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視頻 >

[環球視線]美國再次向中資並購説“不”(2011.02.18)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8日 23: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環球視線]>>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

    主持人 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新聞頻道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我是水均益。

    就在這兩天一起中國企業赴美投資案引發了國內外的強烈關注,這起事件的主角是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而針對該公司在去年5月進行的一項價值緊緊圍200萬美元的企業收購案,美國居然有5位國會議員致信美國的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認為這一收購直接危害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最終收購能否成立直接鬧到了美國總統奧巴馬那。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一起收購在美國引起的這樣的軒然大波,美國方面的談收購色變又究竟因何而起呢?演播室我們請到特約評論員葉海林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的副所長向松祚先生一起來關注一下這起屢起博覽的收購案,首先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了解一下華為收購案的始末。

    (播放短片)

    解説:

    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在美國的一項200萬美元的小型收購再次遭遇安全魔咒。事情源起于2010年5月,華為美國子公司以2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一家技術開發商3Leaf的特定資産,華為方面透露,去年9月及華為向美商務部遞交申請,並獲得批准,出口3Leaf這一技術無需許可。2010年11月,華為自願向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遞交了正式申請。然而上周,5位美國眾議員聯名致信奧巴馬政府,宣稱華為收購3Leaf案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本月11號,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通知華為,建議華為按照其提出的條件撤回審查申請,並撤銷3Leaf交易。面對這種遭遇,華為選擇的拒絕,並表示堅決走完所有程序,指導産生明確的結論。有報道稱,華為拒絕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建議的決定前所未有,由於華為拒絕主動撤銷收購,華為將這一棘手問題最終決定權已交由美國總統奧巴馬,奧巴馬有15天時間決定是否採納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建議,絕對華為收購案的成敗。

    事實上,華為已非首次遭遇美國的安全考慮。華為在收購美國網絡設備製造商3COM,競購摩托羅拉無線網絡部門,競購美國私有寬帶互聯網軟體提供商2Wire中悉數失利,但華為表示無論對3Leaf的最終交易決定是怎樣的,華為仍將繼續發展在美國的業務,並與美國政府進行合作。

    水均益:

    我們剛才通過短片對這起收購案遇到阻力也多少有一個了解,我首先想問一下二位,所謂的3Leaf這是一個什麼因的公司或者企業,它是一個什麼樣的技術?

    正在評論:美國在此向中資並購説“不”

    葉海林 特約評論員:

    其實這個公司已經沒了,在它破産的時候,華為收購的時候,除了華為之外,一家發出邀約的都沒有。就是這家公司已經是一家沒有辦法繼續以他的技術優勢運營的公司,據説華為要收購它的服務器,而且還雇了它十個員工,很有趣,就是一家高科技企業和悍馬是不一樣的,悍馬會留下一個生産線,龐大的一個工人隊伍,所以它是之前的。高科技企業最值錢的東西就是技術,那麼如果這個技術都只值200萬美元,可見這個技術在美國的通信和互聯網産業當中它實在是不值得一提,我不太認為華為收購這家公司是瞄著他的技術去的,恐怕他的其他的一些營銷網絡,包括它是一家純粹的美國本土公司,這些因素可能會起作用。而正因為這個原因,去年美國商務部審批的時候,他也自然認為這個東西跟美國的國家安全沒什麼關係。

    水均益:

    當時美國政府説的是這個技術無需許可,你可以直接買。但是最後美國的議員給各個部門寫信,説這是危害到國家安全問題,這個怎麼解釋?

    向松祚 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其實我看到全世界對這個案子的一個報道,我感覺到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的否決,阻撓華為的收購,純粹是一個政治化的行為。他為什麼做出這個決定呢?其實我個人的判斷,根據全球的信息來判斷,並不是他們委員會這些人投票獨立做的決定,主要是國會的壓力,因為國會有5個議員聯名寫信談這個事,而且這個委員會裏面有一個成員叫克利普爾,他是美國國家情報機構的一個負責人,這個委員會的成員是7個人,包括財政部長蓋特納、商務部長駱家輝都是這個委員會的承認,克利普爾也是這個委員會的成員,最近他在美國參議院坐鎮,他説我們千萬不能讓美國的高技術企業的供應鏈其中有一部分以後會控制在外國企業手上,他沒有直接説到中國,也沒有點華為這個企業的名字,他就説如果外國的企業控制我們高科技産業連的某一個部分,未來我們這個東西要生産的話,我們還得向外國企業來購買這個技術,那就麻煩了。所以你看這是國會的壓力,對投資委員會的決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剛才海林講的,其實這個企業已經瀕臨破産,他現在的創始人CEO本身就是華為工作。

    水均益:

    CEO已經跳槽到華為了。

    向松祚:

    第二個,他的專利技術,通常來講他的專利幾項是涉及到雲計算,當然雲計算確實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客觀來講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技術,是未來互聯網技術發展的主要前沿之一,就是雲計算最後是一個什麼結果。打一個比方,現在你要用互聯網,你還得自己有電腦未來雲計算以後,你自己可以不用電腦了,你家裏面只需要有一個顯示屏,有一個鍵盤就可以。原則上你可以把所有的信息都儲存到一個大的庫裏面,就好像你家裏面自己用電,你可以自己不用發電機,你就直接接一個電線就可以用電是一樣的。如果誰掌握了雲計算裏面的關鍵技術,確實是未來對互聯網有很大影響的,這也是美國阻撓華為收購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個政治化的原因我認為是什麼呢?就是美國自己講,他的官員包括媒體講,説華為是中國的一個跟軍方有密切關聯的一個企業,説我們華為的老闆任正非,報道上都説得很清楚,説任正非以前是退休的我軍的官員創辦的企業,當然這個有點莫須有,我們知道華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民營企業。所以你看這幾個因素連起來,其實是一個非常政治化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