
  • 補欄
  • 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