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代表委員:搞好民生是最大的善政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3日 05: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山西省晉中市的農民們在社節上表演背棍等民俗。本報記者 趙洪波攝

在濟南市一處便民菜市場,一位市民在選購黃瓜。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中國美術館正式面向社會實行免費開放,北京東四九條小學四年級一班學生王晴雯幸運地得到了中國美術館當天的第一張紀念參觀券。
  新華社發(張傳東攝)

  回眸“十一五”,“民生”無疑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五年來,凡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事業,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讓人心生溫暖。正因如此,人們將過去五年親切地稱為“民生‘十一五’”。這樣一個五年,註定要被歷史銘記,並深植民心。

  如椽巨筆寫民生

  春節期間,在外省務工的湖南省洞口縣花古鄉農民曉辰,闊別家鄉3年後第一次回到老家,眼前的景象讓他幾乎不敢相認:村裏遍地是新起的小洋樓,從前隨處可見的土坯平房幾乎不見蹤影;乾淨的自來水直接通到了廚房,肩挑木桶遠走半裏取水的景象成為歷史;原來泥濘的鄉村小道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再也不用擔心雨天出門一腳泥……

  花古鄉的變化見證了過去5年神州大地日新月異的點滴民生。

  “翻看幾年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便會發現,‘民生’一詞反復出現並日益頻繁。”江蘇省政府參事室主任宋林飛委員告訴記者。近年來,“民生”成為許多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反復出現的熱詞。這一熱詞,溫暖了國人的心,觸動了國人的情,因為“民生”不僅熔鑄在愛民親民的政策上,而且落腳在利民惠民的實事中:五年來,全國社會保障支出從2006年的2010.02億元提高到2010年預算安排3185.08億元;醫療衛生支出從2006年的138億元增加到2010年預算安排1389.18億元;2010年,中央財政用於和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民生支出超過1.6萬億元……而“民生”也催生了纍纍碩果:截至2010年底,我國八項民生指標全部完成——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19109元和5919元,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提前達標,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500萬……

  “‘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搞好民生便是最大的善政。”北京市農委副主任李成貴委員的話語飽含深情。民生關懷,日益成為一座橋梁,一條紐帶,使政府和百姓融為了一體。

  竭智盡力保民生

  清晨,記者走進位於北京天壇南門附近的李村菜市場採訪,一位黃姓阿姨招呼記者來到她的菜攤。記者看到西紅柿標價3元5角一斤,和前段時間並無二致,便問黃阿姨最近菜價為什麼沒有上漲,黃阿姨説市裏最近採取了提高本地蔬菜自給率、加強與全國蔬菜産地對接等多項措施,確保了蔬菜價格的穩定。

  去年以來,當“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等網絡語言流行之時,看似戲謔的文字背後,表露的是普通民眾對於物價上漲過快的諸多擔心和無奈。“這種無奈,一定程度上稀釋了人們的幸福感,影響了民生果實的獲取。”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景天魁委員對此一度心生憂慮——作為長期關注民生問題的專家,他深知,如果物價問題得不到控制,勢必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但與此同時,景天魁委員也堅信,作為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是決不會放縱這種現象滋生蔓延的。

  果不其然,黨中央國務院及時重拳出擊:國務院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16條措施出臺,發改委派遣調查組趕赴價格漲幅較大地區,農業部努力擴大冬種特別是蔬菜面積,商務部每天對蔬菜價格進行監測……房價高、上學難、看病貴等問題,黨和政府都及時採取有力措施,取得積極有效的成果。

  “如此一心為民的政府,百姓怎會不衷心擁護?”中國市場營銷研究中心主任郭國慶代表道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聲。

  誠哉斯言!過去五年,在一場場民生“保衛戰”中,黨和政府不遺餘力“捍衛”民生果實的堅定態度和有力措施讓人們柔軟的內心深受觸碰,溫暖而感動。

  壯濤激浪拓民生

  春節過後,全國很多用工單位突然遭遇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用工荒”。人們發現,以前年後的春運高峰期,猛然間變得清冷許多,很多在外務工的農民工,不再像往年一樣火急火燎地趕往工廠。這可急壞了那些急於用人的招工單位,以致于不得不“圍追堵截”,展開一場農民工“爭奪戰”。

  對於這場“民工荒”,人們從諸多角度給予解釋和論證,並最終大多落腳在對加強農民工社會權利保障的呼籲上。這,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回首過往,當手提肩扛大包小包行李的農民工步履匆匆地走過,我們的第一印像是進城謀生的農民工對於金錢的熱切渴望;而看今朝,當儀錶整潔甚至穿著前衛的新生代農民工頻繁出入休閒娛樂場所,他們的眼神更多地流露出對平等市民權利的強烈期待。而這種期待更多的是精神滿足的期待,幸福擁有的期待。

  “發生在農民工身上的這些變化,表明‘民生’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物質層面,而有了‘精神民生’、‘文化民生’的新意。”美術館免費開放的事例佐證了李成貴委員對“民生”涵義的解讀:2011年1月26日,為了滿足人們尤其是進城務工人員的文化需求,文化部、財政部下發通知,要求在2011年年底之前,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這是繼免費開放博物館之後,文化惠民工程的又一大手筆,再一次讓人們感受到中央政府對於民眾心聲的熱烈回應。

  “可以預見,隨著社會的發展,‘民生’的外延將更加寬泛,‘民生’的內涵將更加深邃。”在景天魁委員看來,各級政府應當在順應民眾期待的基礎上,與時俱進不斷拓寬民生領域,更好地推進各項民生事業。

  郭國慶代表也深表贊同,發展民生也有一個國情國力的考量:我們不能不顧社會發展實際提出超越現階段發展能力的民生目標,而應當在綜合考慮民生發展與社會總體目標相適應相協調的基礎上推進民生。

  歷史不停歇,民生無窮期。民生將是廣大民眾永遠熱切關注的話題,也是黨和政府永遠著力推進的工作。尤其是“十一五”順利收官、“十二五”已經開局之時,黨和政府必將在新時期為全體國民繪就一幅更為絢爛瑰麗的民生藍圖。(本報記者 肖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