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審計報告直指改革敏感問題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8日 03: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天,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其任期內第四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審計工作報告。儘管在報告中央預算執行情況時,審計署已經連續多年不再具體點名羅列各部委的違規問題,但在公眾看來,今年不點名的審計報告更加“給力”:不僅第一次公佈了我國各省市縣地方政府性債務10.7萬億元的底數,而且報告的很多內容直指改革深水區和敏感區;再有,在很多問題的表述上,不再用一些中性的、緩和的字眼,而是指向問題的核心。

  今天聽取審計報告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常委們,除了拿到一份審計報告外,還有一份500多頁的附件。附件中有39份審計公告,包括中央各部委預算執行情況,京滬高鐵建設期的跟蹤審計,14家央企的審計情況等,更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份審計署自己的預算執行情況檢查報告。

  審計署有關負責人説,這本附件囊括了過去一年審計署審計的、所有可以公開的項目,這樣公開的深度廣度前所未有。

  今年審計報告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首次公佈了地方政府性債務10.7萬億元的底數。據審計署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今年3至5月,4萬多名審計人員對37.38萬個項目、187.36萬筆債務,按照“見賬、見人、見物”的原則,進行逐筆、逐項審核獲得的數據。

  報告中關於地方債的內容並沒有止步於公佈底數和分清類型,還用了相當的篇幅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債務産生、發展的歷史背景和過程,既實事求是地肯定其發揮的積極作用,又由表入裏地揭示地方政府性債務在“借、用、管、還”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管理的意見建議。

  在很多人看來,今天的審計報告,頗有價值的內容還包括,剖析了很多改革深水區、敏感區的矛盾和問題。

  比如,在反映“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時,審計報告揭示了“項目支出預算編制不夠完整和具體、部門本級預算未完全執行到位”等共性問題,並指出,審計發現的中央部門違規問題,80%以上發生在其所屬的二三級單位。此外,還指出,“部分科技經費使用和管理不夠規範,研究成果存在多頭衝抵問題”。

  除了觸碰敏感問題外,審計報告還試圖着力揭示問題背後的體制性障礙、制度性缺陷、機制性扭曲和重大管理漏洞。

  比如,在介紹財政轉移支付審計情況時,審計報告就指出,轉移支付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財政體制和轉移支付結構不夠科學合理”。主要表現為,“轉移支付在財政支出中佔比較高”、“專項轉移支付在轉移支付中佔比較高”、“部分專項資金設置交叉重復、部門多頭管理和分配”,以及“上級轉移支付資金未完整納入地方預算”等4個問題。

  對産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審計報告分析説,“兩個佔比較高”的原因是,“現行財政機制還不夠完善,地方政府的財權難以滿足其履行事權的基本要求”;二“上級轉移支付資金未完整納入地方預算”的原因是預算編報和下達時間不匹配。

  查處大案要案一直被審計部門視為自己的基本職責之一。今年的審計報告稱,已經向有關部門移送重大違規違法問題和案件線索139起。除了披露大案要案外,審計報告還分析了一些重大案件的新特點,即利用權力“設租”、“尋租”,或培植代理人侵吞財政資金或國有資産;利用公共資源“借道”若干非公單位,或在多個地區實施違法違紀行為;利用虛假注資、虛假項目、虛假合同和虛假票據等方式,將違法行為隱藏在合法外衣之下。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首次系統地反映了中央預算各組成部分的執行情況,把公共財政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債管理等方面的情況均單獨列示,還反映中央決算審計的情況,這些清晰地反映了國家預算體系的完整情況,更有利於推動和解決宏觀層面的問題,推動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審計報告
  • 審計公告
  •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