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省部長訪談錄】專訪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 馬飚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8日 21: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308e6e4582ff4fbffe8340ae84fd9120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省部長訪談錄

  侯峰:這裡是廣西南寧青秀山的銅鼓臺,銅鼓在廣西各族兒女心目中的分量都是很重的。銅鼓一響,可以表達心願,祈求幸福,更可以凝聚力量,戰勝困難。

  這就像近些年來廣西的快速發展,從西部大開發開啟,到“十一五”建設,再到今天的“十二五”規劃,這一路走來,紮實穩健的腳步,踩出了鏗鏘有力的鼓點。

  那麼一個典型的“老少邊窮”省區如何走向“老少邊富”?今天我們會帶著這樣一個問題,來採訪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馬飚。

  馬飚介紹:

  馬飚  壯族   1954年出生 

  1998年  百色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 

  2002年  百色地委書記、百色市委書記 

  2004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

  2005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

  2008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

 

  侯峰:我們昨天到了南寧之後,還找了兩樣道具,我相信這個您很熟?

  馬飚:銅鼓。

  侯峰:廣西各族人民我想高興的時候,都會踩著這面銅鼓或者敲打著它。我想從“十一五”期間廣西的“富民興桂”的這樣一個戰略,一直到“十二五”期間“富民強桂”這樣一個戰略的轉變,我們能聽到廣西發展的鼓聲更密集了,聲音更大了。

  馬飚:確實你説到的,這銅鼓敲響吧激起我們這種奮進,擴大了開放,來進一步加快我們的發展,進一步來提高我們人民的這種富裕的程度,開放之鼓、友誼之鼓,同時敲響了也是我們揚帆之鼓、合作之鼓。這個確確實實是這樣,我們在“十一五”期間,這個地區生産總值、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等等,一共有12個主要的指標,都實現了翻一番以上,確確實實實現了這個經濟的這種快速發展,人民群眾也得到了更多的這種實惠。我們的産業結構也更加合理,那麼生態也更加優美,所以“十一五”應該説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它還有“兩個沒變”,一個廣西作為欠發達、後發展的基本區情並沒有改變,那麼廣西各族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求與我們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也並沒有改變。所以我們就是“一個變”和“兩個的不變”,所以從我們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時候,就提出了一個“富民強桂”新跨越的一個新的戰略部署,就是要堅持我們説“兩主”,一個是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個“兩主”;那麼還有“兩同”,就是城鄉居民的收入提高與經濟增長的提高同步,勞動報酬的提高與勞動生産率的提高也要進行同步,那麼按照“兩主”、“兩同”,要使得廣西經過“十二五”,經濟發展更加科學,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公共服務更加完善,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2010年,廣西工業對整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50%!這意味著--在“十一五”規劃完成之時,這個長久以來都以農業為主導的西部省區,終於實現了經濟結構從農業主導型向工業主導型的重要轉變。

  産業主導類型的變化,説明廣西的經濟增長方式在發生重大的轉變。而這種變化,終將引來資源和市場的重新配置。

  也許很多人還不曾留意,但事實就是這樣--這個曾經長期落後的地區,已經邁開了它快速追趕先進的腳步。

  馬飚:所以我們這個食糖已經佔到了整個全國食糖産量和市場的佔有率都達到了66%,那麼還有一些像輪式裝載機,內燃柴油機等等的市場佔有率,也是在全國是排第一的。那麼我們還有一個可能大家不是特別熟悉的,就是廣西的汽車工業的發展,去年我們這個微型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45%,在全國也是排第一位的。那我們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在2009年成為了我們國家第一家汽車産量和汽車的銷售量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我們還有很多的産品,在全國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侯峰:工業發展了,會不會讓漓江的水變臟?

  馬飚:我們主要是從這個主體功能區的規劃來入手,那麼使得經濟是快速發展的,那麼生態的環境是優美的,人民的生活是和諧的,然後是生態宜居的這麼一個好地方。

  這幾年,廣西進一步加大了生態文明示範區的建設。現在廣西的森林覆蓋率是達到了58%,在全國它還是排第四位,我們城市的空氣質量和江河的三類水質的達標,可以説都超過了90%以上,這是後發優勢的好處。

  2010年3月,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決定,要把廣西建設成為全國的生態文明示範區。

  按照這樣的規劃,到“十二五”期末,廣西清潔能源佔全區能源生産總量比重達到40%,縣級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0%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穩定達到二級以上標準;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0%左右;重點工業行業中半數以上企業要建成循環經濟企業。

  這樣的目標聽上去有些苛刻,但如果我們想到,這裡就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還有愛唱山歌的劉三姐,高標準也就好接受了。

  然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意味著廣西的經濟發展方式還要進一步轉變、産業結構還要加快調整;經濟增長和生産力發展還要更多依賴新的機遇。

  侯峰:我這還有一個道具,這個海螺,那為什麼會拿這個海螺來呢?因為我們知道廣西的北部灣經濟區要極力地打造成為中國沿海經濟發展的新一極,這是我們下一步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站在這樣一個“十二五”規劃的起點上,我們該怎麼樣完成這樣一個願景?

  馬飚:這個海螺是很有意義。吹響號角。因為廣西還有一片海。正如你剛才説到的,中央在2008年就是把它批准叫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那麼這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就上升成為國家的戰略,所以這個海螺確確實實也有點象徵現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現在的這種千帆競發、熱潮涌動的這麼一種場景。

  北部灣,中國最後一塊尚待開發的黃金海岸。

  它南接南海、西臨越南、東臨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北部邊界就在廣西。

  因為有了北部灣,廣西便成為了我國惟一一個擁有出海口的西部省區。

  因為有了北部灣,廣西就有了更多代表中國連通世界的平臺和機遇!比如在中國和東盟各國的合作中,廣西就成了最重要的平臺和窗口。

  馬飚:因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它確確實實有著很多獨特的優勢,它具有區位的優勢、生態的優勢、資源的優勢、産業的優勢、政策的優勢,還有開放的優勢。

  所以我們這也給它定位,給它定位在“兩新”,要打造成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新高地和中國沿海經濟發展的新一極,因為廣西沿海地區,它是我們國家整個的沿海可能不多的處女地之一了,所以它有著很強的這種後發優勢。

  如今,國際區域合作和北部灣發展帶給廣西的變化,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2011年3月1日--就在我們到達南寧的當天,中國聯通南寧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正式揭牌。它的建成,將改變以往中國聯通面向東盟國家的通信業務,只能經由北京、廣州中轉的局面,這也使得南寧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中國聯通的第四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而這種變化,其實是兩年前,就註定會發生的。

  馬主席:中央在批復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時候,就是把它建設成為中國東盟區域性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業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要把它建設成為重要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那麼在我們國家批准的各種各樣的開發區和經濟區,那麼把功能定位在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那是很少的就是説。所以説從中央深化西部大開發的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是深化中國與東盟經濟貿易合作的一個重大的舉措。

  所以這裡面就可以看到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確確實實展示著一個非常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