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為了神聖的職責——寫在第11個“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8日 05: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舉國沉浸在新中國成立60週年大慶的激動之中時,剛剛慶祝完自己的第10個記者節,無數新聞從業人員就開始了新征程,投入新的報道任務……

    11月7日,安徽省亳州廣播電視臺組織全臺新聞工作者開展無償獻血活動,新聞工作者紛紛踴躍獻血,以這個特殊方式迎接11月8日第十一個中國記者節。

    11月8日第十一個中國記者節前夕,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四川省委宣傳部、省記協組織來自中央駐川新聞單位、省級新聞媒體的30名新聞工作者重返漢源、映秀、彭州等極重災區參觀學習,感受災區兩年多來的巨大變化,過了一個有意義的記者節。

    不知不覺間,2010年11月8日——第11個記者節來臨。

    一年來,無論是玉樹地震還是舟曲泥石流災害的救援一線,無論是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會,還是嫦娥二號發射基地,無論是天災突降的海地,還是角逐世界盃的南非,每一個突發事件和重大新聞的現場,都活躍著一群忙碌的身影,為祖國和人民傳遞著最新最快最準確的消息,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業不懈奔跑。

    記者,不僅僅是一個名稱,它所代表的是新聞從業人員整個群體;記者,不僅僅意味著無冕之王的榮耀,它更意味著當代新聞工作者肩上的神聖職責——他們用鏡頭反映社會變遷,他們用文字記錄時代進程;他們憑鐵肩擔道義,他們以妙手著華章。

    在第11個記者節到來的時候,我們回望這一年中國新聞工作者的“作業”完成得如何,又有了哪些變化。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展望,為了向新的目標進發。

“我是記者,正在現場”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一次7.1級強震,讓美麗的青海玉樹成為一片廢墟。當天上午9時,身在北京總社的新華社記者楊維漢接到電話,讓他立即前往災區進行報道。中午1點,他趕到機場,經過近7個小時的輾轉奔波後,于晚上8點到達地震現場,成為第一批從北京趕赴災區的記者之一。

    “我是記者,正在現場”,是他們到達災區後説的第一句話,也是光明日報2010年4月20日頭版頭條的標題。記者們顧不上高原反應帶來的噁心、頭痛,忘記了疲勞、睏倦,一心想著把中央的關心和指示傳遞給災區人民,想著以最快的速度向北京發回災區的情況。

    不僅僅是在玉樹的抗震救災前線。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面前、在全國各地的抗洪救災時刻、在新疆特大雪災之際……遭遇一個個突發事件,總能看到記者的身影。從突發事件發生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是衝鋒在前的戰士。與時間競爭,以最快的速度記錄和報道,幫助受災的人們,是他們心中唯一的目標。

    184天的上海世博會剛剛落下帷幕。世博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1.15萬名記者的全程參與。很多人可能沒能走進世博園,卻通過記者的鏡頭和筆,暢遊了世界。

    世博會、嫦娥二號探月衛星發射、抗擊國際金融危機、迎亞運,哪有人們關心的事件發生,哪就會有他們的身影。他們總是不知疲倦地奔波、拍攝、記錄,伴隨他們的總是那一句——“我是記者,在現場報道”。

    不能不提的是,除了國內報道,這一年來,中國記者的身影還活躍在許多國際重大事件的報道中:海地地震、南非世界盃、國際金融危機……通過這些身處海外的中國記者,中國和世界的距離變得更近了。

    正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王菲所説,作為親歷世界盃採訪報道的記者,我們的角色恰好就是一條紐帶,讓中國聽眾了解了更多的南非的風土人情;同時,南非朋友也通過我們的介紹認識了萬里之外的中國。

    “在這些重大新聞事件和突發事件報道中,我們的記者展現出了良好的職業精神和風範,得到了人民的認可和歡迎,不負他們身上所承擔的職責。”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李存厚如此評價道。

“我們把老鄉的家當做自己的家”

    11月7日,記者節前一天,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與浙江廣電集團等媒體共同主辦了“媒體服務大眾記者在你身邊”——2010年中國記者節暨大型記者諮詢活動。活動還未開始,杭州運河文化廣場就已經被前來諮詢和提供線索的市民擠得滿滿噹噹。

    “跟老百姓在一起,我們發現有取之不盡的新聞素材,他們是我們最好的新聞源泉。”一位參加活動的記者感慨地説。

    在過去的一年裏,更多新聞媒體的編輯記者跋山涉水,深入田間地頭,與老鄉同吃同住,汲取營養和新聞素材。下基層,讓編輯記者的心與老百姓的心更貼近了。

    2010年5月,經濟日報記者王琳參加了“中央新聞單位百名青年編輯記者尋根西柏坡”活動。在一週的時間裏,她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各媒體的青年編輯記者一起,參觀了革命舊址、探尋先烈足跡,接受了革命傳統和黨的新聞工作傳統教育。他們住在老鄉家,與老鄉同吃同住,面對面交流,感情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變化。

    “‘就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農民朋友樸實的話語讓我們感動。”王琳説,這就真像是到“家”了。“種種感動、感激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深入基層採訪,新聞記者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要真心實意地與人民群眾交朋友,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熟悉他們的思想和生活,並從群眾的沃土裏汲取營養,吸收他們的智慧與力量。只有這樣,我們年輕的新聞工作者才能從根本上端正作風、改進文風,真正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這一年,越來越多的記者意識到,坐在辦公室裏是寫不出好的新聞作品的。要想出力作、出精品,必須“沉”下去,到一線、到基層去抓第一手的材料。“基層是沃土、生活是良田、群眾是老師”,天津人民廣播電臺就是通過“百名記者在基層”活動,讓編輯記者真正體會了這句話的內涵。

    5年,54批次,累計531人……他們中有剛畢業的新兵,也有想充電的老編輯、老記者。他們有的主動報名去郊區的菜市場賣菜體驗生活,有的趕赴偏遠的甘肅山區與希望工程的孩子們一起生活,有的選擇在最冷的時候到中國最北部感受50年未遇的暴風雪,有的到海拔最高的地方去體驗援藏幹部的艱辛……

    “‘記者的根在基層,植根于基層才有收穫;記者永遠在路上,在路上才能成長。’這句話總結得真好。”同樣是位老記者的李存厚感慨地説。尋根西柏坡活動結束後,有位記者對他説,“我還想回家再看看。”“這位記者已經把老鄉的家當成了自己的家,喊老鄉叫‘爸爸’和‘媽媽’。雖然只是一句語言的變化,但卻説明了情感的變化,説明了他們的心真正與老百姓、與老鄉融在了一起,也説明了他們的成長。”

    正是與群眾的心貼在了一起,無數的新聞記者才從群眾身上汲取了新聞的源泉與前進的動力,才真正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感悟了生活的真諦、挖掘了新聞富礦,才能采寫出一篇篇富有時代氣息的新聞報道和精彩文章。

“我們把社會責任作為職業追求”

    2010年3月,一位女記者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中國人。中央電視臺記者劉薇在下班途中遭遇車禍,因救助其他受傷人員而不幸犧牲。

    雖然永遠告別了她所深深熱愛的新聞事業,但“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新聞工作者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的職業精神,樹立了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中宣部副部長、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蔡名照評價説。

    在從事過多年新聞工作的蔡名照看來,劉薇是從千千萬萬奔忙在采編一線的新聞工作者中涌現出的又一位優秀的代表。甘於奉獻的記者甘遠志,愛崗敬業的記者陳中華,“田坎”記者羅成友,“用腳板寫新聞”的記者吉永成……一個個新聞記者群體的傑出代表,向社會展示了當代中國新聞工作者把社會責任作為職業追求的風範。

    在當代中國新聞工作者的身影中,有一群人顯得更為特殊。

    2010年9月16日下午,央視《焦點訪談》欄目記者孫國明與新華社、北京日報等在京的10多家媒體記者志願者一起自發到北京海淀外國語學校,看望了來自玉樹災區的一百名兒童。他們與孩子們一起做月餅、玩遊戲,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暖。

    實際上,在今年中秋和國慶長假期間,孫國明就放棄了個人休息時間,先後去看望了河北廊坊等地殘疾人學校的孩子。他不但給孩子們帶去禮物和慰問金,還通過拍攝照片和收集資料,為兒童慈善事業儘自己的一份心力。

    像孫國明這樣熱心公益事業的記者還有很多。他們在完成本職報道任務的同時,關愛著社會弱勢群體,為這些容易被忽視的人群送去一份愛。

    “沒有人強迫他們這麼去做,都是出於自願的。”李存厚聽到孫國明的事跡後,非常感動。他説,有社會責任感的記者一定是能寫出好報道的記者。“因為,採訪本身或許就是二次受教育的過程。只有你自己被這個事兒感動了,有感而發,你寫出的東西才能感動人。

    李存厚認為,新聞記者不僅僅是社會新聞的傳播者,而且還是社會正確思想的引導者。“更重要的還是社會責任的擔當者。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歡迎的好記者。”

    在迎接自己節日到來的時刻,一位記者在微博上留下了這樣的字句:“洗盡歷史的鉛華,我們越來越感受到記者這份職業的崇高與神聖。”

    是的。正是出於這份神聖的職責,無數的新聞人不停走在追尋新聞的路上,在路上……(據《光明日報》)

    【新聞背景】 ——記者節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國記者節。記者節像護士節、教師節一樣,是中國僅有的三個行業性節日之一。按照國務院的規定,記者節是一個不放假的工作節日。新中國確立"記者節"的意義,表明黨和國家對新聞界和廣大新聞工作者的關懷和重視,既在確認新聞從業者的社會地位,更在鼓舞和激勵新聞工作者繼承優良傳統,為正義事業呼籲,做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11月8日是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長江為首的左翼新聞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國青年記者協會,這是中國記協的前身。七十多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記協為團結廣大新聞工作者,推動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以及在開展國際新聞界友好往來等方面作出了顯著成績。將"記者節"定為中國記協成立日的另一個理由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是由中央級新聞單位、全國各省、區、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各專業記協及其它新聞機構、新聞從業人員聯合組成的全國性人民團體,代表著全國70萬新聞工作者,以其成立日作為"記者節"的日期,有著廣泛的代表性。

     【評論】 ——以記者節之名,期待權力敬畏監督

    著名報人普利策説:“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報。”媒體和記者代表著公共責任和社會良知,在法律框架內就應該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自由空間,才能充分發揮出監測和預警功能。反觀現實,媒體監督屢屢遭遇拒絕甚至報復,權力對輿論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敬畏。這個記者節,只希望這種尷尬不要延續太久。

    (編輯: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