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媒體稱中國走進"全民記者"時代 職業記者面臨挑戰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8日 10: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水災、停電,幾乎一幢樓的人們都圍在這燭火旁”。2010年8月8日凌晨3時23分,一個名叫“Kayne”的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發出了一條19字的信息。這條來自舟曲的信息,一經發出,立即在牽掛災區的網友中傳播、擴散。在之後的很多天裏,“Kayne”的微博成了網友,甚至是媒體了解災情的重要信息源。

  這是一名非職業記者通過非傳統媒體平臺發出的影響廣泛的“消息播報”,而這樣一個“報道模型”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和深刻作用着我們的生活。

  今天,我們迎來新中國正式設立記者節的第10個年頭。在過去的10年裏,我們見證了中國“全民記者”從萌芽到爆發的進程,展現着整個社會參與意識、公民意識的提升。

  當“全民記者”時代來臨,如何在浩淼如海的輿論意見中選擇權威?職業記者和媒體怎樣確立主陣地?政府部門怎樣應對網絡民意,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處理及相應治理能力?

  這又是一道時代命題。

  一個人就像一個“通訊社”

  “Kayne”的真名叫王凱,在發出那條微博前,他是重慶理工大學的大二學生,是放假回家的舟曲居民。那條微博發出以後,他成了一位沒有記者證的“記者”,而且是國內第一個圖文“報道”舟曲災情的人,每天都有數萬人在網絡上等待他更新微博。在媒體抵達災區之前,“90後”的王凱,一個人就像一個“通訊社”。

  “我不是什麼英雄。”在王凱看來,這一切都很偶然,他是舟曲縣人,在災難發生的一刻,他恰巧在舟曲,而且,他是舟曲的倖存者中,少數幾個會玩微博的人。只有他,想到了通過微博把所見所聞發出去。

  在研究新聞傳播的專家看來,所謂“全民記者”應是指在新聞事件的報道和傳播中發揮記者作用,卻非專業新聞傳播者的普通民眾。“全民記者”背後所體現的是“參與式新聞”的理念,即“民眾在收集、報道、分析和傳播新聞和信息的過程中發揮主動作用”。作為“全民記者”應該具備以下條件:首先,身份是非專業新聞傳播者的普通民眾;其次,在新聞事件中發揮了記者的作用。“也就是必須具備發現線索、記錄事件和傳播信息三個特質。”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吳文虎教授説。

  新世紀10年,中國網民的數量從開始的僅幾百萬,迅速膨脹發展到數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截至2010年6月底統計公佈,我國網民規模達4.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持續上升增至31.8%。其中,手機網民成為拉動中國總體網民規模攀升的主要動力,半年內新增4334萬,達到2.77億人,增幅為18.6%。

  “龐大的基礎逐漸使中國網民從發郵件、看新聞等實用主義者轉變成為一種有互動參與意識的共同的社會身份認同。”吳文虎説,這種身份認同加速了“全民記者”的誕生。

  2007年3月28日,正當重慶“釘子戶”事件被傳播得如火如荼之際,以“菜農”為職業的周曙光帶着“企圖一夜成名的慾望”,乘火車從湖南婁底“像一顆瘋狂的石頭”到達重慶。當天下午3時起,他在博客上陸續貼出十多篇文章,報道自己的行蹤。儘管“緊張得腿肚子有點發抖”,但他還是找着機會“撞上”採訪了釘子戶的當事人吳萍夫婦。他采寫的新聞為他的博客帶來了18000多的點擊量。

  在Web2.0的時代,博客變成了一個自主媒體,一旦網民通過自己博客把報道發表出來,實際上信息就已經進入到公眾的視野。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營銷工作副秘書長、速途網創始人兼CEO范鋒曾經指出,網民以網絡平臺播報信息就是一種新的通訊方式,沒有出現傳統新聞編輯部的那種大呼小叫、瘋狂奔跑,派遣臨近記者前往現場的情況,往往一個人就是一個“通訊社”。

  140個字帶來的變革

  凌晨坐在燭光裏發出第一條微博的王凱並不知道,他的這條微博,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僅僅幾個小時,這條微博就被轉發了5000多次。”在3時23分發出那條微博之後,王凱第一次感受到了“變革”的力量。因為在這之前,外界所知的,只是一條乾巴巴的簡訊:“甘肅舟曲縣發生泥石流災害”。

  面對如此的關注,王凱開始有意識地播報他所見的一切。8月8日18時37分,王凱發出了他的另一條微博:“我現在身在舟曲,從凌晨到現在,水位回落很慢。全城停水停電,很多人都沒吃沒喝。村莊被整個掩埋,很多熟人離開。心裏真不是滋味。”

  這是一條“有意識”發佈的微博,或者説,這條微博更像一則新聞,有時間,有地點,有事件。

  王凱第一條微博到第二條微博的變化,折射的正是中國基層輿情的傳遞之變。

  2002年,長期從事互聯網研究、被稱為“博客教父”的方興東把博客引進中國,標誌着網民從被動走向主動;2009年8月,新浪微博測試版高調運營,及後搜狐、網易和騰訊等各大門戶網站紛紛開啟微博,成為國內互聯網最大的熱議話題。

  因為,最普遍的容量為140個漢字的微博,恰好是兩條手機短訊的字節長度,不長也不短。“可以隨心所欲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不用面對很大的框框。”相比博客大容量的“意見發表”,網民“我是草根”認為微博更“方便就手”,只要動動指頭,不到1分鐘就可以把所想的寫下來。

  這是這樣的“快速”和“便捷”,瞬間點燃了網絡群體的傳播效應,成為了一種全新的信息播報,乃至生活方式,更廣泛地推動了“全民記者”的草根化,無論你是機構、組織,還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戶擁有完全平等的發言權———一個賬號,一個文字框,一個提交發言的按鈕,“人人都有麥克風”,在這裡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在中國,繼“廈門PX案”、“華南虎事件”中網絡輿論引發出的公共事件後,微博更是把網絡民主監督作用推向了高峰。在發生一些突發事件時,網民最先看到的常常是“全民記者”的微博報道,當中不僅提供了很多線索,而且還是連續性、多角度、內容豐富而且帶有各種畫面的實時報道。

  2009年底,中國社科院發佈《社會藍皮書》指出,過去一年影響力較大的社會熱點事件有30%是由網絡率先公開爆料而引發公眾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