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稱三峽工程對氣候影響有限 乾旱非因此所致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5日 05: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6日,安徽省長豐縣楊廟鎮大陳村村民史宏海走在乾枯的河塘裏。從去年10月份開始當地無有效降雨。而此後數日裏,長江中下游許多地區出現暴雨災害。左上題圖為6月10日,江西省修水縣特大暴雨導致山洪暴發。

  前一段時間,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嚴重旱情,河溪斷流、湖泊變身大草原、水庫水位超低、養殖戶絕收、人畜飲水困難;最近幾日,南方部分地區出現旱澇急轉,一些中小型水庫、湖泊和河流水位急劇上漲。

  無論是旱還是澇,“三峽”似乎總逃不了干系。這幾年,凡是長江流域或者更遠地區出現極端自然災害,甚至是日常的颳風下雨,總有人拿三峽工程説事兒。那麼

  “木桶效應”致旱理由不充足

  今年以來,“十年九澇”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卻出現嚴重旱情,引起諸多質疑。有學者提出的“木桶理論”再一次被人提起。早在2006年川渝地區出現持久高溫大旱時,北京地理環境學者王紅旗就提出,川渝乾旱主要是三峽大壩建成後的“木桶效應”造成的。所謂“木桶效應”,就是將四川盆地比喻為一個巨大的木桶,環繞盆地的山脈就是這個大木桶的一根根木條,三峽原本是一個缺口,三峽大壩的修建阻斷了原本自然形成的水汽循環。

  王紅旗還進一步提出,應尋找適當的地方開闢水汽通道,讓大自然自己實現“空中的南水北調”,否則就像人的“血管阻塞”,全身血脈不能正常循環。

  但是,這種説法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重點實驗室王國慶教授看來根據不足。他表示,要影響大氣環境,工程垂直方向距離地面需至少幾公里以上,高度只有100多米的三峽大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廣東省氣候中心研究員杜堯東也認為,“木桶理論”站不住腳,“長江三峽是一條長達幾百公里的七曲八拐的狹長通道,就算沒有三峽大壩,江風也不可能從下吹到上,因為沿途的曲折與岸壁會造成風力損失,多大的強風也不會沿著三峽吹進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旱情以往時有發生

  長江中下游5省(湘鄂贛蘇皖)今年1月至5月平均降水量260.9毫米,較常年同期(533.3毫米)偏少51.1%,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

  國家氣候中心副總工程師張培群表示,造成今年長江中下游乾旱的原因:一是拉尼娜及其衰減對熱帶與副熱帶地區天氣氣候産生了強烈影響。二是今年春季歐洲和俄羅斯中部出現持續的高氣壓異常活動,而亞洲東部為低氣壓環流。簡言之,是由於大氣環流的異常所致。

  不過,旱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侵擾長江中下游地區,絕非是有了三峽工程之後才出現的事。歷史上的1981、1986、1988、1991、2000和2001這幾年,長江中下游地區也曾發生春旱,對百姓的生産生活均産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此可見,未建三峽工程時旱情也是常有的事。

  來自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顯示,今年以來,不只是在我國的長江中下游,歐洲和美國中部一些地區也出現了嚴重的氣象乾旱。張培群表示,“這些都是在同一氣候背景下發生的。”

  有些網友這樣開玩笑:如果長江中下游的旱情是三峽工程造成的,那美國的旱災又是什麼工程造成的?

  王國慶則表示,三峽是個大話題,也的確吸引眼球,但提出命題必須要有科學證據。當前的旱情與前幾年的川渝大旱,都是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的産物,不能將其完全歸罪于三峽這樣一個單一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對氣候影響有限

  三峽水庫自2003年6月蓄水以來,國內外很多學者採用不同研究方法進行過各種分析,結果都表明,三峽水庫的建設不會對周邊區域氣候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解釋稱,在自然界中,水分有外循環和內循環兩種。內循環是局地區域內水汽輸送的循環。局地地表狀況或氣候條件改變後,主要會引起水分內循環的變化。三峽工程建成後水位抬高、水面擴大,增加了內循環,但這種水分的內循環相對於外循環來説是微不足道的。

  由中國科學院與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對三峽水庫形成後的氣候問題進行了科學分析,其基本結論是:“三峽水庫建庫後對庫區及鄰近區域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範圍不大,對溫度、濕度、風和霧的水平影響範圍一般不超過10公里,水庫附近表現最明顯。各氣候要素建庫前後均有一定變化,但增減幅度不大。”

  氣象系統原本是個複雜系統,輕微的擾動也可能給最終結果帶來巨大改變。因此很多氣象事件難以做出定量分析。但一條最有説服力的理由是:三峽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但水庫庫容大小僅排在世界第24位,不少比它大幾倍、十幾倍的水庫運行多年也沒有聽説對大範圍氣候産生什麼重大影響,何以三峽工程就那麼特殊?

  科學利用三峽還要做大量工作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正斌認為,正是由於三峽大壩的建立,才能夠儲存大量的水資源,改變長江流域水資源的調控格局,減少洪澇災害的同時,可以在旱季細水長流,來應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乾旱和水資源短缺。

  不過,客觀公允地説,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總會不可避免地改變原有的生態平衡,都是各有利弊的,在産生效益的同時,往往也會伴隨著次生災害。比如上世紀70年代建成的埃及阿斯旺大壩,在發電、控制旱澇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的同時,也帶來土地鹽鹼化、血吸蟲病流行等一系列問題。王國慶認為,三峽工程在起到防洪、發電作用的同時,庫區也會存在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同時由於水流速度減慢,水體富營養化嚴重,這些都是三峽工程帶來的不利影響。此外,如何利用三峽工程更加合理地調配水資源,也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工作。

  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徹底否定三峽工程,而是著手去解決各種新矛盾,將危害降到最低點。

  鏈結

  乾旱和暴雨

  緣何交替頻發

  近年來,乾旱和暴雨交替頻發的現象越來越常見,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在《全球水循環變化與中國的乾旱》的報告中,認為這與全球水循環變化相關。

  丁一匯説,觀測和理論表明,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全球水循環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一方面,由於在暖氣候下,海洋蒸發增加,大氣本身的含水量也增加,一般而言,當溫度每升高1℃,大氣含水量可提高約7%;另一方面,由於大氣溫度上升,大氣的持水能力也在增強,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水汽,大氣才能達到飽和,達到降水條件,並且一旦發生降水,強度就會加強。

  “這種變化導致更強的降水和更多的乾旱發生,主要表現為小到中雨頻率普遍減少,而大雨與暴雨強度和頻率增加。”丁一匯説,“與此同時,全球大部分地區的乾旱也在增加,乾旱化呈上升趨勢,特別是近30年乾旱明顯加劇。”

  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北方乾旱面積擴大迅速,尤其在黃河和海河流域,淡水資源緊缺,丁一匯認為這與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夏季降水分佈格局的改變密切相關,即從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主要雨帶由華北地區逐漸南移到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使北方出現長達30多年的長期乾旱,而南方暴雨與洪水頻繁發生。

  “中國降水格局的變化是亞非大範圍地區乾旱變化的一部分,而這與全球水循環密切相關,歸根到底是全球氣候變化的結果。”丁一匯説,“如何減緩和適應水循環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是中國解決水資源問題的一個重大挑戰。”

責任編輯:呂鵬

熱詞:

  • 三峽
  • 氣象乾旱
  • 持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