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承擔人民軍醫責任 勇闖肝臟外科“禁區”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4日 22: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愛黨愛國愛民的傑出院士吳孟超

身為人民軍醫,吳孟超始終知道自己的責任,每個診斷都格外認真

  天使護人民,大醫佑蒼生。既有懸壺濟世的仁心厚德,又有遊刃肝膽的妙手神功。吳孟超説——“人民軍醫要把挽救病人生命作為終身追求”

  中廣網北京4月24日消息(通訊員肖鑫 張鵬 李晉宇)吳孟超給學生們上課時常説:“我們是黨培養出來的人民軍醫,人民軍醫要把挽救病人生命作為終身追求。”

  自從選擇了肝臟外科作為自己的事業,吳孟超就與肝臟結下了不解之緣。

  肝臟是人體的“營養庫”和“化工廠”,由於肝臟血管極其豐富,解剖極其複雜,一直被視作外科手術的禁區。世界第一例肝臟手術發生在100多年前的德國。

  在我國,肝臟外科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還是一片空白。吳孟超勇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不怕風險、敢於挑戰,在肝臟手術“禁區”中,用神奇的雙手挽救了數以萬計病人的生命。

  1975年,春節剛過,一個挺著大肚子的男子在家人攙扶下,步履艱難地跨進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徑直來到肝膽外科,點名要找吳孟超醫生。

  吳孟超一問病情,不禁吃了一驚。這個名叫陸本海的莊稼漢特地從安徽來到醫院,他的腹部8年前長了個拳頭大小的瘤子,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認為是肝癌。兩年過去了,陸本海肚子裏的瘤子越長越大。

  家人陪著他換了個醫院去檢查,醫生説如果是肝癌的話活不了這麼久,於是做個穿刺。不料,醫生在穿刺時引起大出血,陸本海差一點把命搭上,醫生也都不敢再接診這個病人了。

  後來,他肚子裏的瘤子越長越大,看上去比十月懷胎的婦女還要大,連呼吸吃飯都很困難。聽説二軍醫大有位治肝病的“神醫”,他們一家人就帶著僅存的希望趕來了。

  吳孟超仔細檢查了病人“梆梆響”的大肚子,根據對肝臟的了解,他確認這是一個罕見的特大肝海綿狀血管瘤。檢查顯示,這個瘤子直徑竟達68cm!當時,國外將直徑在5cm以上的肝海綿狀血管瘤劃為“巨大”,陸本海腹中的瘤子稱得上是“超級巨大”。

  肝海綿狀血管瘤屬於肝臟良性腫瘤,但其最危險的是腫瘤破裂會引起腹腔急性大出血,常可導致死亡。即使在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搶救肝海綿狀血管瘤大出血的成功率也很低。對這種病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手術切除,但要切除直徑達68cm的瘤子,誰都沒有把握,吳孟超也不例外。

帶領自己的團隊攻克多個肝臟外科手術難題

  難題和考驗擺在吳孟超面前。

  手術是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途徑,但這樣的手術風險實在太大。切除這麼大的瘤子,如果稍有不慎,不但會影響自己名聲,還會影響醫院聲譽。但是如果不手術,瘤子一旦破裂,病人的生命將不復存在。

  當自己要承擔的風險與病人利益衝突的時候,吳孟超毅然決然選擇了後者。

  考慮到手術難度高、風險大,學校和醫院調集了15個科室共40多名醫務人員,全力配合吳孟超,確保手術成功。

  手術前,吳孟超帶著助手查閱了國內外大量資料,在反復推敲後,制訂了週密的手術方案。這個方案後來被肝臟外科界奉為經典。

  2月8日,手術室內外幾十號人做著各自的準備,氣氛顯得有些緊張。吳孟超明顯感覺到了這種氣氛,他要自己笑一笑,放鬆一下已經緊張起來的心情。

  當吳孟超從護士手中接過手術服,兩手拇指和食指捏著衣服兩邊,用力一抖,然後瀟灑地拋向空中,在衣服下落的時候,他敏捷而自如地將雙手插入袖口,戴上無菌橡膠手套。同時,護士用消過毒的夾子夾住衣帶,順勢在他背後打了一個結,一切和平常一樣自然。

  時針指向早上8點30分。

  戰鬥打響!吳孟超在切開病人腹部以前,手術刀先伸向病人右上肢靜脈和右大隱靜脈,分離出左側橈動脈。內行人從這些動作中感受到了手術的凶險,如果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大出血,一般輸血無濟於事時,這種非常規的動脈加壓輸血法將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顯然,吳孟超為出現最壞的情況做好了充分準備。

  吳孟超平時以“快”出名,那天卻慎之又慎。按照方案,他先在病人腹部切開一條不長的口子,進行探查,認為可以切除腫瘤時再逐步擴大切口。

  一經探查,吳孟超認為自己有能力完成手術。

  當切口完全打開時,一個裝滿鮮血、藍紫色的巨大瘤體赫然呈現在眼前,正隨著病人的呼吸一起一伏,讓所有在場的手術室“常客”都有點毛骨悚然。

  吳孟超定了定神,沉著地切斷一根血管,並立即止血,又切斷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剝離瘤體。

  10分鐘、20分鐘、30分鐘,吳孟超重復著這些動作。

  l小時、2小時、3小時,吳孟超依然重復著這些動作。

  助手們看著他,大氣都不敢出。要知道手術刀只要稍稍碰破哪怕是一點點瘤體,鮮血立即會噴涌而出。

  吳孟超的額頭滲出了汗水。護士見狀,連忙用紗布幫他吸掉。不斷滲出,不斷吸掉。

  五個小時、六個小時、七個小時……

  當巨大無比的瘤體完全從病人肝臟上分離出去時,吳孟超示意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輕助手幫他把那個龐大的傢伙抱離病人腹腔,然後放進早已準備好的器具裏。經過稱量,切下的腫瘤竟重達18公斤!

  吳孟超定了定神,繼續投入這場還遠沒結束的“戰鬥”。他要嚴格檢查每一根已經結紮的血管是否出血,要對每一個出血點進行止血,然後,還要進行認真細緻的縫合。

  當鐘錶指向晚上8點30分,在手術臺上站了整整12個小時的吳孟超順利完成了手術!

  吳孟超用他神奇的雙手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跡,直到今天,這仍是一個世界之最。

  走下手術臺,吳孟超就抱著被子和病人一起住進了病房。整整一個星期,他日夜守護侍候著病人……

  36年過去了,陸本海依然健康地活著,已經80多歲的他還經常打電話給吳孟超,反復表達他們全家人的感激。

  “如果一個醫生在風險面前過多考慮自己的名利得失,那無數病人就可能在醫生的猶豫和嘆息中抱憾離開人世。”吳孟超説,“我看重的不是創造奇跡,而是救治生命。醫生要用自己的責任心,幫助一個個病人度過難關。”

  1983年春天,一對浙江的漁民伕婦,抱著出生4個月的女嬰求救于吳孟超。這個嬰兒腹部長了一個硬硬的包塊,在四處求醫治療無效後,聽到吳孟超的大名,就趕緊抱著孩子來了。

  吳孟超在認真為女嬰做了全面檢查後,很快斷定女嬰得的是“肝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小兒胚胎性惡性腫瘤,一半以上的病人就診時已不能手術切除。

  該怎麼辦?患兒年齡太小,體質太差,很難經受手術。而且,吳孟超還沒有為這麼小的患者做過手術,一旦手術失敗,勢必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如果不做手術,腫瘤將很快奪去孩子幼小的生命。

  當他把決定手術的想法告訴孩子父母時,這對年輕的夫婦一起跪在吳孟超面前,他們只能用這種中國人最感恩的方式向吳孟超表示感激!雖然他們還不知道手術能不能成功,但最起碼看到了孩子重生的希望,他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剛到這個世界就匆匆離去。

  當吳孟超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事時,大家都為他捏一把汗!

  對付危險的最好辦法就是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術前,吳孟超和同事們制訂了詳細的手術方案,並請小兒科專家聯合作戰。經過3個多小時的緊張手術,吳孟超有驚無險地從孩子肝臟上切下了重達600克的腫瘤,瘤子的體積竟比嬰兒的腦袋還大!隨後,吳孟超和患兒一起住進了重症監護室,密切觀察患兒的一切變化。

  讓吳孟超欣慰的是,嬰兒在術後迅速康復,3天后可以自動進食母乳。一個星期後,小傢伙身體的各項指標全部趨於正常,體重還增加了1公斤。10天后,她的父母千恩萬謝地帶著孩子出院。

  後來,這個女孩長大後,父母告訴她是吳孟超爺爺擔著極大的風險給她做的手術,把她從死亡線上救了過來。懂事的姑娘説:“那我將來也像吳孟超爺爺一樣做個治病救人的醫生吧。”初中畢業後,她考了當地一所衛校,學習護理專業。雖然她沒能成為一名醫生,但一樣可以為病人送去天使般的愛心和溫暖。

  2004年9月,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的湖北女孩甜甜在父母陪伴下來找吳孟超求治。這個20歲剛出頭的姑娘中肝葉長了個巨大的海綿狀血管瘤,嚴重壓迫第一、二、三肝門,稍有不慎,就會因血管破裂大出血而死亡。中肝葉是肝臟禁區中的禁區,很少有人敢涉足這個禁區。此前,父母帶著她到了多家醫院,都被拒絕收治。

  在多次討論和論證之後,吳孟超決定再闖中肝葉禁區,手術切除血管瘤。

  9月18日,吳孟超帶領姚曉平教授用了5個小時,成功將瘤體完全切除。

  “這個手術難度確實大,我們在手術中也創造了肝門阻斷切有的紀錄,前後阻斷4次共103分鐘,才將瘤子切下來。”吳孟超記憶憂新地説,“瘤子有排球那麼大,放在一個臉盆裏都快滿了。”

  幾十年來,吳孟超就是這樣,以一個醫學科學家的智慧和膽識,闖過了肝臟一個個“禁區”,創造了一個個世界之最,挽救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直至今年90高齡,仍然奮戰在肝臟外科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