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環球視線]同胞身困利比亞 海陸空緊急撤離(2011.02.23)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3日 2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環球視線]>>

  主持人 勞春燕:

  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新聞頻道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我是勞春燕。

  今天我們首先要來關注利比亞大撤離。非洲國家利比亞的局勢持續惡化,包括美國、中國、土耳其等國都是紛紛展開了行動,協助本國在利比亞的滯留人員撤離利比亞。目前在利比亞有大約33000名中國同胞,他們當中的一些已經受到了歹徒的襲擊,有一些人還受了傷,這個時候他們最渴望的一件事情就是回家。目前中國政府正在通過海陸空多種途徑安排滯留的人員撤離。首先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了解一下各國滯留人員撤離利比亞的情況。

  (播放短片)

  解説:

  2月16日起,北非國家利比亞國內安全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牽動著世界神經。

  美聯社21號報道稱,葡萄牙已經派遣專機前往利比亞疏散葡萄牙和其他歐盟國家公民。土耳其已經派遣兩艘渡輪前往利比亞,運送該國建築工人回國。多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都表示,已經開始執行撤離公司僱員的計劃。

  據報道,首架赴利比亞的中國包機,於今天下午5點從首都機場起飛,機上載有食品、藥品等應急物資,預計這架包機先飛望希臘首都雅典,再飛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按計劃第二架飛機將於明天淩晨2點飛赴埃及首都開羅。鋻於利比亞國內安全局勢惡化,中國外交部等多個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將隨即趕赴前方,配合我駐利比亞使館開展撤離工作。當地時間22日晚,中國駐希臘使館租用的三艘希臘籍客輪已離開希臘,前往利比亞班加西港,撤出的僑民將被暫時安置在希臘克裏特島,隨後將分期、分批乘坐中國民航飛機離開希臘。

  另外,經協調,北京時間2月22日19點23分,首批83名在利比亞東部城市圖卜魯格的中方人員已經安全抵達利比亞與埃及邊境的薩盧姆。目前全部人員已順利撤至埃及境內,並得到妥善安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22日表示,中方正在抓緊部署有關工作,千方百計維護中國在利比亞人員生命和財産安全,及國家利益。

  馬朝旭 外交部發言人:

  目前中國駐利比亞使館已經與所有在利比亞的中資機構建立了聯絡機制,及時通報安全形勢,提醒他們加強自身的安全防範,並做好實施應急方案的準備。

  勞春燕:

  關於利比亞目前的局勢和當地我滯留人員的撤離情況,我們的記者也在不久前電話採訪了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的新聞發言人杜明浩,我們一塊來聽一下他怎麼説。

  杜明浩 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新聞發言人:

  現在等待撤離的還有三萬餘同胞,有一些人正在陸續地撤離,有一些已經撤出,所以這個數字還在變化。我們使館也是千方百計地和所有的中資機構和人員儘量保持聯絡,當地的一些聯絡手段不太穩定,有的時候出現中斷,但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想盡辦法和我們的同胞保持聯絡,讓他們儘量地做好自我保護,並且我們向他們提供一些及時的、比較準確的安全信息。另外提醒他們儘量地集中,等待我們救援工作進一步展開。

  現在在首都地區,白天來説還是有一定的安全感覺,但是晚上會有一些衝突的情況,我們已經提醒在首都附近的地區我們的人員要加強安全意識,儘量在夜晚不要外出。現在首都來説,當局也要求恢復生活秩序,但是這個真正要實現的話,要有一個過程。

  在東部地區來説,現在通訊時斷時續,根據我們了解到的一些情況,東部地區前一段時間形勢比較緊張,衝突比較大,現在正在趨於平靜,當然這個也是有一個過程,現在在一些地方,包括在首都也有一些市民在自發地組織起來,制止一些趁火打劫的為非作歹的情況。

  現在總的來説利比亞的局勢還在進一步地發展,我們的人員分佈的地區也比較廣,所以具體的情況也有所不同。但是總的説,我們現在除了在18日我們有一個在東部地區郊外的一個建築公司的工地遭到歹徒的持槍洗劫,物資和車輛被搶,我們部分工地人員受傷,比較嚴重的有14個人,另外還有一些人受到一些棍棒傷。在後來20日的時候,我們又接到我們有一名同胞,也是公司的員工,在遭到歹徒搶劫的時候,右下腹中槍。剛才我講到的14個人再加上後來中槍的同胞生命沒有危險,使館接到報告以後,第一時間通過外交部領事司,以及我們能夠掌握的國際SOS的一些渠道,聯絡到當地的醫院,對這些傷員進行了基本的救治,現在他們的傷情穩定。

  勞春燕:

  剛才杜先生也為我們介紹了大致的一個情況,應該説有三萬多名我們中國同胞,現在需要踏上回家的路,他們的回家路能不能夠順順利利的呢?我們大家都是非常關心,今天我們一塊來關注這個話題。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參與討論的是我們的特約評論員洪琳先生,還有一位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高祖貴先生,歡迎你們。

  首先,我們通過幾個圖板來看一下,這一次中國政府是怎麼樣從海、陸、空三種途徑來撤離在利比亞的滯留人員的,我們一塊來看一下。

  首先是空中途徑。剛才我們的新聞當中也已經告訴大家了,現在國航的一架A330-200客機已經起飛了,大概飛行10個小時以後,會先到希臘的雅典,然後再經過兩個小時的飛行,飛往的黎波裏。但是現在因為的黎波裏的機場還是處在一個關閉狀態,所以飛到雅典以後,還得看情況,什麼時候能夠去的黎波裏,這個事情還不知道。另外國航還有一架包機,也會在明天淩晨的2點半起飛,前往開羅。

  第二種途徑,恐怕也是這一次運客量最大的一種途徑,就是海運。這一次中國駐希臘大使館經過努力以後,租借了三艘郵輪,前往利比亞東北部的一個港口叫班加西,這幾艘郵輪兩艘是從希臘的帕特雷港出發,已經出發了,現在已經到了班加西,今天中午到的。還有一艘是從比雷艾佛斯港出發,馬上就要去班加西。這三艘郵輪加起來,大概能夠運6350人左右,兩次往返以後,大概能夠運上15000人左右,應該説運量還是比較大的。這三艘郵輪都會來到班加西港以後,再返回到克裏特港,克裏特港將會是一個中轉站。

  陸路途徑是從利比亞和埃及交界的邊境處的一個叫圖卜魯格的城市,經過陸路,然後經過埃及的薩盧姆進入埃及。我們知道第一批從利比亞撤離的中國的同胞,他們83人就是從薩盧姆這個城市進入到埃及境內的,現在中國駐埃及使館人員,他們已經組織了上百輛巴士,去薩盧姆這個關卡進行接應。大概的情況就是這樣。

  請教一下兩位專家,應該説這一次這麼大規模的撤離中方的滯留人員,在近幾十年來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最大的難度是在哪?

  專家觀點:人員數量多 撤離時間緊

  正在評論:同胞身困利比亞 海陸空緊急撤離

  洪琳 特約評論員:

  這一次應該説撤離最大的難度就是説人員的數量是最多的一次,現在是33000多中國人在利比亞,這個人員數目是最多的。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撤離的時間非常緊,我們知道現在利比亞國內的形勢非常非常的不明朗,隨時有可能發生新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就是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三萬多同胞運出來。這應該説是人員數量多、然後時間緊這是一個比較難的地方。

  對我們來講稍稍寬慰一點的是,也有幾個對我們來講稍稍有利一點的條件,我們看到,實際上利比亞隔著地中海是和歐洲國家相望,比如像希臘、意大利,包括西班牙等等,而這些歐洲的國家,他的海運力量恰巧又比較強,因此可以動用像郵輪這樣的手段。而東部埃及,埃及我們知道前一段時間國內的局勢也是非常混亂,現在剛好是平穩下來,這應該説提供了相對便利的一點條件,就是説海陸空這三個手段都可以用上,而且是一個立體的。而這一次和以往不一樣,空中的一種運輸,包機這種形式不是撤離這種滯留人員一個主要的方式,因為對我們來講,從國內到利比亞開通航線的話,臨時航線需要溝通的因素太多,這應該説效率不高。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在利比亞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像中石油、中鐵等等這種大的公司。據我在國外工作的經驗來講的話,了解到這些公司都有比較好的這種安全防範的機制,比如説夜晚,以往就是在利比亞局勢平穩的時候,實際上對自己的員工都是比較嚴格的約束,因此現在看,很多的工人集中在某一個地點的時間,應該説他防範的能力相對還強一點。

  勞春燕:

  剛才您也提到,這次要從空中撤離這麼多我們的滯留人員,恐怕難度比較大。節目開始之前,我也跟國航聯絡了一下,他們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次為了安排包機去的黎波裏確實難度比較大。為什麼呢?因為以前中國沒有一家航空公司和的黎波裏是有航線的,所以這個航線是要重新設計的,然後要飛越那麼多國家的領空,還要辦手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的黎波裏機場現在是處於一個關閉的狀態,即使它開放的話,地面的保障也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剛剛洪先生也提到了,海運是這一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運量也比較大,高先生您怎麼看我們國家在這次的撤離行動當中,比如説像租借郵輪這種新形式的出現?

  專家觀點:局勢危急 冷戰後最大規模撤離

  高祖貴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經政所所長:

  租賃郵輪應該是以往沒有碰到過,儘管我們國家這些年來一直在不斷地撤離滯留人員,這個詞變得越來越熟悉了,而且我們知道到現在為止,這一次是最大規模的,而且難度是最大的,而且情況是最複雜的,所以採用的形式除了海、陸、空,有大巴,也採用你剛才提到的,就是要租用郵輪,甚至有可能要租用一些當地國家的一些漁船,包括我們國家在附近海運的一些,比如中遠集團的遠洋運輸船隻,包括一些遠洋漁業正在作業的這些船隻都有可能徵用,這恐怕是一個突破。我們知道這一次撤離的話,從他的規模上來説,恐怕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大的一次,而且這次撤離的總數超過了以往所有各次的總和。33000人,我們知道以往最多的一次就是1991年海灣戰爭,那個時候是科威特、伊拉克撤離1800人,這一次一下33000人,所以對我們國家的整個撤離機制也是一個考驗。但好在我們看到這個機制還是運轉的比較有效的。我們從第一時間我們胡主席和溫總理都有最高的指示,都有非常明確的指示,接下來,這次跟以往不同,專門成立一個總組織部,由張德江副總理專門坐鎮指揮,然後下面以往的兩個機制一個是部級聯席會議機制,就是相關部門都有一個聯席會議機制,還有海外領事保護機制,這個機制運轉越來越有效,而且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經過這一連串的考驗和提升之後,中國特色的這個機制恐怕會變得更加有效。

  勞春燕:

  通過這種大規模的撤離行動以後,也會為我們積累很多的經驗,甚至包括對於我們的反映機制來説也是一個很高的提升。我們再來看一下,因為現在利比亞的局勢可以説是牽一髮而動了全球的神經。大家現在都非常擔心利比亞的動蕩有可能會在中東地區進一步蔓延。因為這個地方正好是擁有世界石油儲備總量的57%和全球石油總産量的30%,這是《華爾街日報》的一個評論,高先生怎麼看這個評論?

  專家觀點:世界開始感受中東動蕩之痛

  高祖貴:

  這個評論確實點到了利比亞局勢對世界的影響。為什麼到利比亞去,所以現在阿盟開始討論,聯合國開始閉門磋商,為什麼之前沒有磋商呢?這點出了利比亞對這個局勢的影響。我們由此可以看到,整個中東局勢發展到現在,世界感到了中東振蕩的痛苦,起初沒有那麼強烈的感受。起初我們看到是美國感受到了,美國出於他的安全考慮,他的盟友的變化,他很著急,世界還沒有這種感覺。後來是歐洲感覺到了,歐洲當北非的國家的難民開始涌往歐洲的時候,歐洲開始感覺到這種疼痛。現在利比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儲量和出口量,全世界出口量也是前十位的國家。這樣他引起了現在全球石油市場的一個大的波動,我們知道到現在為止……

  勞春燕:

  油價漲了。

  高祖貴:

  油價漲了,布倫特的原油期貨其實前幾天就已經衝過一百美元了,今天亞洲的也衝過一百美元,紐約的也接近一百美元,如果這個局勢還持續的話,可能過一百美元這種局勢要持續一段時間,全世界我們知道經濟危機剛剛復蘇的趨勢剛剛出現,如果油價高位的話,顯然對現在還比較脆弱的經濟復蘇的形勢是一個很大的風險,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擔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勞春燕:

  這個話題我們先告一段落,《環球視線》我們稍候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