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華中師大獨腿教授輪椅上書寫人生絕唱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1日 11: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一個月前,著名地理學家、華中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劉盛佳心臟病突發去世。這位在科考中失去右腿的老師,在輪椅上寫就一項又一項傳奇:1990年,他的《地理學思想史》填補中外地理學空白;1996年,他主編的《中國地理》被大陸和臺、港、澳共同作為高校教科書;2006年,他心臟病突發安裝了5個支架才換來生命,醫院病房裏完成了《關於加大對東坡赤壁保護開發扶持力度的建議》……

  1961年,劉盛佳從中山大學地質地理系畢業分配到華中師大地理系任教,1964年,他到神農架考察而失去右腿。10月2日,他還在寫《地理學之美》的編纂大綱。10月3日早上,他心臟病突發去世。近日,我們採訪了他的夫人陳代娣、學生,去追尋這位“輪椅上的名師”走過的足跡。

  用生命考察,他保住了原始森林神農架

  在中山大學良好的學術氛圍中,劉盛佳用兩年的時間學完了四年的大學課程,于1959年提前兩年畢業。當時,恰逢一支地理考察隊到中山大學旁的新窖人民公社考察,劉盛佳報名參加了。回校後,他的論文《新窖人民公社經濟形成與發展》收入專著中,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在中山大學的50年曆史上還是第一次。1960年,中科院地理所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地質勘探活動,主要考察中越、中緬邊境地帶上適合種植橡膠的泥沼地。劉盛佳參加了這次考察,並幸運地分到中科院學部委員竺可楨、地理物理所所長呂炯所在的小分隊。劉盛佳不僅有自己的考察任務,而且還要照看幾位老教授,不過因此他也得到了老教授們親自指導的機會。這次考察讓劉盛佳感受到了大師們的科學方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對他以後的學術活動産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1961年,劉盛佳被分配到華中師範大學地理系任教。

  三年後的1964年,在“以糧為綱”的大背景下,湖北省經過全省土壤普查後,有人提出鄂西(神農架林區)有400萬畝宜農荒地,希望開墾出來種糧食。林區400萬畝荒地到底能否種糧?省政府領導指派對地質地理研究造詣較深的我校講師劉盛佳,在當年11月前往神農架考察,為次年3月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提供決策依據。那年,劉盛佳年僅26歲。接到這個重任,劉盛佳沒有一點遲疑和猶豫。使命在肩的劉盛佳背上行囊就去了原始大森林。冒著可能被大雪封山困在深山老林的危險,他請當地獵農帶路,開始對400萬畝荒地進行實地勘測。

  12月底,一場罕見的暴風雪侵襲了神農架林區。當地的老百姓都勸他不要進山,因為一旦被封在山裏,就永遠也出不來了。但為了完成省領導交給的重任,他毅然冒著零下21攝氏度的嚴寒,繼續執行勘測任務。一雙解放鞋伴著他在雪地裏艱難跋涉,濕了幹,幹了濕。劉盛佳記不得有多少次腳凍僵了,失去了知覺。但緩過勁來後,他咬牙繼續前行。從這年11月中旬到次年2月底,經過3個半月詳盡的科學勘測,劉盛佳不僅發現了神農頂,而且發現林區400萬畝荒地生長期只有50多天,無霜期60天,從而以無可辯駁的科學結論否定了這裡可以開墾農田的説法。

  陳代娣説,從神農架林區回到省城,劉盛佳的右腿由凍傷轉化為脈管炎。他來不及住院,帶著劇烈的病痛和一份數萬字的考察報告向當時的省長張體學彙報。原預約的40分鐘彙報,張體學讓劉盛佳足足講了5個小時。劉盛佳的彙報引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省政府及時作出了保護神農架原始森林的正確決策。一個10萬人組成的伐林隊伍迅即被遣散了,一顆被叫作“神農架”的明珠北保留了下來。因久治不愈的脈管炎,1979年劉盛佳不得不在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做了右腿截肢手術。從那以後,他成了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地理學家。

  陳代娣説,在那次考察中,他的左腿雖然倖免于難,但左腳所有五個趾頭全部凍掉,只剩下了腳掌。最折磨人的是他的大腳拇指根部的傷口一直沒有癒合,經常出血。每次洗澡時,他的左腿都要翹起來,怕傷口沾上水。陳代娣説,這個傷口直到前年才慢慢癒合。我們很難想象,劉盛佳一直忍受著這樣的痛苦,長達40多年。

  用真情獻策,他把一生獻給了湖北經濟發展

  2000年9月,62歲的劉盛佳教授被聘任為省政府參事。此前,他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24個,專著、主編著作26部,80%以上都是研究湖北問題的,他的腳步走遍了荊楚的山山水水,被學術界稱為“湖北通”。

  多年對地質地理的研究和他對湖北省情的熟知,使他在參政議政的舞臺上如魚得水。在2001年2月省政協八屆四次全會上,劉盛佳首次提出“舉全省之力將湖北建設成為旅遊強省”。 《關於長江三峽地區旅遊致富的調研情況及建議》,常務副省長鄧道坤的批示為“建議很有時代性、經濟性及可操作性。請計委、旅遊局完善於所作規劃及具體實施之中。”其中關於將209國道沿線的一江兩山、清江畫廊和土家族風情建成為湖北旅遊精品名牌的建議,被採納並寫入全省旅遊總體規劃之中;在省政協八屆四次會議上,提出“將湖北建設成為淡水輸出的經濟富省建議”提案,被《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許多媒體報道,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也進行了專訪報道,羅清泉省長和周堅衛常務副省長也在改寫的參事建議上作了十分肯定的批示。關於武漢市二江四岸靚化的建議、關於武漢市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的建議、關於將武漢市建成為我國現代物流中心的建議等,被中共武漢市委和武漢市政府採納。由於積極獻言獻策、參政議政,200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優秀參事稱號,並通報進行嘉獎。

  2002年8月,劉盛佳向省政府提出“改變我省旅遊發展佈局西重東輕格局的建議”,引起省領導的重視。2003年7月12日至18日,由劉盛佳、王福霖、劉海生、杜先振四位參事發起,組成考察隊,對位於三峽庫區西陵峽段的秭歸縣旅遊資源進行了探險考察,發現了幹溪溝這一可與張家界相媲美的自然景觀和可與奉節縣天坑相媲美的九畹溪天坑地縫奇觀。事後,劉盛佳主筆向省政府提交了“著力構建三峽庫區湖北段高峽平湖旅遊品牌”的參政建議,被省政府採納。2004年7月8日至17日,劉盛佳和王福霖、杜先振赴大洪山地區調研旅遊和文化遺産期間,正值修建漢十高速公路。有幾次,他們乘坐的麵包車陷在泥中,只好下來推車或徒步考察。他們用滿臉的汗水和滿身的泥水寫成的《關於將大洪山地區建設成為湖北省旅遊主題公園的調研情況和建議》,省領導當即批示相關部門儘快研究提出意見。省旅遊局的同志評價劉盛佳説,他雖然沒有健全的雙腿,但他對湖北旅遊業的發展一往情深。

  由於長期積勞成疾,2005年4月中旬,劉盛佳突發心肌梗塞,住進了同濟醫院。經過先後三次搶救,劉盛佳的病情才得到控制。但他在病床上怎麼也躺不住。他經常避開醫生和護士,偷偷來到省政府參事、同濟醫院教授楊鎮的辦公室,一起商討湖北的發展和參政建議的事。住院期間,劉盛佳和楊鎮合作完成了《關於加大對東坡赤壁保護開發扶持力度的建議》。當前往醫院看望劉教授的參事室副主任劉宏蘭接過這份沉甸甸的參政建議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作為湖北省總體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前身為“一江兩山”,是省委、省政府2003年提出並實施的旅遊發展戰略。而“一江兩山”就是由劉盛佳教授率先提出的。如今,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這將為西部的百姓帶來跨越發展的希望。

  2006年,他因到退休年齡不再擔任湖北省政府參事,但心繫湖北發展的他沒有放下筆,他秉筆直書又提出了3個建議報告,均被省政府採納。2007年,他又提出了關於開展漢商文化研究的建議。這個建議得到武漢市委書記楊松的高度重視,2008年8月13日,在與楊松書記面談之後,這個建議被市委市政府批示。此後,劉盛佳教授的精力就投入到漢商文化研究之中,到今年10月3日心臟病突發的前夕,他已經完成了厚厚的兩卷初稿。而這也成了劉盛佳教授未竟的一個心願。

  用生命寫書,他填補了中外地理學研究的空白

  劉盛佳是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他治學嚴謹,學術領域寬廣,在經濟地理、歷史地理、人文地理、地名與行政區劃等領域均有造詣,堪稱大家。而使其蜚聲地理學界者主要是他以堅韌的毅力用生命書寫完成的《地理學思想史》專著。

  早在1958年讀大學期間,劉盛佳就開始發表學術論著。1964年到1974年間,他先後參與了武漢市東西湖農場土地勘測和規劃、中科院秦嶺淮河農業地理界線綜合考察等十余項考察工作。截肢後,劉盛佳以頑強的意志、驚人的毅力開始了地名學科研工作,主要承擔和完成了湖北省地名詞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湖北省卷的編纂任務。

  截肢後第三天,省地名普查工作小組負責人來到了劉盛佳的病床前。因為大家對即將開展的普查工作沒有底,因此特地來徵求專家的意見。當時的劉盛佳一邊輸液,一邊和負責人談地名學的問題。此後,就是在病床上,劉盛佳仍然堅持對湖北省地名普查工作的指導,撰寫了具有指導意義的《地名普查成果質量的評定標準》一文,並在全國地名編撰工作會議上做了主題發言。

  接著,劉盛佳開始了《地理學思想史》一書的寫作。當劉盛佳決定寫這部書那一段時間,正是他病情最嚴重的時候。由於疼痛,他晚上根本無法正常睡眠,但白天他依然拄著拐杖、推著輪椅、查遍了湖北省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的館藏地理書刊。用了近10年的時間,他終於完成了這部43萬字的巨著。1987年,當準備將書稿交送出版社印刷時,他卻發現這部由五篇組織的書稿竟然遺失了三篇,合計30多萬字。在丟失書稿的痛苦折磨下,劉盛佳把自己反鎖在房裏,一聲不吭,一根接一根地抽煙,幾天下來,他開始劇烈咳嗽。醫生告知他得了肺癌!

  但書稿還沒有完成,劉盛佳不甘心就這樣離開人世,他堅持不做化療,以不折不撓的精神再度重寫。命運似乎被劉盛佳的執著打動了,切片化驗結果證明:他得的不是肺癌,而是與之症狀十分相似的“炎性腫瘤”。劉盛佳仿佛得到了再生,更加堅定了完成著作的信心。1990年,他用生命書寫的《地理學思想史》終於由我校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此書的出版受到地理學界、科技史界的好評和關注,在中外地理學術界産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楊文衡評價説,劉盛佳不僅彌補了外國學者的缺陷,開拓了中國地理學思想史的內容,而且是第一次比較詳細地論述了中國現代地理學思想史。陜西師範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朱士光評價説,此書填補了我國這一學術領域的空白,是我國地理學思想史研究的有益探索。

  用拐杖教學,學生的論文榮獲俄羅斯總統特別獎

  劉盛佳不僅在學術研究上碩果纍纍,在教學上也是一位師德高尚的名師。從教50年來,劉盛佳主講了20多門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課程,先後為國家培養了30多位碩士和博士。他是城市與環境學院的第一位博士生導師,為學院的研究生教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劉盛佳教授從來沒有因為自己身體殘疾而離開過講臺。每次上課,學生都用輪椅把他推到教室裏,然後他就拄著拐杖給學生上課。學生經常會看到他的額頭冒出汗水,那是受到痛苦折磨冒出的冷汗,但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中的劉盛佳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身體疼痛。地理教學的課堂常常在野外。雖然行動不便,但每年劉盛佳教授都堅持帶領地理系學生進行野外綜合實習考察。與年輕的學生一樣,他拄著拐站跋山涉水,指導學生進行科研考察。所以,學生都親切地稱他為“拄著拐杖教學的教授”。

  劉盛佳對待學生如同自己的孩子。1997年碩士畢業、現在武漢市社科院工作的馮佔軍説,少年時代的劉老師求學讀書很艱辛,所以參加工作後發他特別關愛學生,尤其是家庭困難的學生。馮佔軍讀書時在劉盛佳老師家裏吃飯是經常的事情,冬天冷了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在劉老師家裏洗澡。馮佔軍動情地説:“沒有劉老師,就沒有他的今天。”與馮佔軍同樣受益的還有他的哥哥馮佔春,兄弟兩個都師從劉盛佳,讀書時受到劉老師的無微不至的關心。所以,當聽説恩師去世的噩耗,兄弟倆第一時間趕到導師家裏,失聲痛哭,長跪不起,讓所有人感動落淚。陳代娣説,2002年元月劉盛佳被評為優秀參事,省政府獎勵了他5000元現金。這是一筆不小的錢,可以用來補貼一下家用。然而,他把這5000元錢作為獎金獎給了地理系的十位研究生了。

  名師出高徒。留學生俄羅斯姑娘卡嘉就是其中出色的代表之一。卡嘉的祖父是武漢長江大橋的總工程師西林先生,卡嘉從小就對中國産生了濃厚興趣。1995年,畢業于莫斯科大學人類生態學專業的卡嘉來到了武漢,師從劉盛佳教授。在桂子山上,卡嘉得到了劉盛佳教授的悉心指教。在導師的指導下,卡嘉跑遍了長江流域的每一個有代表意義的地區,最後完成了《長江流域農業生態研究》的論文。回國後,卡嘉的這篇論文獲得了1997年俄羅斯總統獎。領導獎金後,卡嘉和母親專程從俄羅斯來到中國,感謝自己的老師劉盛佳。

  劉盛佳還潛心編著地理教科書,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材。他主編的高校教科書《中國地理》,1994年通過國家教委主持的專家委員會評審鑒定,199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出版公司出版繁體漢字本,被大陸和臺、港、澳共同作為高校教科書,新加坡、日、美、澳、韓等國也作為高校教學參考書。因在高等教育中的傑出貢獻,劉盛佳教授于1993年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教師獎二等獎,並被授予湖北省優秀教師稱號,同時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7年,在國家教育委員會紀念師範教育百週年活動中,他是全國受表彰的十人之一,事跡以《輪椅上的博導》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採訪手記:

  10月28日下午,我們去劉盛佳教授家裏進行採訪。兩個多小時的採訪過程中,劉盛佳的精神一直感動著我們。

  他的夫人説,2006年,他的心臟病很嚴重,幾乎奪去了他的命,後來安裝了5個支架後才能正常跳動。今年5月18日,他心臟病突發在醫院重症監護室裏住了一個星期。搬到普通病房只住一天,他就要求辦理出院。醫生強烈反對,但他堅持要出院。最後他簽字“出了問題自己負責”,醫生才同意。為什麼他要這麼著急出院?因為一部書稿在等著他,5月30日前要交稿。醫生要求他5月30日完成後必須重新回到醫院治療,但劉盛佳老師沒有聽從醫生的叮囑,他有太多的研究要去做……

  “他走的太突然了,他還有那麼多學問要做”。是啊,今年9月30日早上,劉盛佳心臟病就突發了一次。當時他疼痛難忍,頭上冷汗直冒,鬍鬚都被冷汗浸濕了。可是他沒有去醫院,因為之前發病他都是吃了藥慢慢就好了。這次他仍然咬牙堅持,在家吃了速效救心丸,慢慢好些了,他又開始做起自己的課題來。

  他最怕住醫院,因為他的時間耽誤不起,一分一秒都耽誤不起。30日後,他仍然是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一坐就是一天。即使到樓下散散步呼吸下新鮮空氣,他都不願意。他的時間太寶貴了,他寧願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願浪費自己的時間。

  國慶節到了,他本應該好好休息一下的。可是他沒有,他開始撰寫《地理學之美》的專著。他先列出編纂大綱,1、2、3……10月3日早上5點,他心臟病再次突發。這次發病不同往常,家人趕緊叫了120。在醫院搶救了40分鐘,然而劉盛佳還是閉上了雙眼。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就這樣劉盛佳帶著未盡的事業飄然離去。天堂裏的他,一定有他的課題相伴。

  在他的書房裏,我們看到了他心臟病突發前還在撰寫的書稿。在一本方格稿子本上,他工工整整地寫著“地理學之美編纂大綱”,前三章的大標題和小標題都寫好了,第四章只剛寫了一個“4”,後面的內容我們再也看不到了。

  我們看到劉盛佳教授坐的藤椅,二十多年了,他都捨不得換,以致于正中間磨出了一個大洞。沒辦法,夫人用塑料帶縫補了一下。再看他的書桌,兩側放胳膊的地方的棱角磨掉了足有一個指頭厚。這就是我們的劉盛佳教授,填補地理學空白的輪椅上的名師。