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家長聯名遞交異地高考建議 教育部稱正調研(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5日 0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學生家長向記者介紹建議內容。 本報記者 王海欣 攝

  家長聯名遞交異地高考建議

  教育部回應稱異地高考開放暫無時間表 目前正在調研

  本報訊 (記者易靖)昨天,20名學生家長就流動人口子女在就讀地參加高考問題向教育部遞交建議書。教育部有關人士表示,“異地高考”正在調研,制定工作方案,但目前還沒有出臺的時間表。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流動人口進城務工,其子女在流入地參加義務教育階段後考試的問題日益突出。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明確表示,對於流動人口子女在就讀地參加中、高考問題,“很快會有一個方案”,“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

  昨天,20名學生家長向教育部學生司工作人員遞交了“以居住地和學籍確定高考地的建議方案”。這些家長均是外地來京工作多年,為子女上學問題而結識。

  建議方案提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父母經常居住地和學生學籍地確定學生就學和參加高考地。

  教育部學生司3名工作人員接受了這份建議方案。一名楊姓工作人員表示,“異地高考”的問題近幾年隨著流動兒童的增加顯得比較迫切,但這個問題很複雜,涉及到戶籍制度等多方面。目前,對“異地高考”是否放開正在調研、制定工作方案。高考現行的報考制度執行已經30年,要調整必須進行廣泛的調研,充分聽取意見。在決策前,要有調研、論證,必要時可開聽證會。隨後,20名家長將建議方案遞交給北京市教委信訪室。

  >>建議

  “對就學5年的外地子女放開高考”

  為防止出現大規模的高考移民,學生家長在方案中對放開“異地高考”提出兩項限制條件。其一,在經常居住地上學不少於一年(北京、上海等特殊地區不少於5年),以學籍和學校證明為準;其二,父母至少一方在經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不少於一年(北京、上海等特殊地區不少於5年),以工作和收入證明、房屋産權證或居住證、水電費或電話費收據等為證據。

  >>個例

  “我不可能讓孩子回去”

  1995年,“下海”的張建黨闖到北京。先打工,再做生意,逐漸立住腳。

  當年,他的妻子懷孕,生下兒子。兒子回安徽老家呆了一兩年就再到北京,從此再沒離開。現在,兒子在西城十三中分校上初三。上學期全區期末考試,他在全區5831名考生中名列37。

  張建黨現在處於十字路口。兒子馬上要中考了,在不在北京上高中是個很難的抉擇。從多年的生活、學習而言,兒子肯定對北京更加適應,但問題是,按照目前的政策,他即使能在北京上高中,也不能參加高考。如果等到高三再回去,“那會把孩子害了”。

  “從我內心講,我不可能讓他回去”,張建黨非常堅決。因此,推動放開“異地高考”,在他看來迫在眉睫。

  一個月前,焦懷玲經歷了一場傷心的離別。

  因為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證(俗稱“綠卡”),焦的孩子雖然是山東戶口,但可以在北京一直讀書到高中,只是不能參加高考。焦懷玲一直參與持有“綠卡”的家長聯絡活動,推動放開持“綠卡”子女在京高考。

  抱有希望,並一直堅持。直到今年,孩子高三了,焦懷玲感到無望了。於是,全家做出艱難的決定:讓孩子回山東備考。

  “我已經"犧牲"了,但還是想推動放開"異地高考"”昨天,焦懷玲和另外19名家長一起向教育部門遞交建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