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出路不好導致部分專業出現博士招生難 博士後流動站成了就業中轉站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2日 07: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0多歲的王先生還記得,當年自己的同學裏出了個博士後,這個名頭令他非常景仰,“我以為這應該是人生能拿到的最高學位了。”

  如今,王先生的兒子已經博士畢業,選擇留校做博士後,但這是找不到工作的無奈選擇。王先生也明白了,博士後不是學位,而是獲得博士學位後,獲准進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人員,只是一種身份和經歷,但待遇並不高。

  不過,與街坊鄰居説起兒子的博士後頭銜時,他往往還能收穫不少羨慕和稱讚;但在兒子小王的心裏,這一頭銜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環,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也已成為“就業中轉站”的代名詞。

找不到工作,就先做博士後吧

  小王的師兄師姐中,有好幾位博士畢業後進入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他們的工作,與讀博時沒有太大的差別:住宿舍,在課題組做課題,每天準時到實驗室報到……一邊做科研,一邊尋覓工作機會。

  不久前,一位在流動站工作了3年的師姐找到了一份教職,隨之離開;還有人則在繼續等待,等著有高校需要相關方向的教研人員。

  王灝從本科起就一直就讀于一所“985”高校,專業是材料科學。對他來説,發論文不是問題,“我們專業的要求是兩篇SCI論文,影響因子總和在4以上,隨便表徵表徵、測試測試,數據改好看點,就能做出一篇新的文章來,導師幫幫忙就沒問題了。”

  但是,王灝對自己的困境看得很清楚:“我們做的東西可以説沒有實際意義,也就是説,沒有與我們專業真正對口的工作。”他的本科同學大多找到了不錯的工作,碩士同學“改行還來得及”,找到與專業方向相近的研發崗位也不太難,而讀到博士,“再轉行已經幾乎不可能了”。

  對於像王灝這樣的理科博士生來説,多數情況下出路只有一條——當老師。然而,與博士數量大幅增加相對應的是,很多高校的教師已趨飽和,一流高校也多注重引進擁有海外博士學位的教師。如果暫時找不到單位,就只能在博士後流動站裏,邊做邊等。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面臨與王灝相同困境的博士生不在少數。在高校的理工科專業中,理學側重理論研究和科學培養,利於深造;工學則側重技術應用。像王灝這樣的理科生,研究的是“上遊的上遊”,是基本理論問題,換句話説,他學的所有知識,在任何一家企業都“用不上”。

  “現在留校已經不可能,想去二類大學都很難了,不是學歷不夠,是人家根本不缺人。”吉林大學化學專業的小徐告訴記者:“因為找工作難,導師會説‘要不然你留下來做幾年博士後吧’,或者是‘你去老師那裏做博士後吧’。老師就是導師在圈內的朋友,其實就是給對方介紹一個廉價勞動力,一種熟練的還算廉價的科研勞動力。”

  在湖南大學已經做了兩年博士後的劉翠(化名)透露,自己的收入每月大約在四五千元,申請到項目的話,還會有一些額外的經費,“養活自己足夠了,但當初讀本科和碩士時的同學,月薪上萬的已經很常見了。”

讀了博士,找工作反而更難了

  1978年,18名學生作為我國首批博士生入學;至2009年,這個數字是24.63萬人。1981年,我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共有151個,2007年達到346個,博士學位授予點達1739個。我國博士學位授予數量1996年超過韓國,2000年超過印度,2002年超過英國和日本,2005年超過德國。

  然而,隨著博士生數量的大幅增長,博士學位似乎也越來越不值錢了,比起本科生和碩士生來,他們找工作甚至更難。高校裏普遍流傳著“博士生不如研究生、研究生不如本科生”的順口溜。

  小金8年前從一所重點大學本科畢業,輕鬆找到了一份雜誌社的工作,工作3年後,她懷著不斷“充電”的想法,辭職考上了財務管理的碩士生,並選擇了碩博連讀。沒想到的是,如今已近30歲的她,找工作卻比本科畢業時要費勁兒多了。

  在屢屢碰壁後,小金終於發現,用人單位擔心她在工作不久之後就要結婚生子,即使她不斷解釋説幾年內沒有結婚的打算,對方仍願意選擇更年輕的應聘者。“女生求職本來就處於劣勢,上了年紀的女博士就更沒人要了。”她苦笑道,其實結婚對她而言更是八字還沒一撇。

  除了年齡大,就業面相對狹窄也是造成博士生工作難找的一個原因。

  據前段時間發佈的《中國博士質量報告》調查,有43.9%的博士生畢業後選擇進入高等院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加上去科研院所的10.8%和做博士後的2.9%,總共有接近60%的博士生在畢業後繼續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

  教學科研崗位畢竟是有限的,於是,博士生要想在高校謀一個教職,只能往下走,去比自己畢業院校層次低一些的高校。

  武漢大學生物專業的劉寧(化名)説,自己所在專業學生多、就業難,很多博士選擇了去二流學校任教,“二流學校的待遇比一流學校要高,獨立學院則更高,甚至給配偶安排工作乃至提供住房。相比較而言,一本學校很難進,進去了也需要奮鬥很多年,只有評上副教授、教授了,才能慢慢拿項目,拿科研經費。”

  網絡上有一篇很火的日誌《博士畢業的去向》,將博士生畢業去向分為7種,其中,大多數是高校任教,俗稱“青椒”。論待遇,一流學校“工資2000元以下,講師待遇,不安排配偶工作,生活滋潤度最差,甚至有可能入不敷出,年收入3萬~4萬元”;三流高校“房屋補貼5萬~20萬元左右,越差的學校待遇越高,有的博士來了直接給副教授待遇,生活滋潤度勉強溫飽,年收入4萬~6萬元”;三本與四流高校“房屋補貼20萬元左右,安排配偶工作,年收入稅後6萬~8萬元,有的可以直接聘入校博士為副高,生活滋潤度最好”。論發展前途,“一流高校最苦,成名前可能一無所有,三本與四流院校最滋潤,但是職業發展最受限。”

願意直博的人越來越少了

  博士生畢業後出路不好,直接導致部分專業出現招生難,特別是願意讀直博的人開始減少。

  近日,在一所“985工程”大學,記者了解到,某文科院係連續3年來,7個人的直博名額竟都只有兩三個人報名。而某工科專業的博導也透露,每年的博士招生已經成了自己的大難題,甚至需要“連哄帶騙”。究其原因,“工科的本科生和碩士生本來工作就好找,聰明能幹的學生都直接就業了;留下做科研的都不是聰明人,只有一些實在找不到出路的碩士選擇留下,或是其他較冷門專業和二三流學校的碩士前來報考。”

  當問及幾名學生為何不選擇直博時,學生們給出的回答,很多都是迫於經濟壓力。

  “博士太窮了。”學歷史的小張本科畢業後又碩博連讀,選擇了專業裏頂尖的博導作為自己的導師。她幫導師做的事情往往是整理資料,輸入電腦,查找檔案,報酬卻是分文沒有。“沒辦法,導師好不容易才能申請到一個項目,社科基金錢少,數年的項目往往只有一二十萬,自己都不夠用,哪還會給我們發工資。”

  2010年1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博士質量報告》調查顯示,51%的博士生讀博的一半以上費用需要家庭支付,獎助學金、助研收入、勤工儉學、助學貸款、親友借款等方面的來源十分有限。

  孫白(化名)的專業是英語,她接到的任務往往是翻譯,價格是1000字50元。“翻譯得頭暈腦漲,但老闆的活兒又不能不接。”為了養活自己,她在外面接了不少兼職的活兒。

導師忙著拉課題 博士生成科研主力

  除了就業難,博士生在讀期間的生活狀態也令很多人對讀博望而生畏。

  復旦大學的博士錢易(化名)用“白天開會,晚上三陪”來形容自己的生活。除了在實驗室搞科研,她還需要幫大老闆和小老闆接待應酬,應付各種各樣的學術會議,打雜,報銷發票,甚至還要幫老闆帶小孩,而每個月的收入卻只有1000余元。

  2010年8月,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周光禮出版的《中國博士質量調查》披露,60%的學生認為,他們承擔了導師課題一半以上的任務;有些導師的橫向課題100%由學生完成。作為博士生培養的主要形式,近13%的博士生每月與導師交流不到1次,每月交流5次以上的不到5%,還有3%的博士生反映從未與導師交流過,有人甚至從入學到畢業沒有見過導師一面。

  對於學集成電路的博士生小劉來説,這段描述對工科生最為貼切。他們從讀博開始,就跟了一個“大老闆”,這個導師通常一個學期過去也見不上一面;更多的時候,他們跟著“大老闆”分配的“小老闆”,在實驗室裏幹活,還要帶碩士生做實驗。

  “大老闆專業拉皮條,小老闆分配任務,博士生帶著碩士生做科研”,是實驗室的運行狀態。並不是所有導師都能拿到課題,小劉説,“老師沒課題,組裏沒設備,3年沒文章,是常有的事。”因此,通常是“大老闆”搞到了課題,做不過來,如同承包工程一樣承包給“小老闆”。

  對於博士生成導師廉價勞動力的現象,教育界早有關注,媒體也屢屢報道,但卻改變不了現實。“沒辦法,大家都要靠課題生存。”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博士生説,“所以,我經常勸那些師弟師妹,一定要在碩士畢業時找份工作,千萬別把讀博士當成就業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