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十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百分之四點四 物價連漲何時休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6日 08: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價格上漲的壓力。貨幣發行過量、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熱錢炒作共同作用導致商品價格上漲。由於我國不少原材料對外依存度較高,未來價格壓力依然不小,價格形勢比年初預想的要更為嚴峻。為了穩定經濟增長速度、緩解通脹壓力,今明兩年應進一步認真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改善財政支出的結構。

  “從開年到現在,感覺什麼都在漲。隨便買點蔬菜,都得兩三塊錢一斤,十塊錢買不到幾樣菜,水果、雞蛋、菜油,沒一樣不漲。”家住北京市方莊的楊大姐告訴記者,她現在熱衷於每天晚上8點多去超市“掃貨”,一些當天沒賣完的蔬菜會打包降價銷售。

  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1月上旬,全國50個城市29種調查食品中,超7成食品漲價,蔬菜價格依然延續了10月下旬的普漲態勢。此前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本月上旬主要蔬菜價格比年初上漲了11.3%,比去年同期上漲62.4%。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價格上漲的壓力。上周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稱,10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4.4%,漲幅比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創下25個月來新高。

流動性過剩引發漲價

  10月份CPI同比上漲4.4%,在此帶動下,今年前10月CPI同比漲幅達到3.0%,已經觸及年初提出的3%左右的“警戒線”。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分析,從結構來看,新漲價因素仍然是此次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佔68%。而在新漲價因素中,最主要的依然是食品和居住類價格,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10.1%,為CPI貢獻了74%;居住類價格上漲4.9%,為CPI貢獻了16.6%。

  令人不解的是,10月份是收穫的季節,蔬菜、水果大量上市,從供求關係來講,價格應該有所回落。為何不落反漲?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認為,當前物價上漲不同於往年,主要不是由於供應短缺引起的,而是流動性過剩引發的。“首要原因是貨幣發行過量,這也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周望軍坦陳,特別是最近美國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之後,包括石油、棉花、糖等國際市場大部分商品價格都在急劇上漲。

  成本推動也是重要因素。周望軍分析,我國在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勞動力、資本、土地資源快速向城市流動,帶來了農村的生産資源相對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此外,熱錢炒作也是當前物價上漲的幕後黑手,應密切關注“熱錢”動向。

  盛來運認為,除了成本推動和流動性充足的原因之外,來自國外農産品漲價以及大宗商品漲價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特別是原油價格上漲,也直接影響到包括農産品在內的生産成本增加。“尤其是在三季度以後,國外的流動性進一步推升了價格。”盛來運強調。

上漲會成為趨勢嗎?

  很多人對本世紀以來國內幾次物價高漲都還記憶猶新:2004年,由於糧食減産CPI達到3.9%;2007年,由於豬肉短缺引起物價上漲,全年CPI達4.8%;2008年全年CPI漲幅達5.9%。

  這一輪的物價上漲將持續多久?如何應對?年內物價漲幅3%左右的目標能否實現?

  周望軍提請注意,價格雖然在持續上漲,但是目前我國重要物資儲備充分,國家積累了豐富的調控物價經驗,防止通貨膨脹有充足的物質基礎和手段保障。

  糧價穩則百價穩。我國糧食連續多年豐收,完全可以實現自給,且産大於需,為平抑物價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只要糧食、生豬等農産品和基本消費品供應能夠保障,應對通貨膨脹就有了基礎。”周望軍表示。對於具體品種的價格上漲,政府可以通過儲備調劑、進出口、發補貼等一系列措施加以應對,保障供應。

  由於我國不少原材料對外依存度較高,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步復蘇,經濟增長對能源、鐵礦石、棉花等大宗産品的需求增加,價格大幅上升,這些都是推動工業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未來價格壓力依然不小。

  周望軍分析,當前價格上漲有些趨勢將是長期的,比如由於土地、勞動力成本提高帶來的農産品價格上漲;有些則是短期影響,比如氣候因素。他分析,11月、12月價格仍然會高位運行,但隨著翹尾因素的減弱,12月份漲幅可能會低一些。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坦承,年初國家制定的物價目標是3%左右,原來預計四季度形勢可能會好一些,實現全年目標沒什麼問題,現在看來,全年CPI會超出3%,但不會超出太多,價格形勢比我們想象的要更為嚴峻。

  “當前,政府一方面應大力發展生産,尤其是農産品生産,一方面應採取必要的宏觀調控措施,並通過政策解讀使老百姓對物價上漲有清晰的認識,進行理性消費。”周望軍表示,建議通過財政渠道對低收入群體予以適當補貼,包括城鄉低收入群體、在校家庭貧困學生等,使他們的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

貨幣政策釋放微調信號

  就在國家統計局發佈10月份經濟數據的前夜,央行宣佈,自2010年11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將有3504億元銀行體系流動性一次性凍結。如果算上一個月前對6家銀行進行的差別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已是我國今年以來對主要商業銀行準備金率的第五次上調。

  一個月之內採取一次加息、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貨幣政策組合拳,不難想見央行對當前流動性過剩和通脹壓力的擔憂。“此舉表明央行判斷社會整體貨幣流通量已經偏多,有必要控制市場流動性總量的增長。”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表示。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當前物價上漲壓力仍在凝聚,在這樣的背景下上調準備金率,可達到減少銀行可貸資金的作用,進一步回收市場流動性,也可從源頭上控制炒作資金規模,對保持物價穩定有一定作用。

  國際金融經濟危機之後,世界各國都相繼出臺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寬裕的流動性對物價上漲造成了壓力,需要一個釋放的過程。”周望軍認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幫助我們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眼下可以考慮保持貨幣流動性的適度和均衡。”

  儘管國內貨幣政策正向常態回歸,但已經釋放出來的超量流動性對物價上漲的推動仍有滯後效應,美國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從外部增大了輸入性通脹的壓力,管理好通脹預期的任務更加凸顯。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提醒,由於2009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投放的鉅額貸款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消化,貨幣政策調整的餘地有限,迫使今年實際執行的也是寬鬆的貨幣政策,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也只能在這種寬鬆的大前提下進行微調。他強調,為了穩定經濟增長速度、緩解通脹壓力,今明兩年應進一步認真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並改善財政支出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